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0-03-03 01:42: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一、“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小学生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影电视,因为这种立体与动感画面更能吸引他们,这就是直接兴趣。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之显著提高。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Ferry,Train,Plane这三个不同的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时,我就在媒体中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对象──我,班主任方老师和班中的某一位学生,我们三人因去不同远近的景点旅游,从而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的情景。一开始我用自己国庆节去北京旅游,从而谈论交通工具的方式,亲切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plane,学生不感到突兀,学起来轻松,又便于记忆。接着,电脑画面上出现了学生班主任的身影。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自然也牢牢记住了班主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train。最后出现该班的一位学生,因她要去浦东观光,因而只需乘坐ferry。随后,利用情景让学生说说去浦东还有什么交通工具,此时又及时引入诸如taxi,high way,underground等新单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有情有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Fruits一课时,根据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外出游览活动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了“In the fruit garden”(在水果园里)的教学主题,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整个授课环节──“游览水果园”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我首先出示 Fruit garden 的图片,似乎美丽的果园、美味的水果已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随之,一阵欢快的乐曲响起,学生手搭着肩,唱起了歌,“来”到了美丽的“果园”。新课前的复习单词这一环节,我巧妙安排了一张导游图,导游图上呈现着七个已学的单词的图片,这七个单词图片分别代表着七个景点。随着参观顺序的逐层展开,学生看到了7种不同的水果,并一一对这7种水果的音、形、义进行复习。同时,对于这7种水果的不同属性,如颜色,大小,酸甜等进行讨论,发展其英语使用的能力。操练过程中,我设计了看影子模仿,猜的游戏,摘果子并做统计的游戏。看影子模仿是这节课最为关键的新授阶段。教师通过四张不同的阴影,由易到难,引出并操练了本课的关键句型“Is this a/an.?Yes,it is. No,it is not.”猜的游戏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非但猜错没关系,猜对还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参与面也更广。猜的游戏也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展开,第一步为猜阴影,第二步为猜猜不清楚的图片是什么,第三步猜猜图中人物想吃的是哪一种水果,引出下一个游戏──摘果子。此时,全体学生已进入Fruit garden,摘果子的游戏是有奖励的,只有正确说出Is this a/an.?时,才能得到果子,更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又由于这一活动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所以,学生敢于开口,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了语言知识。最后,每一组成员都要完成一张水果调查表,以反映他们的“劳动所得”,接着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所得水果最多的小组,并予以奖励,将学习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

三、“有滋有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图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感觉“有滋有味”,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例如,在教授“Cro the road”这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每个小组所创造的路线可以在媒体上以箭头呈现,最后再与教材中学生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媒体呈现本校、本地区的地理情况,让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Go to the claroom”,有的“Go to the bookshop”,还有的“Go to the toilet”,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图可循,有景可入,并且他们的劳动成果在媒体上也可以及时、充分地得以体现,从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声音、动画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对于打开学生联想的闸门,启发积极的思维,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变单纯的说教为“有来有往”的互动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之认识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定稿)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刘俊霞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实施计划

寻找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切入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doc》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