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案

2020-03-02 07:55: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301廉洁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贪污受贿不仅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已经渗入我们的校园,影响我们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

2、通过教学,让我们学生懂得廉洁教育从我做起,防腐拒变,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努力学习;并担当起“敬廉崇洁”义务宣传员、监督员的角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了,课外知识一定很丰富,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你知道什么是廉洁吗?

二、学习课文

1、布置自学《规划未来》

2、组织交流讨论: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理想》让学生练习朗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意义。

4、出示《以诗明志》部分的名人名言,让学生练习朗诵,从中受到启发。

三、阅读延伸:廉洁故事的朗诵:

1、周恩来总理对待个人生活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1963年,他出访亚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周恩来的家常饭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他的饮食方面的律已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周总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

用车——周恩来对自己乘坐的轿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后来他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他说:“别人不坐我车,我喜欢国产车。”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2、提问听完这个故事后的看法。朗诵的时候可以有音乐

3、你还知道那些具有廉洁精神的人物名字?

4、创编廉洁名言,让语文好的同学,每组抽3名,看哪个组代表分数最高,给予组奖励。

四、总结

1、谈谈你名字的由来。

2、朗诵《正气之歌》 五:布置作业

1、播放《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作文:《20年后的我》

301廉洁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文章,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及蕴涵的道理。

2、渗透“廉洁”思想教育,培养廉正、廉明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卸任后,许久未在公开场合出现的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最近到福建参观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时,被游客认出,但昔日意气风发的他已是满头白发。

据报道,以为官铁面无私和清廉著称的朱镕基,对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常钦佩,近日前往福州时主动提出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时,朱镕基还吟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

朱镕基在纪念馆出现时,吸引大批民众包围。一名见到朱镕基的福州市民表示,“太激动了,见到了朱镕基总理!”不过,看到“朱总理真的老了,头发全白了”,不禁感到心酸。

该福州市民表示,大家看到朱镕基出现,纷纷涌向前想与他握手,情绪非常激动,还情不自禁地大力鼓掌,朱镕基见状,特意绕过车子,边走边向现场市民挥手致意。但因周围全是便衣保镳,游客无法亲近朱镕基,只好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二、研读文本

广州的历史可谓悠久。早在秦代,秦始皇就很重视岭南以南的疆土,曾派十万精兵驻守广州,并取名番禺城。广州因为地处珠江下游,粮田广布作物丰富,有着天下粮仓的美誉。又因为它水陆航运发达,又濒临入海口,经济条件非常优越。所以它既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支柱,也是重要的对外口岸。由于历史的共同演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贸易不断发展,许多生活在沿海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独特的物产带给世界;同时也有许多怀着善良美好愿望的其他民族商人来到中国,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自从鸦片流入中国,广州便成了鸦片贸易的秘密集散地,不法商贩打着各种旗号,通过各色途径把鸦片偷运进海关,然后向其他地方渗透。鸦片祸害究竟有多猖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州城内鸦片已经几乎无处不在。起先烟贩们胆子还很小,害怕官府追究有所顾忌,往往打着正当生意的幌子,背地里偷卖鸦片。后来朝廷对鸦片实行弛禁,官差衙役受了贿赂也只管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也吸食鸦片,烟贩们就渐渐地胆壮了,由偷卖逐渐公开化。鸦片毒害又是何其巨大?壮年之人因为不甚染上毒瘾而很快失去劳动能力,体弱多病的人不幸染上更是九死一生,深受毒害的人何止千万,他们充斥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难怪臣子痛哭圣上震怒,原来鸦片竟然泛滥成灾!林则徐见得此情此景不觉满怀激怒,就此立下重誓:“烟害不灭誓不回京!”此时两广总督便是邓延桢。邓延桢字维周号嶰筠,江苏江宁人,倒也是个忠义之士,有诗为证:

社稷总在心,民生可关情;

无奈权职小,只得气吞声。

邓延桢嘉庆六年喜中进士一举成名步入仕途。可是自古官场便如战场,直让他很快看透了官场的争斗。他虽无心参与,然而人在官场身不由己,邓延桢在官场之中几经沉浮,最后终于被他熬出了头。因为他政声显著,后来才让他青云直上,由江苏巡抚升任两广总督。邓延桢对鸦片毒害也是深恶痛绝,但是他禁烟的措施不得法,比较倾向于许乃济的弛禁主张。在此之前朝中也有几个钦差来过,每每奏及此事,不是草草过场,就是暗自伸手。邓延桢只能敢怒不敢言。此番见得林钦差到来,他早闻就听说林则徐为人正派铁面无私,心中不觉诚然相敬。

林则徐宣示诏书,旋即问道:“本官承蒙圣意,前来督办鸦片之事。今番到此,所见所闻莫不惊心。想你邓都督也是忠义之士,却如何妄成如此局面?”邓延桢满面羞愧无言以对,拜曰:“下官情知罪责难咎,只请大人容下官戴罪立功!”林则徐稍稍平了怒气,道:“你既已请罪,谅你也知法度,本官便依你所言。本官且问你,却如何戴罪立功?”邓延桢道:“下官立时清剿查禁所有烟馆!”林则徐问道:“即便查了烟馆,便即绝了鸦片?”邓延桢明知其意,却问:“属下愚昧,请大人明示。”林则徐道:“圣上之意乃是禁绝毒患,若只是查禁烟馆,治标而不能治本。今番禁绝,明番复燃,如之奈何?”邓延桢面露难色,道:“此鸦片源于西洋,途经海关,流入我朝。西洋诸国又多与我朝订有商议,今次变更,参涉外交。唯恐与国不利,与大人不利。”林则徐斥曰:“一派胡言!他既与本国通商,就应遵奉本朝律法。如何本末倒悬?”邓延桢道:“依大人所言,只恐日后洋人籍口,操动干戈。”林则徐道:“吾乃天朝大国,将士何止千万?如何惧一小国耳?”邓延桢道:“下官实非本意,只请大人早做防备。若早知大人如此决心,下官甘心拜服!”

当下,林则徐以钦差之令着两广总督邓延桢亲率部属于所辖州郡县乡逐一封闭烟馆,清缴烟片毒具。士官们都知道林则徐的威名无不竭心奋勇,于是各路兵马点齐出发。一时间,风起云涌浩浩荡荡。正是:

风雷之行,震天动地;闪电之势,尤如破竹!

那些烟商劣士原以为不过雷大雨小做做样子,不想竟是真格,如何不怕?早早收了家当,藏首遁尾,歇业改行。那些受苦百姓如今见来了个大救星,如何不欢声雷动,奔走相告?有儿歌曰:

盼钦差,钦差来,个个钦差伸手快;

如今来了真钦差,百姓再无鸦片害!

想这鸦片之害已早非一日。鸦片为何如此猖獗?原因之一烟贩人数众多,要一个一个地去捉拿他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一儆百,烟贩子们的脖子又不是铁做的,如何不怕掉脑袋?林则徐禁烟令一下,他们都乖乖地躲起来了,再也不敢露面。

鸦片猖獗的原因之二是官员的庇护。有一些官员拿着朝廷俸禄,背地里却干着损害朝廷之事。最可恨也就是这样的官员,他们对鸦片毒害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放任自流,甚至对鸦片经销包庇纵容。当他们看见许多受害百姓流落街头痛不欲生之时,也不知道他们如何忍住心肠!这样的官不砍他们的脑袋实在对不起上天,对不起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林则徐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管案件涉及到哪个官员,他都毫不循情。林则徐如此而为直让满清官员们胆战心惊,谁也不敢再以身触法,两广之地因此官风大振。

鸦片猖獗原因之三便是参涉外商。因为制售鸦片利润惊人,使得许多洋商放弃正当的生意而偷贩鸦片。这些洋商大多有独特的背景,他们不是代表其政府行使商贸大权,就是与本国上层人物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处理这类事件的确是要小心谨慎的,除非是罪大恶极,否则只能驱逐出境。不过林则徐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洋商办理具结。什么叫具结?也就是写保证书。洋商在进行商贸的同时必须保证物品中不夹带鸦片。为此洋商们很是头疼,要是不具结,就等于不打自招;要是作了具结,又不好说话不算数,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可是有的洋商毕竟聪明,为了赚钱他们也就不要脸了。

林则徐采取这些措施果然立竿见影,贩卖吸食鸦片风潮很快得到遏制。当然林则徐知道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鸦片毒害要根除,除了封禁驱逐,那就是收缴剿击。为此林则徐下令,有偿上缴鸦片及毒具。主动上缴鸦片的,可以按照上缴数量换取茶叶等物品,而且主动上缴不予追究责任,不主动上缴一旦查获加倍惩罚。那些小烟贩们因为害怕追究罪责,便竭力配合禁烟上缴,而那些狡猾的大烟贩们,则仍然心存侥幸,随意上缴一部分企图蒙混过关,但是他们很难如愿。未及一月,林则徐便收缴鸦片一千余箱。林则徐同时着令海关各部,严查出入的货物,不准一粒鸦片入关,违令立斩!在此之前大多海关将士因为没有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往往在收了一点好处之后,便对鸦片入关听之任之。但是现在,一则因为林则徐大公无私凛然正气让他们足感敬畏,二则慑于法纪威严不敢徇私,三则鸦片毒害也着实让他们有所醒悟。因而林则徐钦差令一来,他们不仅乐于接受,甚至自发清剿鸦片。正是所谓正气之风越刮越盛。

林则徐封锁海关严查物品,对不愿接受盘查的船只,一律驱逐出港,对于查出问题的船只,予以查扣惩罚。如果涉及洋商,只要情节不严重便准予保释并驱逐出境。

林则徐这一方法直把洋商们整治得手忙脚乱头疼欲裂。他们见风声甚紧,不敢轻易就范,便把船只停靠在离港口不远的洋面上等待时机。洋商们等待什么时机?就是通过其他途径偷运。那些奸商们很快找到了新的偷运方法,他们聪明地发现中国海岸线太长了,海岸随便什么一个地方都可以将鸦片偷运进去。为此他们不惜收买当地向导,趁夜间疏于防范,用舢板船把鸦片分批的避开海关码头运载上岸。林则徐探知这个讯息气愤难耐,即令水师助剿。

就在这时林则徐意外地发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历来只重视边防,而忽视了海防,因而用于海防的水师兵力实在太少了。林则徐一边命令既有水师巡逻江面,剿击各种可疑船只;一边赶紧派人着力仿造西洋技术重新编练水师。林则徐此举无意之中便缔造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开端。

广州此时是满清唯一对外通商口岸,遥距京城北京不下千里,所谓山高皇帝远,这里发生什么事,万岁爷怎会轻易知道?由于一些官绅的有意庇护,鸦片便肆意泛滥,以致最终酿成祸害。那些蒙受欺骗为毒所困无钱医治之人,充斥街头乞讨度日,林则徐便命人将其暂且收押免费医治强行戒毒。更有些官仕军弁因贪小便宜亦染其害,以致军无斗志法纪涣散。林则徐又亲身躬为极力整治,多则数月少则几旬,即把个两广之地整治得世风扭转军纪严整。

鸦片究竟是如何流入关口的?主要原因还是吏治腐败。俗语云:衙门口朝天,有理没钱莫进来。自古以来在中国官场,没有银子便办不成事,有了银子自然什么话都好说。那些洋商早就摸清了满清上下朝臣的德性,表面上歌功颂德,暗地里“财源广进”。洋人奸商想在你处卖鸦片,自然费尽心思用银子说话,层层贿赂打通关节。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那个官见了银子不办事的。很少有人不要银子,谁还跟银子有仇?那些洋商们又出手阔绰,动辄便几百两、几千两银子,谁又能不被其诱惑?见了大官使大钱,见了小官使小钱。因而鸦片便一路顺风进了国门。后人有诗单道此事:

有钱好说话,没钱歹说啥?

笑脸逢娇客,嗔目对自家!

权大起大用,权小别不差。

甘做铜臭奴,贪心妄自夸!

三、学生讨论、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请你谈谈怎样的官才是好官。

如:要大公无私、正直廉洁、心系百姓等。同学们,常言道:做人要光明磊落。那么,假如你长大后做官了,该怎样呢?

302廉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故事、做游戏,使学生知道清廉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增强学生以德立身、清政廉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2、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从小培养学生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物,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廉洁就在我身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廉洁教育,培养学生的廉洁品德

2、让学生懂得廉洁教育从我做起,防腐拒变,努力学习。

三、资料准备

课件:儿歌、廉洁人物图片、歌曲《廉洁歌》《百姓心中有了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廉”字

问:同学们,你知道“廉”是什么意思?

问:廉洁指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能说到的廉洁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二)明理,认识廉洁

1、师: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 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包拯图片)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包拯)

师:对,他就是古代清政廉洁的典范——包拯。现在我们一起听包拯的故事。(老师讲故事)(故事《爱戴百姓的包拯》)

《爱戴百姓的包拯》

宋朝有个包拯,他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的爱戴。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一方端砚可是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的。然而,当地的一些官员不顾百姓的死活,命令百姓大量生产,以便来上贡朝庭,以此来取悦朝廷中权贵之人和中饱私囊。虽然包拯自己也说:“能够拿到一方端州方砚,就算是死在南昌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可是,直到他离开端州,到其他地方去任职,他也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让百姓为他生产端砚,也从没有拿走过一件。

2、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学生说)

3、师:孩子们刚才听得真认真,其实,清政廉洁的典范远远不止包拯一个,从古至今是数不胜数,课前我们同学已经做了收集,谁来讲讲当代领袖人物清正廉洁的故事。(学生讲领袖人物故事1—2名)

听完后讨论:

1、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受感动的是什么?有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4、师小结: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廉洁自律的领导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清正廉洁、心中装着国家、装着人民。难怪有一首诗这么写道:推倒三山兴伟业,流传四卷铸雄魂。清廉自律高风范,长使人民感念深(课件: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诵。

5、交流资料: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廉洁自律的人还有许多,你知道有哪些》(学生说)(注:课前学生收集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

6、同学们,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2004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

放课件:(燃烧自己,照亮大家的牛玉儒;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任长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马祖光; “百姓书记”“五部曲”的梁雨润;群众的主心骨的张建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周国知;一心为民好村官的曹发贵;用生命书写忠诚的岳林涛;郭峰 赵德尊:离休未敢忘忧国。)

师:这些人物有家喻户晓的,也有许多是不为人知的,他们的平凡事迹却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有很多话想说,大家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吧!(学生畅所欲言)

(三)激情 感悟廉洁

师激情:孩子们,清政廉洁,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清政廉洁,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拥有清政廉洁,我们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清政廉洁,我们就会美丽到永远。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齐栽廉洁之花

第一步:请同学们把你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首有关廉洁的古诗、格言写在准备好的廉洁之花上。(学生在廉洁之花上写字)

要求:人 :可写人名或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他的品德

事:用一两句话介绍其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把写在廉洁之花上的内容读出来。(4-5个)

第三步:栽花。《廉洁歌》响起,请一列学生上黑板把准备好的花瓣贴在主题廉洁”这两个字的四周,砌成1朵花的形状。)

师小结:孩子们,这些人,这些事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生活的引路人。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四)导行 辩析廉洁

师: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还有一些与廉洁自律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着我们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比如:(出示课件)

1、五(3)班要选举班干部,李明对王嫱说:“你投我一票,我请你吃麦当劳。

2、六(1)的王强出钱请同学做作业。

请你对上述行为做一个评说。(学生说)

师:除了这些不好的行为外,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做得好的人、事呢?(学生举身边的例子)

师总结:廉洁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想做到廉洁,就要从生活中每件小事做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待人、廉洁公正,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升华主题

1、大屏幕出示:读儿歌:(采用多种形式读)

《廉洁万岁》

廉洁文化进校园,全体师生把誓宣。

家长社会齐参与,你一句来我一言。

做人要讲诚和信,道德遵守最重要。

说话行事讲文明,助人为乐是美德。

不可贪图小便宜,拾到钱物要归还;

不可索求他人物,不与他人争名利.要向清者学榜样,不与浊者同合污;

从小争做小雷锋,社会风景日月新!

我们齐声来高喊:“廉洁万岁!”

(六)总结

孩子们,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世界因为有了廉洁才更加和谐。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把正直、无私、廉洁清明、严于自律这样的意识深深地扎根在心里,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

播放《百姓心中有了你》这首歌结束。

302廉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廉洁人物—包拯,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廉洁诚心、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观念,自觉维护祖国和集体的利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自觉参加公益活动,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耳熟能详的廉洁人物——包拯。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廉洁自律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

师:最近在我们身边讲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廉洁教育

师:是啊,这也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倡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都曾探索过从政为官之道,清正廉洁为大家所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在我们所学过的历史上有哪些典型的廉洁人物。首先我们有请四位同学为大家表演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让我们学习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廉洁人物是如何做到的。(表演) 师:四位同学表演非常精彩,为我们展现了战国时期鲁国的宰相喜欢吃鱼,但拒绝别人送的鱼的故事。为什么?

生:因为受了别人的礼,就要为别人做事,甚至于受制于那个人,去做一些违法犯纪的事。

师:是啊,其实像公休仪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包青天包拯还曾拒收过皇帝的礼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故事的原委。

师: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民间流传了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你们能说出一两个故事吗? 生:讲故事。

师: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虽然这大多是传说,但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其实到了近现代,这种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被赋予了时代的、新的内容。那就是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并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

我们来看看“2004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PPT展示:燃烧自己,照亮大家的牛玉儒;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任长霞;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马祖光; “百姓书记”“五部曲”的梁雨润;群众的主心骨的张建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周国知;一心为民好村官的曹发贵;用生命书写忠诚的岳林涛;郭峰 赵德尊:离休未敢忘忧国。)

师:这些人物许多是不为人知的,也有家喻户晓的,他们的平凡事迹却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有很多话想说,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回答略

师:这样的优秀人物不胜枚举,他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清正廉洁的颂歌。 总结:廉洁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职业道德的根本,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想做到廉洁,就要从生活中每件小事做起。希望同学们能牢牢地记住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待人、廉洁公正,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廉洁教案

廉洁教案

廉洁教案

廉洁教案

廉洁教案

廉洁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案(语文)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案.doc》
廉洁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