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练习课文档

2020-03-03 11:1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练习课(1)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二、练习:{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练习课(2)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

(二)连线题

仙人掌热带

榴莲水中

莲沙漠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光》的练习课(1)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9.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聚光线的特征,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1.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二、练习题: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点。

三、判断

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7、聚光的多少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

)(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光》的练习课(2)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9.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聚光线的特征,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1.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练习

(一)选择

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 不变B 大于5米C小于5米

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A、反射B、吸收C、反射和吸收

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有()。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深黑色B、咖啡色C、浅色

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A、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多C、弱光携带的多

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亮B点燃的蜡烛C未通电的日光灯

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清早B正午C傍晚

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 A前边B后边C左边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

A凹镜B凸镜C不能确定

1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取得的。

A凸透镜B凹面镜C放大镜

五上练习1

五上练习2

五科学总结(上)

科学练习课教案16

科学练习课教案8

科学练习课教案4

科学练习课教案13

科学练习课教案12

科学练习课教案5

五上语文2课练习

《五上科学练习课文档.doc》
五上科学练习课文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