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

2020-03-02 20:0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 书 启 智 ,育 人 育 心

——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盘龙区桃源小学

心理健康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小学开展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的身心能健康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盘龙区桃源小学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下面,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汇报,恳请指导。

一、建校百年,老树新生

盘龙区桃源小学是一所曾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13年,有着悠久历史。学校1990年搬迁到的穿金路席子营二区新校址,占地7304平方米,有19个教学班,43名教职员工,900多名学生。走进桃源小学,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2340平方的绿地,从春到冬四季常绿、鲜花不断;那数十米的文化长廊,彰显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齐全的教学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就学环境。学校是盘龙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点,近8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长期以来,学校以“校容美,质量高,有特色,声誉佳”及“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立足学生的发展,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动校本研训,并与周边学校加强联合,共研互促,不断增强学校发展实力。

作为一所城市发展中学校,我校教师秉承“教书启智,育人育心”的育

- 1

盘龙区桃源小学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在教师中早已达成广泛共识。早在2003年,前一任校长刘有源就已经进入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深入课堂、亲力亲为,并成为盘龙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带头人。在刘校长带领下,在区教科中心尚昆荣老师长期蹲点、指导帮助下,我校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教师们认识到自身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从而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从各学科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逐步树立起“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2008年起,我校率先在盘龙区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逐渐形成了4人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作为学校专、兼职的心理教师,为学校更好开设心理健康课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教师年青、学习力强,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研修课程,敢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分年级制定出不同的目标、教材及要求,并保证了足够的课时。2009年在区“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课堂教学团体评优活动中,我校李燕老师上的心理健康课首次亮相,并荣获区级二等奖,充分显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区的带头作用。

如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壮大,实现了师生融合、学科渗透、活动辅助等多种形式并存,除了在全校分班开展团体辅导外,还组建了师生共同参与的知心团,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课程的建设和阵地建设,开展了科研及教研活动,已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行政挂帅- 领导小组管理- 教师落实—家庭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现在,虽然学校校长换任,但新校长邓

- 3

支持与指导,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快乐家园,成为教师的研讨基地。

三、百年老校,别具匠心

百年桃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更有敢为人先的气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在秉承传统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致力于打造我校的品牌与特色。

(一) 师资强大,研究深入

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一支以校长、教导处、德育处、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了提高心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水平,学校积极给予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心理学课程研修学习。在教师们自学摸索、课堂实践、经验共享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教学研讨,打造了一支有专业理论支撑、有丰富团体辅导经验的强大师资队伍。

原任校长刘有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曾于1999年——2003年在盘龙区东华一小开展《学生、教师、家长三维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课题实验,获盘龙区科研一等奖,科研论文同时获得云南省教育科研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论文一等奖,完成了2004—2006年为期两年的由北师大发展心理教育学院与昆明市教育局、云师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参加2010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研修。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亲自担任课程的实践者,还多次组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培养出一批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学校现有的专、兼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4人,平均年龄31.5岁,学历均为本科。虽然没有心理学专业的师资,但在我校教师先普及后提高的培训过程中,边实践边学习,逐渐提升了专业能力。4位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多次承担区级研究展示课,已具备比较好的教学水平。目前已有李燕、马玲两位教师获得由北师大发展心理教育学院与昆明市教育局、云师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进修班的毕业证书。这些骨干几年来荣获多项奖励,李燕、字淑敏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录像评选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李燕老师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刘有源、字淑敏老师为云南省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研讨活动提供了展示课;连续几次的盘龙区心理健康课堂评优活动我校均有教师参加。其中,先后有李燕、字淑敏老师分别获二等奖;陶莉娜老师获昆明市心理健康课二等奖,盘龙区心理健康课堂评优一等奖。

我校积极鼓励老师认真学习钻研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深入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能理解、宽容学生在一定年龄段所难避免的过失或失误;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保证师生间感情相融,人际和谐,形成健康的心理气氛,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都树立了“及时疏导,及时沟通”的意识,尽力用“心”沟通,做一个“听话”的大人,排除学生心理阻碍。

在心理健康课堂实践活动中,我校教师逐步形成了分年级不同的辅导侧重点,减少了说教式的心育课,增加了专项活动训练,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多头并进,全面开花

- 6

握自己的心理,自觉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依然坚持在课程内容被压缩的情况下,每个年级保证每月至少一节心育课。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结合我校学生特点,逐步明确了不同年级的辅导侧重点:一年级——入学适应问题;二年级——活动中的合作问题;三年级——学习适应问题;四年级——男女生交往问题;五年级——责任意识淡漠问题;六年级——学习压力问题。并围绕这些特点开展研究,特别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针对性辅导,解决了学生的共性问题,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2、依托心智屋及“阳光俱乐部”,实现个体专项辅导。

为了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我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不仅精心构建心理辅导室“心智屋”,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灵家园;还积极创建多功能的专项训练活动室“阳光俱乐部”,给学生提供感统训练、调节心理素质的场所。

在开放心理辅导室的过程中,为了畅通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我们既有由两位心理教师组成的“心之桥”,还有由四至六年级每班推选的1-2名学生组成的“知心团”,共同提供服务。通过聊天、讨论、答疑、书信、阅读、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排除烦恼和困难,送去关心和呵护,使大家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

我校外来流动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学生的家长只能关注孩子吃饱、有衣服穿这样的基本生活问题,缺乏对孩子习惯、心理、精神层面的引导。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教师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活动,对学生进行身

- 8

理的重荷,开启童心,回归童贞的多彩梦幻。

4、落实学科渗透,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仅仅只靠

4、5节心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心理培养可以体现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并率先在品德、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实现全学科合理渗透。我们利用不同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开展自信、乐观等人格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体现了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这样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并且敢于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而且当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的时候,学生也就更愿意去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达到了共鸣和合声,虽然缺乏家长的有力配合,教学的效果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 实验项目中,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长,教师们发挥了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七项学习能力的相互渗透。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了训练注意力的方法,改变了一些影响学生的教学细节,积极推进无声课堂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011年12月1日上午我校举行了“心育启智,活力课堂”的心理健康专题教研活动,就体现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实验项目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融合。提升学能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融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形成了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本次活动展示了我校李燕老师一年级《做快乐的小学生》、字淑敏老师六年级《学会面对压力》的研究课,也展示了赵婧老师四年级语文《一路花香》的学科渗透研究课。不同课型的研

- 10

探索积极有效的班级评价体系,促进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少儿当自强”生活技能展示、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等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参加组织的各种竞赛,如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田径赛、“快乐童年”课外活动展评等培养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这些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我们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宣传橱窗、“心情大舞台”广播、校园网等渠道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访、联系卡等形式,给家长上心理辅导课,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改进育儿方法,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由于我校家长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略低,需要不断加强家长的培训,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四、创新发展,再造辉煌

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我校不断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

- 1213 -

心理健康示范校发言稿

示范校汇报校本

鸡西市示范校汇报材料

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语言文字示范校汇报材料

法制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语言示范校汇报材料

山东省示范校汇报材料

示范校创建汇报材料

语言文字示范校汇报材料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doc》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