《孝经》读后感

2020-03-03 10:43: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孝经》与伦理

政治系 学号201040901037 张美晨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思想。①它阐明“孝”的三级性。在开宗明义第一章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强调孝是人与生俱来的,起点是不伤害自身,再高一级是孝敬父母,最高级是忠君。②它阐明“孝”是君主治国的良方。在天子第二章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君主以孝治天下,以身作则,既是子民的榜样也是爱民之始,保证君主爱民如子,会更好治理国家;同时又会倡导良好的民风。。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③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承认孝是诸德之本。同时还对各个阶层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我认为,孝敬对于当时是较为细致的伦理规范,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不同的要求,实际是用一种大家公认的量尺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人们心理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以此来净化民风,便于统治。除此之外,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约束调节作用,是社会机器运行良好。不可否认,古代君王或多或少采取了孝治天下,带来不同程度的成效。在当今

时代,我们也要倡导“孝”,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促进良好民风的形成,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于现代道德的重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doc》
《孝经》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