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2020-03-02 10:00: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课时 上、下、前、后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 “上、下、前、后”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具体的活动中,基本能够确定“上、下、前、后”的位置 。但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体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空间方位能力,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 “上、下、前、后”的标准,掌握判断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我的小手拍拍》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我的小手举起来。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方位:上 下 前 后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上、下 (1)出示主题图,师:这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吗?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3)课件出示主题图,带领同学读一读,并让学生体会物体的上下相对性。 (4)拓展练习轮船的上面有什么?小轿车的下面有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可以观察教室、书桌„„来说一说。) 2.前、后

(1)课件出示主题图最上层部分三辆车,然后右面位置描述部分,指名读一读。并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前后相对性。

(2)说一说,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说的过程中要抓住个例,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的相对性。)

(3)拓展练习货车的后面有什么车?小轿车的前面有什么车?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3、看图练习。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上下或前后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分别是谁?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 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

《位置—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的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doc》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