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论文

2020-03-02 18:22: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家长素质与子女成长探析 ——基于《林哈德与葛笃德》的阅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在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形象——葛笃德,她勤劳、勇敢、善良、正直、智慧。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她的七个孩子快乐成长,个个有教养而且受到了周围人的赞赏。在我国,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蕴藏着深刻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故事,可以说之所以出现一代大儒孟子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是与他们优秀的母亲的精心培养离不开的。在这些故事中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良素质及其对子女的深刻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父母的素质与对子女的成长有何影响,我们可以从《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一部家庭教育的不朽之作中有所获益,从而对我们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有所启发和指导。

一、家长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能否发挥其作重要作用,则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下面主要从家长自身素养和教育素养两方面来看家长素质对子女的影响。

(一) 良好的自身素养——做好自己才可能做好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长对子女最有力的影响和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成么样的人,那么自己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在道德品格方面。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葛笃徳是一个“具有美德的模特儿”,而且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七个孩子在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充满爱心。首先葛笃德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妇女。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她仍然将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葛笃徳在丈夫没有回来以前,先忙着做完了星期六的工作.她一面替孩子们梳头,缝补衣服,整理房间,一面还教会了孩子们一首歌” ①。有这样一位勤快的母亲,再加上葛笃德的有意识地教导,所以孩子们尽管年 1 纪小,但是都可以帮父母干家务,比如纺线,照看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等。试想如果葛笃德自己是一位懒惰的家长,却教育子女热爱劳动,相信很难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其次我们在小说中可以充分地体会到葛笃德是一位非常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们的邻居鲁迪一家由于受镇长欺诈失去了财产,从而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窘境,甚至鲁迪的孩子要偷食物以裹腹.而善良的林哈德和葛笃德不仅不计较鲁迪孩子的偷盗反而是竭尽所能地周济和帮助他们,鲁迪一家才得以度过难关。正是由于林哈德和葛笃德自己身体力行去帮助关心周围的人,他们的孩子才懂得并能很好地去实践“关爱别人”,甚至能够自己饿着从而把节省下来的面包留给别人,并且在帮助别人时候还懂得顾及受帮助者的感受。

小说中在家长自身素养方面体现的比较多的是葛笃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对子女成长的良好有益影响,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家长的其他素养无疑也对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作为家长,如果在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坚持继续学习的习惯,那么自然也会对孩子养成好学上进的品质有所帮助。

(二) 一定的教育素养――好的教育方法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正规和正式的特征,而更多的是在养育和陪伴的漫长岁月中的熏陶和影响,所以对于子女的成长,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并不是说家长素质高了,孩子素质就一定高。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养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一方面,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要看家长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这三方面的基本素质①。作为21世纪的家长,应当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子女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能够把握和运用一些教育规律.而非停留在依靠传统习惯和家长本能去教育子女,采取“我的孩子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棍棒法”或者“物质利诱”的简单教育方法。

葛笃徳是一位非常智慧的母亲,她在教育子女时采取了一些巧妙而有效的方法。“她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逢星期六总要利用晚祷的时间,专心地把她认为这个星期最重要和最有启发性的事情,铭刻在儿女们的心上。”,葛笃徳很巧妙地利用节假日祷告,帮助子女养成自我反省以及及时纠正所犯错误的良好习惯。 ①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5。

2 “……孩子们,这个星期里我们大家的行为怎样呢,我们的行为都规矩端正吗?”,在她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逐个回想反省自己在一周里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她再教导孩子们应该怎么去做,并随时给与督促和帮助,在这样的看似对很细小的生活琐事的即时纠正,恰好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完善个性的可行又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对孩子们的智育方面,葛笃德再一次显示出其教育智慧以及作为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她的这种教育方式甚至连县长亚尔纳和校长格吕菲都去参观她是怎样做到把学习和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在孩子们学习纺纱缝纫的时候,她也教育他们学习计数和演算。‘葛笃徳热烈地主张计数和演算是给脑子奠定规律和组织的基础!’——她的方法是:在纺纱和缝纫的时候,要使孩子们把纱线和针脚来回地数,计算它的数目,用不相等的数字跳过去,练习加法和减法。”这种寓学习于生活中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习没有那么枯燥,而且可以让孩子们把知识与实际运用很好地联系起来。小说中可供我们学习的葛笃徳的教育方法远不止这些,在这里也只能罗列一二。裴斯泰洛奇在这一著作中留给世人的宝贵教育财富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就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对子女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长素质的提升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成为父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多次明确指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而父母应该接受教育,这一新理念在20世纪20年代由心理学家、心理医师阿德勒(A.Adler)及其同事最早提出①。不管是教育家还是现实生活都告诉我们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不少家长认为做了家长自然就会有教育子女的能力,因而缺乏作为家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缺乏必要的教育素养,造成了大批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作为21世纪的家长,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迫在眉睫的问题。正如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

怎样才能提升家长素质呢? 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包括完善家庭教育理论以给予给家长教育更多的指导,呼吁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机制,为家长提 ① 张贵良.《父母教育一家庭教育的新观念(一)》,《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4期。

3 供接受家长教育的渠道和途径等等,相比强调外界能够提供的帮助,在21世纪这个信息和各种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的时代,家长素质提升的主要问题还是由于家长缺乏对作为父母自我学习的意识,对提升自身教育子女能力的重视,或者说所做的努力不够。不管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还是作为家长,在急剧变换的当今社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完善。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家长应积极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家长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无声的鞭笞,是一种教育氛围,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当要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理论,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讲座等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三、启示

(一)家长应注意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家长如果采取学校教师一样的方法教育子女,教育效果会却适得其反,原因是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熏陶和影响,大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反感。所以家长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感情互动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裴斯泰洛奇在小说中关于此点也有描述“你瞧孩子们现在多孝顺,对我们多亲热,这就是教养他们成人的好基础”。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多地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教育要比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女接受 。

(二)构建“完整的家”,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目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只见物质,不见家人”的现象。在很大一部分家庭中,由于生活的经济压力,家长工作比较忙尤其是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更是不够,家长更多地关注子女的智育,注重提供各种各样孩子需要的教育资源,比如为孩子购买各种书籍,报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和兴趣班等。事实上教育资源只是孩子成长的没有温度的工具,对孩子影响至深的应该是父母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完整和睦的家,把可以提供给孩子的物质资源纳入良好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中,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而一味地提供充足的物质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教育,会造成 4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家长想要成为子女的良师益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而家长如果具有主动学习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从而科学高效地培养子女,更好地促进下一代的发展。

家长论文

家长论文

家长论文

六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经验论文

家长教育

家长教育

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思考教育论文

家长教子论文

家长素养论文

教育家长发言稿

《家长教育论文.doc》
家长教育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