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案

2020-03-02 05:56: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 „„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确定方位。

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

2、观察小猪。

(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猪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猪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猪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猪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猪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猪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3) 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猪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猪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猪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猪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猪,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猪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第67页上的恐龙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2、67页的做一做

3、70页的第1题

4、欣赏 课件出示庐山图片和古诗《题西林壁》

四、回顾全课,梳理评学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它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难点:能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观察庐山; 2.揭示课题:观察立体图形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1、给学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物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着几何体,分别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2、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 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为什么说可能不同呢?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4、练习观察图形

三.学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课件演示用小立方体块搭出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看谁画的图最标准。(在方格纸中画一画)

2、学生自己用4个小立方体块搭出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看谁画的图最标准。

3、用小立方块搭出符合下列三视图的几何体:

4、做一做:用5个小立方体块搭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根据搭建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验证,看谁画的图最标准.而后,全班同学根据某小组画的三视图来组合立体图形.

四、小结与反思:

1.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节课数学知识对平时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doc》
观察物体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