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设计

2020-03-02 16:08: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4.有理数的加法

(二)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加法运算,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探索总结出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但熟练程度还不够,并且对过去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对有理数适用未进行探讨。

二 教学任务分析:

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一样,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得出也是要学生自主探索,同时通过具体运算体会运算律对计算的简便之处。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2.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能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体会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分类与归纳能力。 2.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提高学生的自学以及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猜想结论;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小学学过的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 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9.18)+6.18; (2)6.18+(-9.18); (3)(-2.37)+(-4.63); 4.计算下列各题:

(1)[8+(-5)]+(-4); (2)8+[(-5)+(-4)]; (3)[(-7)+(-10)]+(-11); (4)(-7)+[(-10)+(-11)]; (5)[(-22)+(-27)]+(+27); (6)(-22)+[(-27)+(+27)]. 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为新的知识内容做准备。

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知道了小学的加法运算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同时巩固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活动探究,猜想结论:

活动内容: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 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 (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活动目的:通过特例归纳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活动的实际效果: 让学生自己总结,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验证明确结论:

活动内容:

例1 计算:16+(-25)+24+(-32).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计算比较简便. 解: 16+(-25)+24+(-32) =16+24+(-25)+(-32) (加法交换律) =(16+24)+[(-25)+(-32)] (加法结合律) =40+(-57) (同号相加法则) =-17 (异号相加法则)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反思:此题你是抓住数的什么特点使计算简化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常用的三个规律:

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活动目的:体会加法运算律对运算的简化作用,并且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四)运用巩固:

活动内容:

计算:(要求注理由) (1)23+(-17)+6+(-22); (2)(-2)+3+1+(-3)+2+(-4); (3)(-7)+(-6.5)+(-3)+6.5.

活动目的: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理解。

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1、通过具体有理数的计算,把加法运算律从非负数范围扩大到有理数的范围。

2、掌握加法运算律的法则及公式,并适当的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3、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求简意识。

(六)布置作业:

课本65页:知识技能

1、

2、

3、4.问题解决 1.

四、教学设计反思

1.课堂上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本节课中有理数运算律的探究,例题的讲解,习题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尽可能的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点拨,评价和指导。这样做,可以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要忽视代数推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用 我们一向会 错误地认为,推理训练是几何教学的目的,代数可以不讲推理.其实,计算本身就是推理,计算法则、运算性质都是进行计算的根据.学生要知道每进行一步运算都要有根有据.这样通过运算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加法(二)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设计.doc》
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