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练习题

2022-06-1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

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今天数学课上刘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出示课件1《题西林壁》,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的真好,谁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 (重点体会第一句话)

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庐山会成岭又会成峰呢?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但是这么大的庐山我们没法搬到教室,那我们就从观察小小的物体开始吧!

[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了新课,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选定一个位置观察下,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生:三个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你具体指一指,说一说这三个面分别叫做什么面?正对着你们观察者的的面叫正面,左边的这个面呢叫侧面,那刘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呢?叫上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而且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相对的面不能看到)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真的是这样吗?请看汽车的幻灯片。再次验证。 接下来我要考考同学们,准备接受挑战。

三、

二、一。

三、深入探讨:出示幻灯片小小医药箱

1、出示例1的3张图片,请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师:那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又会怎样呢?。同学们请看。

2、构建空间想象力 师出示正方体、球、圆柱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学生观察正面说出它的形状,并想象说出从上面、侧面观察它的形状。

师: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同学们真聪明,那如果我把两个不同的立体图形摆放在一起,有没有信心完成? 3.出示例2.课件 一个球、一个圆柱体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四、巩固练习:

1.猜一猜:出示幻灯片p39做一做。

2、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

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或者尝试: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了新课,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2 1 3 1 4 5 5 6 3

课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来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

1、例2压缩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其次,为让所以学生能看清观察的长方体教具,我将医药箱改为了整理箱。由于它的体积较大,因此教学起来十分方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课后小记: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当完成39页做一做时,学生共出现以下六种结果:

1、球体、圆柱;

2、球体、正方体;

3、球体、长方体;

4、圆柱、圆柱;

5、圆柱、正方体;

6、圆柱、长方体。

可就在这时班里有一名学生(邵恩忠)指出圆锥也可以从上面看到圆形。虽然圆锥应该到六年级学生才正式学习,但在生活中他们早已对它不陌生,老师必须正确加以评价。我有些困惑:圆锥从上面看到底是圆形,还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点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小字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前面都只是让同学们观察物体,这节课同学们要动手摆出你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四个正方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小组成员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合作在小字本上画出平面图。 问: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2、每个小组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摆好后每个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把看到形状记录下来。指名汇报。

问: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这些图形都是相同的吗?

小结: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听要求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一摆

(1)从正面看是水平方向连放的3个正方形;

(2)从上面看是水平方向没有连着放的2个正方形,即“口 口”; (3)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水平方向连放的2个正方形; 学生摆完后指名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动手操作,思维拓展。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课后小记:

教学证明每位学生准备学具——10个小正方体,能够更好地让他们参与操作、观察、

能够使他们的尝试、探究更主动,更有实效性,所以学具准备必须充分。

本课观察多个正方体拼搭成的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形状不难,但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由于是逆向思维,且有时会有多种结果所以是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听要求摆一摆”环节。但在这个环节教学中,学生感觉我的教学设计是一题比一题简单,一题比一题没意思。第1小题的结果最多样,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第2题只有三种摆法,到了第三题摆法更是“唯一”。其实在设计时,我是考虑到了教学层次的,因为第一幅图与例题联系密切,难度较小,第二幅图变化了观察位置,且观察到的图形中间是不连续的,而第三幅图难度更大,是根据两个面观察的结果来推测原来物体的形状。由于有两个不同的观察面,所以摆法受限制的自然多一些,这其中也渗透了仅凭一幅图是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道理。

困惑:如何在这里使教师设计的教学层次与学生练习的层次性相统一?

学生的发现:教材43页第6题,学生(蔡阳)发现第三幅图画得不够准确,因为靠右侧的猫头鹰头部不可能遮挡住左侧猫头鹰的头部。应该在照片上看到两个猫头鹰最上部(即有2只左耳)。

“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章 明 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钱继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学生背诵,课件逐句出示该首古诗。

提问: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揭示课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将数学学科与语文知识有机整合,学生兴趣盎然。以学生四年级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喜欢数学。)]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①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师: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② 同组4名学生,绕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③ 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④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⑤ 学生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学生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有步骤的操作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活动性、过程性、体验性特点。)

2.完成“做一做”

① 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② 交流反馈

提问: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强调两个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所引起的观察结果不同。 (通过从左面观察与从右面观察,结果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巧妙地渗透观察物体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进一步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3.探索规律

① 用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教师:用4个正方体你还能摆出其他形状吗? 提出要求:先独立操作拼摆,并用正方形卡片摆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再与同组伙伴交流,相互看看摆得对不对。最后,对小组中的各个作品进行整体观察,说一说,看到的各个平面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拼摆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

② 学生按要求操作。 ③ 展示作品,探索规律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通过刚才的对比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对于这个结论你还有补充吗?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不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如:1号图形,从三个角度看,得到的平面图各不相同;4号图形,从正面与从左面看,看到的平面图都是。

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不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例如3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与4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1号图形、2号图形、3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经验,再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促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巩固练习

课本42页练习九第2题。 1.情景导入

出示乐乐拍摄的“数学城堡”照片:

提问:“数学城堡”是一幢怎样的建筑物?你能根据这张从正面拍摄的照片推测出它的形状吗?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再用正方体摆出“数学城堡”的立体模型。

2.小组合作完成模型拼摆。 3.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反馈交流。 提问:看到这些模型你有什么想法? 4.引导探索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建筑物,同学们却猜想出了这么多各不相同的效果? 这说明了什么?(只看物体的一个面,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形状。)

说明:仅从正面观察,通常只能了解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因此得到的模型,有无数种摆法。

课件展示:

提问:要确定“数学城堡”的形状,还应了解哪些信息?

出示从左面看到的效果图。

说明:仅从左面观察,通常能确定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提问:通过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又能掌握什么信息?

出示从上面看到的效果图。 学生分小组根据从三个角度拍摄的照片调整本组设计的模型。 展示学生的作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练习九第

2、

4、5题进行了综合改造,以乐乐拍摄的“数学城堡”正面照片为主线展开,让学生在猜一猜、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改一改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领悟到认识物体的全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在操作与反思的过程中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好习惯。)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五、拓展练习(机动) 小小设计师:包装盒设计

为下列五种玩具设计一种包装盒,使它能容纳以下任何一种玩具。比一比,谁的设计最节省材料。

教学评析:

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钱老师能够关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从学生兴趣出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情境贯穿整个练习,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并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自主地思考探究,有序地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地设疑和点拨,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不断体验的氛围中,充分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拼搭“数学城堡”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一、在探究中发现

教学围绕“无疑——有疑——无疑” 的主线循环往复学习。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通过多层次的设问与反问启迪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想象,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概括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多方位的观察,多角度的思考层出不穷!

二、在操作中感悟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从个体体验到小组活动,教师的活动组织颇具匠心,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改一改”等活动中自主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形状的理解和感悟。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调控下进行得有条不紊,体现了空间观念建立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推荐第2篇:观察物体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

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 故事。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 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 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

师: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

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

(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为什么?-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 (2)想一想: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 (板书前面、后面) (3)、归纳: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

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

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

(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 生:汇报!(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 (2)师: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 生: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 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转动书包 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 师:现在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读: 活动要求(三点): (布置2) 1)、2人一组; 2)、从四个面进行观察; 3)、对书包小声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 重要的文字读三遍,让我们一起把红色词语读三遍,好吗? 集体汇报,交流反馈 1)、PPT演示书包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注意提示观察的都是形状而非颜色。) 2)、同一个书包,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同? (板书:左面,右面,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

3、解疑答惑,巩固新知。

我们今天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 这句话对吗?想想?

瞧,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个什么?足球,我们要从前后左右观察这个篮球, 你看到的都是什么图形 —圆形。那么谁愿意把这句话修改一下?

我们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还可更简洁的说成: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板书:可能)

三、总结全课:我们今天学了

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稍作休息,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课间休息:(布置3) 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老师和大家一起做,高举左手,老师怎么和大家的不一样?老师做错了?你们做错了?呢我们为什么不一样?老师的右边是哪边?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呢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呢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呢?我该怎么站?—后脑勺面向大家,这回对了吗?

我们一起来做一遍: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五、巩固练习

1、游戏做完了,我们接下来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来看这道题,谁愿意当个小老师给我们来讲讲?—播放试题微课

2、谁能象刚刚的小老师一样,再试试。下面那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和他一样吗?你观察的很仔细,奖给你个贴画?谁来说下一道题。

3、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你不但观察仔细,而且反映的相对快,贴画奖励给你!下来就要所学知识解决点实际问题了,

4、看!这有两张学校大门的照片,谁来看看哪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为什么?另一张呢?

看来你就是咱班的火眼睛睛!也奖给你个贴画?

5、还有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分享几组图片好吗?猜猜看! 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啊!

六、引用古诗,全课小节:

同学们,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

在生活中也适用,曾经就有这么一首诗巧妙地写出了这一数学现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让我们在用这节课的知识再去体会这首诗的含义吧。

七、实践延学

站在不同的方向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八、板书

观察物体 前面

后面

方向 不同

右面

左面

可能

形状不同

推荐第3篇: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摆法。

集体交流: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教学试一试:

从上面自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想法后,动手摆一摆,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三、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立体图形,进行想象推理,把观察的位置与相应视图

2、课件出示第2题,让学生先照样子摆一摆,再看一看,然后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每一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进行比较。

3、课件出示第3题,分别按要求想想该怎样摆另一个正方体,再实际操作,验证想得对不对。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教学内容: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能辨认相应的视图的形状

教学准备:学具盒、课件

教学思路:

一、探究新知:

出示课件:书P49图

让学生照图摆一摆。

找一找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吗?

指名说一说,你看到的形状。(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从物体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并一样,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观察。重点交流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并且联系观察的位置说说原因。)

三、教学试一试:

出示课件:P49试一试图一

学生观察后,按照要求摆一摆。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出示课件:P49试一试图二

先摆一摆再从右侧面和左侧面来观察,各是什么形状?

提问: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到: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不同,也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三、想想做做: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磁村中心小学

王玉章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朴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新授内容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训练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

1、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难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小药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那你们会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吗? 会背的背,不会的看课件

师:读的真好,谁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生:„„(重点体会第一句) 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庐山会成岭又会成峰呢?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但是这么大的庐山我们没法搬教室,那我们就从观察小小的物体开始吧! 揭题,板书“观察物体”

二、新授

(一)认识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1、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出示六个面画有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放在同学中间)

师:这是一个长方体,请同学们观察下,你看到的那个面是什么颜色的?生:„„ 师:为什么大家的回答不一样呢? 生:看的位置不一样

师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他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 师:左边的这个呢?胡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呢?

师,正对着你的面叫正面,那这两个面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生:侧面

师:上面的这个面呢?

师归纳:正面、侧面、上面(板书)

师将长方体转个方向面对学生,提问:现在它的正面是什么颜色?上面呢?侧面分别是? 师小结:像这类无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就是正对着我们观察者的这个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正面而确定的。

2、认识有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师:这是一个投票箱,上次选大队干部用过,你能告诉老师哪个面是它的正面吗? 生指一指,再指出侧面和上面 师转动箱子,现在它的正面朝哪儿呢? 师:谁来指出它的侧面和上面

师: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有没有像刚才的那个正方体那样,随着转动而发生变化吗? 师小结:像这类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同学们能不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像这样的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呢?你是怎么判断他们的正面的。生„„ (人 课桌 饮水机„„) 师:你们都同意么? 生:同意。

完成书上P38的填空。

3、同一位置,最多只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三个面 再次将六个面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放在中间

师:看一看,固定好一个位置,你最少看到几种颜色?最多看到几种颜色? 生说一说,师板书

如果有学生说

4、5的话,请他演示,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他是不是固定好一个位置。师:如果说一种颜色刚好代表一个面,这个长方体我们最多可以看见几个面? 师板书:同一个位置,最多只可以看见三个面。

师:谁能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这几个面又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呢? 多叫几个学生回答,多次转动长方体和投票箱 完成书上P40第一题

(二)说一说,画一画

拿出自备学具,小组合作,说一说,画一画

1、长方体

师:同学们注意,每观察一个面时将自己的视线与物体同一水平,使自己只看到一个面。 说一说自己的长方体正面、上面、侧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2、正方体

让生分别画出正面,侧面、上面 巡视,点评,反馈

小结: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3、球

让生分别画出正面,侧面、上面 巡视,点评,反馈

小结:球无论从什么面观察,都是圆形

3、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四人小组,观察,讨论,圆柱体的各个面,然后说一说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并画一画,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有学生认为是

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分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一个圆形,但是由于观察角度以及光线作用于弯曲的圆柱体侧面的原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因此师要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刚才出现的情况,是因为你们观察时没有将圆柱体放在跟你的视线同一水平线上。 师:如果将这个圆柱体变矮点,那它的正面和侧面看过去就可能? 生:正方形

(三)观察两个物体。

师:看来观察一个物体已经难不倒我们了,那就让咱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胡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一个圆柱一个球,课件出示)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发挥你们的想象,你能确定它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吗? 仔细思考,完成P39的填空

师:谁知道它的右侧面是怎样的? 完成P40第3题

三、知识拓展

1、看照片猜实物物

出示一张实物图的一个面,猜是什么?

再出示另一面的照片一张,学生基本能确定是何实物。

2、出示一个正方形,猜立体图形?(课件:小红看到这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 你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学生答案各异„„

师:想不想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物体?

师:允许你再提一个问题,你可能就知道确切的答案了,要不要试一试。 生:这个物体的上面是什么图形?

师:是个长方形,你现在可以确定她观察的是什么物体了么? 生:是个长方体。 师:你们同意么?

师:如果说是个圆形,她观察的应该是个什么物体? 生:圆柱

师:如果是个正方形呢? 生:正方体 师:确定么? 生:确定。

师:拿出一个圆柱(让学生仔细观察) 生:还可能是圆柱

师:那你要确定这个是什么物体,必须还要知道它的另一个面。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同一个位置,最多能观察到几个面?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2、作业本P16

3、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六、课后作业 : P39做一做

推荐第4篇: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让学生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

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树立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使学生初步具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学生背面照片

师:同学们,一天放学后老师看见有位同学在悄悄的给我们的教室打扫卫生,你们猜

猜他是谁?(出示侧面照片)看出来了吗?(出示正面照片)

师:为什么你们一开始没有认出来呢?(指2人说)

师:从后面我们很难判断这个人是谁,但是看到他的正面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2.出示**照片

师:同学们,这是哪里啊?(**)**是我们祖国的标志,是我们民族的象征。问:都是**为什么这两张照片却不一样呢?(因为拍照时站的位置不同) 师:同学们看的真仔细啊!用眼睛认真仔细的看就叫观察(板书:观察)

3.引出课题

问:通过刚才观察同学和**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指3人说)

生: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师:大家说得真好啊!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我们实际上只看的了它的一个部分,所

以要知道这个物体的样子,就要从不同位置观察它,要看它的全貌。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课题)

二、亲身实践,探索新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出示福娃照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谁能说出它们的

名字吗?今天我们就和福娃一起来学习!

1.确定方位,本位观察

师:请同学们想想你坐在福娃的哪一面,并和小组里同学说说你看到的福娃是什么样

子的?(小组讨论)

找1个小组汇报。师适时贴出相应福娃的前、后、左、右的照片。

师:看来不同位置看到的福娃的样子还真是不一样啊!

2.换位观察

师:你们想不想换个位置看看福娃啊?请坐在福娃前面和后面的同学互换座位,左面

和右面的同学互换座位!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想想现在你坐在福娃的哪一面,看到它的样子和刚才有什么

不同?(小组讨论)

师:先请前后换座位的同学说说吧!(指2人说)

师:现在我们请左右换座位的同学说说,你们看到福娃的样子一样吗?

预设: 1.一样

2.不一样

师:请刚才汇报福娃四个侧面的小组中,左右两侧的同学拿着福娃上前,(脸朝黑板站

着)分别说一说站在福娃的哪一侧,看到福娃的样子是哪一副图片。

问:同学们,他们从左面和右面看到的福娃的样子一样吗?(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从左面看福娃,它的脸朝左;从右面看福娃,它的脸朝右)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请小组同学下座位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3.全面观察

师:同学们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福娃的一个面,要想看到它的前后左右四

个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小组讨论)

生1:可以围着福娃转一圈。

生2:还可以拿着福娃让它转一圈。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全面观察一下小组的

福娃吧!

三、进入情境,强化感知

(课件展示)

师:下面让我们跟随几个人物去观察物体吧!

1.我们先跟随阿姨的小汽车去看一看!出示自然博物馆外面照片!

问:如果我们要看博物馆的外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位置博物馆转一圈) 师:你真善于观察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观察物体的方法。

下面,我们到博物馆里去看一看。

师:同学们在观察恐龙呢!你能分辨出三位小朋友看到的恐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观察完恐龙,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有在观察什么?

出示熊猫,大象,课本加深感知和理解。

2.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海绵宝宝给我们带来什么挑战?

同学们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会发现很多熟悉的物体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看,小朋友们在观察课本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7,连一连。

3.让我们跟随小熊维尼去看一看.

师:你能判断出我们看到的是小熊维尼的哪一个侧面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问:你是如何看出这是它的右面的?

生1:它的脸是朝右边。

生2:我想像自己是小熊维尼。

4.小女孩邀请我们去她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

师:女孩家有一个漂亮的茶壶,让我们看看吧!你能分辨出淘气、小红和小兰分别看

到的是哪副图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摆了一些积木,我们快来看一看吧!

你能说出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这些积木分别是什么样子吗?

师:大家都是小观察家!你们太棒了!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学的开心吗?都学了那些知识?

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像今天上课一样,认真仔细全面的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并且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充分考虑到这节课要“观察”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设计师,设计了许多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的环节,为的是让学生切实体会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且真正建立空间观念,但由于有小组活动和换位观察,我课前一直担

心课堂的纪律不好,会达不到预想的课堂效果。

上课了,我拿出这节课观察的对象---福娃,将它们介绍成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伙伴,孩子们表现得很有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当我让学生描述从前,后观察的福娃哪里不一样是,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而当说到从福娃的左面和右面看到的样子是否一样时,同学们的回答出现了不一致,这正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我做了充分准备和预设的地方。通过贴出从左,右两侧看到的福娃的照片,同学们的争论声停止了。接下来,孩子们又分别从左右两侧观察了本组的福娃,亲自验证了结论,并且加深了理解。于是,同学们独立总结出了,当在左(右)侧看福娃时,他的脸是朝着自己的左(右)手边的。通过活动观察,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发现了知识的规律,并且很自然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他们未知的知识时,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就会思维跟随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所以课堂秩序没有出现我担忧的混乱。这节课,让我有了大胆尝试的勇气,教学设计必须以课的质量,学生的吸收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必要的下位观察等对课堂秩序有一定“挑战”的环节是不可省略的。多样的教学形式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带来新的感官刺激,这样可以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突破难点时,要让学生动手完成,亲身体会,由于学生年龄小,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观察物体”就是要让学生多看,加深他们对“从左右两侧看到的形状不一样”的理解。当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到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知识的建构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完成了。于是,当学生再解决分辨左右位置的问题时,出错的情况就能还好避免了。

上完这节课,让我摈弃了之前的错误观念:活动为主的课,学生在课上肯定吸收知识的情况不好,而且组织教学要花很长时间,课堂秩序混乱。我明白了,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细致的设计,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调动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过程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性,应用性和价值,学生才会真正的确定学习的目的和产生学习的兴趣!

推荐第5篇:观察物体

观 察 物 体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特,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

同的。会简单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侧面)

师:你们猜老师会看到模型的哪一面?(上面)

思考:为什么同是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他们看到的形状会不同呢?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观察后说一说。

(1) 小组观察实物小汽车,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2) 交流观察结果。

(3) 观察课本的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淘气和笑笑也在观察同一辆车呢。大家看他们分别看到了车的什么部位?找一找是第几幅图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4) 师进一步引导讨论。

师:淘气很想到空中看看,汽车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看看自已准备的小车。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下面) 请拿起桌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谁来说说我们怎么去观察一个物体。

三、发展性练习。

看一看,画一画:回家后,根据桌上的茶壶,结合自已的观察把自已的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四、作业设计。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指名说说看到模型的哪一面。(有的说前面,有的说

推荐第6篇:观察物体

课题名称:观察物体

课题内容:观察物体是人教版第三册67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同一物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说课内容: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先出示一位学生的照片(背面、侧面、正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些位同学?”,顿时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调动,并从游戏中认识到观察物体要全面。进入新课,老师请每组的同学们观察自带的玩具并问“你看到了哪部份?”不同位置的同学看到的部分可能不同的,学生在观察、倾听中感受到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认识的物体不同,同时感受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紧接着同学们交换位置,再问“这次你看到了哪个部份?”学生们又在观察倾听中再一次感受到不同角度认识同一物体的发现。整堂课围绕在交流、观察、倾听等氛围中进行。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堂,出示例1的图片观察恐龙,这是一次由直观物体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同时练习中设计了只露出一部份猜物体,学生们的积极性再次揭起了高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明白了认识物体要观察全面,突破教学目标。第三个练习是观察毛茸猫,对照照片请同学们想出照片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

推荐第7篇:观察物体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讨论记录:

1.通过实际观察思考,能够通过集体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简单的物体只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图。

2.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或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把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的技能。

3.从过观察讨论经历借助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4.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对别 人的想法提出建议,应该知道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

教学思考目标

问题解决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出示几张图片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到同一物体的各种形状图片,让学生观

察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

2, 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到不同的形状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 出示实物:正方体(六个面不同颜色)

2,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指明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是正方体的哪几个

面,从而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得到不同的结果。

3, 立体讲解:

(1) 出示恐龙玩具实物,让三个学生从三个方向(前面、侧面、后面)观察,然后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恐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是哪一幅图片。进一步让学生

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4, 实践操作:

(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从观察,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

是什么图形。

(2) 学生兴趣来了以后让他们把自己准备的小玩意拿出来再进行观察,让学生

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进一步掌握知识。

推荐第8篇: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节日礼物》。

一、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蹲着、跪着、站在地面上来观察桌面上的东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明由远到近观察看守人小屋周围景物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小组一个或两个小包装盒(如牙膏盒、药盒等均可)。 教具:教学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观察兴趣

1、说“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每个人摸到的是同一个大象,但说出来的样子却不同?

2、完成导学单《观察物体》第

1、2题。学生画图,老师巡视。

学生回答后,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和分辨出来的。

小结练习:观察者所观察的对象在另个物体上面时,观察者处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3、揭示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引发数学思考

一、)观察物体与观察的高度有关。

1、出示学校不同方位拍摄的照片,让学生们观察,说说不同高度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初步感知观察物体的范围和观察的高度有关。)

2、活动验证刚才的猜想。请一个同学上讲台上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下面的同学同位之间,合作观察,在桌上放一自带学具(牙膏盒等包装盒也可)。在不同位置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说一说各自看到的物体形状。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小组汇报交流。

3、观察教材P56的主题图,利用情境教学。

(1)奇奇10岁生日了,他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

(2)教师出示与书本外形相同的礼物,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礼物的特征。

(3)小组讨论,请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书上标出结果来。

(4)交流分享探究学习的体会,小结:

观察点的位置越低,所观察到物体的范围越小,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物体的范围越大。

二)、观察物体与观察的远近有关

1、请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另外的经历?

出示旅游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照片的拍摄位置。小组讨论交流完成。

2、“说一说”教材P57,比较两幅图,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3、“试一试”教材P57,请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4、小结:观察物体的时候,观察点距离观察物体越近,观察到的物体越大,观察景物的范围越小;观察点距离被观察物体越远,观察到的物体越小,观察景物的范围越大。

三、体验——展现创新能力

1、完成《观察物体》导学单第3题。

3、同学们的学习真棒!老师朗诵一首古诗《题西林壁》作为奖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联系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想一想,与我们这节课“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吗?

四、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观察位置观察对象

低―――高范围扩大远―――近范围缩小

推荐第9篇: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军寨小学胡星星

成功之处:

1、开始以盲人摸象的故事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

2、接着展示一个物体的不同面,便于学生更好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3、以具体的人和物为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这些物体的存在,并且理解起来更加简便。

不足之处:

1、讲课时语速太快,学生不能很好地作出反应。

2、在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不能很好地配合,以致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控制语速。

2、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该给予指导。

推荐第10篇:观察物体教案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7----71页。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教材说明: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单元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单元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单元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

(2)(学生出示以前照的照片)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3)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人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墨水瓶)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墨水瓶吗?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瓶墨水 。

要求: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这墨水瓶子不同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

面拍摄的墨水瓶子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瓶子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瓶子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瓶子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瓶子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瓶子?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瓶子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瓶子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瓶子说些什么? 2.巩固新知。 (1)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 (2)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

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美丽的图形(轴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主题图配合音乐,师:“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

2.师:“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瞧,美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

3.师:“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1.(指着蝴蝶形)师:“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

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

2.(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

3.师:“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

4.师:“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

①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

②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

③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

5.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

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

1.一位长方形说:“小朋友,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 3.师: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 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

(二)

1.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2.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 四、小结

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对称)回家找找家中有哪些图形或物体是对称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二、探究新知

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

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亲自体会。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了 什么?

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

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湖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三、动手操作 巩固应用:

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 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 的游戏。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

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镜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回顾我们学了那些知识? 观察物体要注意什么?

你能简单说说什么是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吗?

二、指导练习

第1题,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

车的表象,再连线。这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的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车的前方,会看到哪个图形。 第2题,要让学生先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再画出来。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要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

第3题,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对称轴有水平方向的,也有竖直方向的,需要学生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

第4题,实际上是把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结合起来,镜子的下边缘就是对称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拿镜子直接在教科书上照一照。

第5题,让学生判断正确的镜像。可以让学生运用想像,直接判断,如果有困难,也可以拿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最后的思考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是运用镜面对称的原理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给出镜子中的“数字”及“时间”,要求学生写出真正的数字和时间。可以让学生

在课外拿镜子试一试,在纸上写上数字,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还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检验写得对不对: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也就是说,拿一面镜子对着教科书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教学反思

第11篇:观察物体教案

第六单元:走进商场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正确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面的图形。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面的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

3、知道在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教学内容:

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站定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能看到一个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大)、正方体(大)、猴山、图书柜、桃子、数码相机、猴面具、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引探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反馈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老师知道咱们三年级的同学,个个都很聪明。老师很高兴给大家上一节课,你们高兴吗?高兴就开心地笑一笑!(大声笑一笑)

看,这有个魔方,正对着你们的这一面是什么颜色?想知道正对着老师这一面的颜色吗?想想办法?(老师转)可是老师不想转!(到你那边看)派个代表来看看,告诉大家什么颜色?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观察有明显标志的物体

1、看,这有个图书柜,请同学们坐正、头不动,仔细观察,你能看到它的几个面?请你坐着说,我们把图书柜有门的这面叫做它的正面(板书)。你坐着说,你能看到几个面?(2个面)我们把书柜的左侧和右侧都叫做它的侧面(板书)。有几个侧面?(2个)左侧面和右侧面。老师站在这,猜猜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我们把柜顶称作“上面”。(板书)你们坐着能看到吗?(不能)怎么办?(站起来)那就都站起来!看到吗?看不到再站高一些!

2、同学们周围还有一些物体,我们也能指出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准备观察什么物体。商量好一起去指出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音乐)

请每组留一代表站在观察物旁介绍,其它同学先上位!(录音机、饮水机、文具盒、课桌、书柜、电视)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它的正面?(前3个问)它有明显标志(板书)

3、同学们家里一定都有洗衣机、冰箱吧!老师这也有,你能指出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

4、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小猴摘桃”。

猴山上,长满了桃子,小猴林林呀,特别想上山摘桃,你们能不能帮帮小猴,想一想,可以从哪一面上山摘桃,再从哪一面下山。谁来做小猴?从哪一面上山,又从哪一面下山?谁还想做小猴?女同学说说他从哪一面上山,又从哪一面下山!再想想,还可以从哪上山,从哪下山?男同学说说。我看哪个同学坐的最好,就请这个同学来做小猴。你来!我们一齐说,它从哪上山?哪下山?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每组奖励你们一只桃子,还想玩的同学,课后再玩一玩!

(二)观察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有明显标志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下面请组长拿出长方体,放在桌中间,听清要求:第1:不动长方体;第2:看长方体时,头也不要动。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什么颜色?坐着说,你看到的正面什么颜色?你看到的正面又是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对呀!他们三个人虽然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但看到的正面都不一样,都是正对自己的那一面。像长方体这样,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我们就把正对着自己的这一面称为正面。(板书:无明显标志,正对自己的面)

[本位观察]:

是不是这样的呢?再请一个小组说一说,你看到这个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颜色?是不是正对自己的面?(坐着说)

[换位观察]:

听口令,全体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本组的下一桌去,同桌说说,这时你看到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颜色?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

对呀!我们位置变了,观察的角度变了,看到长方体的正面也变了,那像长方体这样,没有明显标志的物体,它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吗?

[全面观察]:

现在,你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验证一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长方体的正面是否固定不变?

(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1、接下来,请拿出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像这样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摆好就坐正。

从正面看,正面是什么图形;从侧面看,侧面是什么图形?再这样看,上面是什么图形?谁来说一说!(多媒体)

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面是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

2、再请同学们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放到桌肚里,组长把长方体放到桌肚里,拿出正方体,放在桌中间。从正面看,正面是什么图形,从侧面看是什么图形?上面呢?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正方体的面的图形都是正方形。

(四)站定一个位置观察物体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设你眼前有一个长方体,站定一个位置不动,你可能会看到几个面?睁开眼,谁来说说。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你的想法。

拿出笔和统计表,朝这看,头不动,这时你看到书柜的几个面?

写上你第一次看到面的个数。下面拿好统计表和笔,听清要求:一组二组坐到三四组,三四组坐到五六组,五六组再到一二组的相同座位上,小组换位开始!找不着位置的,可问组长或请老师帮忙。朝这看,头不动,这时你能看到几个面!

第二次统计。听好了:现在的一二组坐到三四组,三四组坐到五六组、五六组再到一二组,小组再换位,看这次哪组动作最快!坐正,看书柜,头不动,这时你又能看到几个面?

三 应用新知、拓展创新。

老师,今天和同学一起学习,真的很开心,老师想和大家互相拍张照,留个纪念,愿意吗?谁先给老师拍?你来,要既看到我正面,又看到我侧面的照片,其他同学看他站的角度是否正确。(谢谢)接下来,老师帮你们拍,这样吧,你们人太多了,我们分成三次拍,老师每次请两组上来时,其它四个组要注意观察,看看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好!

四 归纳总结,体验升华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上面正面侧面

有明显标志 无明显标志

(特定的) (正对自己的面)

教学后记

第12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 察 物 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从课件动画中学习公路交通安全和做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玩具象,学具:烂苹果、文具盒、牛奶盒、茶杯、笔座、存钱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谈话:小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都穿的好漂亮啊,你觉得我们今天这节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今天是倪老师给我们上课......)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清晨唱一曲,红日东方起。(猜一动物) 一根枯枝开满花,黄黄的脸儿笑哈哈,告诉人们春来了。(猜一植物) 根据这两个谜语,你有什么想法呢? 师: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特征,这样以后这类谜语就再也难不到你了!这节课就让老师成为大家的伙伴,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告诉老师,如果我们班的小朋友肯动脑筋、积极发言的话,她会来到我们的课堂表扬我们的,大家想不想得到她的表扬啊?(想!)那就让我们认真听讲,用行动来欢迎她好吗?(好!)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快速地将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从一个愉快地氛围中开始。两个谜语,启示学生观察物体时要抓主要特征。介绍神秘客人,提出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体验成功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究。

1、出示烂苹果让学生观察。

(1)将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大家观察,指名回答所看所想。

(2)一部分孩子会想吃,抽想吃的孩子代表到讲台上,从老师的角度观察苹果的底面。

(3)将烂苹果的底面展现给全体学生观察。

2、教师相机导入课题,:对,看东西要从不同的位置上观察才清楚。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烂苹果入手,从而引出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体,很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出示实物玩具小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1)请不同方位的小朋友谈谈你看到的小象是什么样子的? (2)引入“前面”、“侧面”、“后面”的概念。

(3)小朋友都是观察同一个小象,为什么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为了表扬大家,小象决定给大伙跳支舞。(拨动开关,玩具小象开始唱歌跳舞,。)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小象跳舞激发了孩子们继续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

2、出示课件一动画教学,了解新知。

(1)小丽站在公路边和人行横道中间看到的汽车一样吗?各是什么面? (指名回答,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注意公路交通安全,过公路走人行横道。) (2)同一个垃圾筒为什么小明不知道?小丽知道吗?为什么? (同桌交流、讨论)

(3)汽车在行驶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面? (指名回答)

(4)站在正方体募捐箱前,三个小伙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面?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会不一样呢?(板书: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反馈汇报)

(5)拓展:三个小伙伴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幅画,各自看到了什么图形? (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应该象三个小伙伴学习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神秘客人(笑脸娃娃),及时对孩子们课堂表现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故事进行教学,抓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卡通动漫的特点,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轻松地掌握学习目标。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体现愉快教学。]

三、合作交流,观察物体。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动画片学习了观察物体,小朋友你知道该怎么样观察了吗?

师:观察物体除了从前后观察,还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进行观察。

2、运用所学,分组观察实物,各组分发学具。

3、请各组同学从不同方向观察学具,组内交流。

4、教师各组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同样的物体,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板书: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7、师激励孩子们:小朋友们表现真棒,神秘客人脸都笑红了,它在表扬大家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践,放手让学生全面观察,进一步验证上一个环节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实践运用,发展思维。

1、出示课本67页两幅主题图,讨论完成。

2、出示课件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1)笑笑和淘气观察汽车,他们各自看到汽车的哪一面? (教师指名回答,出示正确答案。)

(2)淘气和笑笑与熊猫贝贝说话呢,哪一幅是淘气看到的? (指名回答,出示答案)

(3)小动物也学习啦!小猫和小猴在观察大象时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答案)

(4)三个小朋友一起观察茶壶,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 (指名回答,若有困难,请其他小朋友帮助)

(5)淘气和笑笑各自观察一个茶壶,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子呢? (请班长指名一个小朋友回答)

3、教师再次表扬小朋友:神秘客人出现跳舞,再次表扬大家。

[设计意图:根据课件提供的幻灯图片,让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再此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们体验成功,体验收获,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以后学习的动力。]

五、课堂小结,师生互评。

1、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你肯定有话对同学们或者老师说吧,你最想说什么呢?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在总结的环节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对本堂课的反馈信息,利于课后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既点出本节课的精髓又对孩子们提出希望。]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请小朋友们回家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把你的想法跟爸爸妈妈说说。

2、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布置这两项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巩固本堂课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处处都有学问。]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后记: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本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制作课件,以生动的Flash 和可爱的幻灯片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且不同类型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每一次观察尽量做到目的明确,人人参与,及时反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13篇:观察物体 教案

观察物体

一、教材内容

“视图与投影”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册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具体编排 例1 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说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建议: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3)注意:① 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③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例2及“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

(2)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做一做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例3及“做一做”

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2)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也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

(4)做一做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

(五)教学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第14篇:观察物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进一步巩固和区别这些图形。

2.进一步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更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有序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知识,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学的怎么样,大家有信心迎接老师的挑战吗?

(二)基础练习:

1.指名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

2.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放在一起,请学生分类。说一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3.概括小结。

4.P36(1):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藏着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给学生说明题意,独立完成涂一涂。同桌交流。

(三)拓展练习:

1.P36(2):

(1)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搭成的?

(2)你看到了哪些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

(3)这些立体图形分别有几个?数一数,填在书上。

(4)全班交流。看看你有没有数准确。

(5)怎样数才能保证没有遗漏,不会少数?你有什么好办法?(按顺序)

2.P36(3):

(1)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搭成的?

(2)你看到了哪些平面图形?分别是什么?

(3)这些平面图形分别有几个?数一数,填在书上。

(4)全班交流。看看你有没有数准确。提醒学生有序思考数数。

3.P37(4):

(1).先让学生看书上3幅图,再说一说这每一幅图案都是由哪些拼成的?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拼一拼,比一比谁拼出的作品最棒。

(3).展示作品。

4.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P37(5)

(1)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不凭借实物,借助表象进行推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出学具来看一看,画一画。

(3)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自己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创作一副美术做品作为纪念。

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第15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难点:从侧面观察圆柱体得到的是什么样 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老师学生都准备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

(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

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 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

(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B)让学生看书P38并完成P38的问题和填空。

(三)、观察球体

老师拿出一个垒球(体积比较大),现在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我把垒球这一面定为垒球的正面,那么你现在是从什么面来观察这个球体的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学生有从正面、下面、左侧、斜的….等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四)、观察圆柱体 (A)观察圆柱体的上面 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

(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

(B)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

因此我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正面和侧面

上面(和下面)

(五)、学生看书P39并完成P39相关填空

三、课后练习

P39 做一做 P40 第123题

教学后记:

观察物体,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这是第一次对空间感的培养,学生对应圆柱体的正视图不容易想象出对应的平面图形。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课件还有用纸皮套一个圆柱体来证实和帮助学生理解。

1.例1。

教科书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说一说自己从这几个方向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进一步明确这一点。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例2及“做一做”。 (1)例2。

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

②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3.有关练习八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例1时,已经提醒教师做了一些铺垫。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经具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猜测,再验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再增加条件,使其他人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仿照此题进行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3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3。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②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③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 (2)做一做。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16篇:观察物体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本课难点是:确定物体是从左侧面观察到的还是从右侧面观察到的。

二、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演示法

3.发现法

三、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2.自主探究法

3.观察法

四、教学流程

一、激疑引入 观察物体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小狗。

观察物体

2、明确位置 ,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小狗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小狗的什么。

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二、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小狗,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狗的形状就不一样。

三、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小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2、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把自己看到的描述出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四、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祁悦

第17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7至79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圆柱体、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教师谈话:喜欢做游戏吗?一起做个游戏怎么样?我需要三位同学来帮忙(用布盖杯子、笔筒、乒乓球)(三生站好位置,掀开布)请正对着物体看。对一生(侧面):告诉大家,你看到桌子上放着什么? 另一生():你又看到了什么?对第三位(正面):你来说说,桌子上摆着什么?(笔筒、杯子、乒乓球)。

2.设疑:为什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不一样,是不是哪位同学说错了? 生交流。 3.揭示课题

噢,观察物体也很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商场,去观察物体,好吗?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师:“五一”节快到了,利民商场里正在举行 “冰箱和冰柜大展销”的活动。热闹的场面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小军、小红和小亮三人也跑去看个究竟。请看:(出示情境图)

师:你找到他们了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小军站在冰箱和冰柜的正面,小红站在冰箱和冰柜的侧面,小亮站在冰箱和冰柜的上面。课件演示并板书

小亮小红小军

正面、上面、侧面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2.从不同的方向看冰箱冰柜,他们三人看到的冰箱冰柜分别是什么形状呢?根据你的经验大胆猜一猜,把你猜测的形状记在脑子里。出示三组形状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猜测说一说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谁看到的? 指名说?谁还想说?

3.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也从正面、侧面、上面这三个位置亲自来观察来验证一下:

让学生按要求摆放好,出示温馨提示:

明白了? 准备好了吗?

师:好,各小组同学可以离开座位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然后把你每一次观察的图形试着画出来。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观察的情况。(抽三生到黑板画)

师:一起看小黑板,画图的三位同学请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观察情况。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做法: 上: 侧: 前: 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 (生有不同上黑板画) 2.感受处于相对位置时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师:为什么都从上面进行观察, 看到的 却不一样呢? 生交流。

师小结:的确是这样。如果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测、想象、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知道了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你们的表现非常棒!下面我们用学到的观察物体的方法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回答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闭上眼睛想象各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然后在书上连一连 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教师谈话:请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看一看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3.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4、出示:

5.猜一猜(根据图形,确定物体的形状和摆放位置)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来一次智力抢答,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猜2个物体什么形状?有不同意见吗?别着急,再接着看图,谁再来说。理由呢?

6、出示:

7.出示: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总结

师:这节课上跟着老师逛商场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你们不仅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还发现了观察物体中的很多奥秘。课下你们可以自选一组物体利用我们学习的方法认真去观察,相信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张洪敏

第18篇:观察物体《教案》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33页例

1、“练一练”和第36页练习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感受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根据观察位置判别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相应面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体会一些物体的相关基本几何特征,培养观察、比较、辨认物体的能力;体会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了解实际物体不同面的几何形状,培养观察、辨别物体的兴趣,形成探究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投票箱右面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学习伙伴 ,你能认出它是谁吗? 预设:学生可能推测出是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师:这是它的右面,仅从它的右面观察,是不是不太好确定是什么物体? 1.出示投票箱上面和右面的照片。

师:现在可以看到这个物体的上面和右面,现在你能确定它是什么吗? 预设:学生可能从洞口进行猜测。 2.出示投票箱上面、右面和前面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 生:投票箱。

师:看来 ,要想对物体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不同角度多方位进行观察。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

二、观察体验,掌握方法。1.观察投票箱。 出示投票箱实物。

提问:你能区分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谁愿意来前面摸一摸,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引导:请大家先想一想,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看到的形状各是怎样的,互相之间比划比划、交流交流。

出示三个面的形状图片。

提问:这三幅图各是从投票箱哪一面看到的? 2.指导观察方法。

师:认识了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谁愿意上来观察投票箱的前面,而看不到其他面。

指名学生上来观察,师生共同调整观察姿态。

(明确各在哪个位置观察的正好是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提问:如果位置高些、偏些看到的结果会是怎样? 能说说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指出:在观察物体时,要对准要观察的一面,视线要在水平位置上,才能准确地观察这个面的形状。

三、多重观察,丰富认识。出示长方体

师:先想一想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一面。 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把长方体按90°变换位置 师:现在各个面在哪里?

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提问:为什么现在说的这三个面,不是刚才说的长方体上的同一个面呢? 你知道每次都是怎样确定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吗?说说你的认识。 指出:观察物体时,一般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前面,朝我们右边的面叫右面,朝上的面叫上面。

四、练习巩固,拓展新知。1.做“练一练”第二题。 出示第2题

同桌先说说正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再说一说长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

交流:正方体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颜色?长方体呢? 2.做练习六第1题。 出示题目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注明各是哪一面

交流:洗衣机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个图形?冰箱呢? 3.做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拿出正方体摆在课桌上,从前面观察是什么形状。 交流:观察正方体的前面,是什么图形? 看一看右面和上面,是什么形状?

追问:你发现这三个面的正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它还有哪三个面,这三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你发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大小怎样? 4.做练习六第3题。

教师 用2个小正方体横向摆出长方体,学生依照样子摆出长方体。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个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记住每次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交流:观察这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图形。这两个图形各是从哪个面看到的?

五.总结认识,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一下学习过程,你认识了哪些知识?对于观察物体,你有哪些体会?

第19篇:观察物体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第20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听音乐,做舞蹈。

(2)用左、右做游戏,如摸左耳,如听到摸左耳,学生摸右耳。 1.出示照片:人物背面,介绍给小朋友,猜猜她是谁? 录像播放(镜头由人物背面转向正面进行验证。) (1)你看到的是背面,那是怎么猜出来是谁的呢? 师:你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出张老师。 (2)你们桌面上的朋友是谁呢? 生:小熊维尼。

悄悄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你告诉它什么? 生:维尼熊,我坐在你的前面,我能看到你的眼睛。

(3)从你的这个位置上看到的维尼是什么样的?你观察到它的什么?组内互说。 课件:仔细看,大胆说。

你坐在维尼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汇报:

生:维尼熊,我坐在你的背面,看见了你的小屁股……

(4)左、右同学、前、后同学互换位置,再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坐在维尼熊的左边,看见了左眼睛、左屁股、左耳朵。

采访坐在前面和后面的同学,你现在看到的维尼熊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生1:完全不同,我坐在前面能看到动人的小眼睛,大大的圆肚皮…… 再采访坐在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生两种意见,一样或不一样。

生1:坐在右边看到右脑勺、右耳,坐在左边看到左脑勺、左耳。 师请生站在玩具的左、右两边,再观察。

生1:因为左边和右边是反义词。 生2:不一样,因为左边和右边不一样。 生3:不一样,因为左边和右边不在一边。 师:很好,把掌声送给她。 从左边看到的是?

生:左耳、左眼、左腿、左膀子。 从右边看到的是?

生:右耳、右眼、右腿、右膀子。

2.如果能从每个面看到小熊,怎样做?组内讨论。屏幕出现:怎样才能看到维尼熊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 汇报:生1:把小熊转一转。

生2:两种办法,把小熊转一转。还有一种是等我们长高,我们就能看到它的四面八方了。(师让生站在凳上看一看,只能看到熊头)

生3:四人换座位(请生演示)。

组内商量选定一种方法,然后从前、后、左、右四个面观察小熊。 汇报:你们从四个面看到的小熊一样吗? 生:不一样。 3.我是小小摄影师

(1)今天我们观察小熊也就是在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如果想让听课老师看到小熊的四个面,怎么办?(拍照片) 活动:给小熊拍照,每小组用相机拍四张照片。

(2)用电脑展示学生拍摄作品,说出分别是从哪一面拍的。 展示:左边照片,想一想小组内谁能拍到这张照片? 这组照片拍的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你们拍的是同一只小熊,为什么拍到的模样不一样? 生1:方向不同。

生2:前面有鼻子,后面没有。 生3:因为我们坐在小熊的四个面。

师:因为我们站在小熊的不同位置,所以拍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3)活动:提供四个不同位置的小熊照片,教师任选一张,请学生根据照片找到位置。 顺序:前面、左边、右边、后面。

第四张之前,学生已都站在后面。 师:为什么?(生:肯定是那张大的) 4.秋游 (1)观察汽车

课件:画面出现汽车驶到游乐园(动画演示同时,学生按老师要求伴随声音舞蹈)。 图片:三人分别站在汽车前、后、左侧观察汽车,他们看到的汽车一样吗?为什么? 生: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 请生在书上连线,课件连线核对。

(2)小明给许多同学拍了照片,他是分别从哪边拍的? 课件出现从四个角度拍到的照片,请学生说。 (3)观察茶壶

课件出现:画面1:四人分坐在壶的四个角度,下方显示茶壶的照片,请生说是谁看的? 画面2:壶的上面、下面图片,这是谁在哪面看到的?请生用壶演示怎么看到的。 5.小结:今天我们观察了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练习题.doc》
观察物体练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