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20-03-03 09:48: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己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和对其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浅析,并对当代在校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较为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 现状 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教育部发布国内第一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就业报告》中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2012年2月28日《京华时报》)。在就业上,似乎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率低于中等职业生。由于金融危机的压力,这几年就业压力虽逐年好转,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就业形势依旧相当严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4)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率远远不如中职生的就业率,这样的事实,我们有必要进行分析与探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如此严峻?

首先,这反衬出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已日渐理性化。长期以来,我国用人市场上信奉“唯学历是举”,招人只看学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更加理性的看待学历问题,用人单位也越来越认同能力。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确实真正掌握了一门技能,社会生产改造比起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实践能力,而我们大学生却脱离了这种市场需求。

其次,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

具体的实践。

再者,薪水与自己的希望值不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原因。刚踏出校门,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带着满怀欣喜和较高的期盼踏入工作,在就业压力严峻,企业挑人以及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待遇不如自己希望的值时有些人要么选择放弃,要么不付出努力,最终结果都是没有饭碗。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还有社会竞争激烈、性别歧视等原因。

三、作为大学生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此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第一,深入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这需要我们冷静来思考。

第二,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就业市场,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从而造成核心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转换角色,毕竟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享受着安逸的大学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提前走向社会,利用假期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单位实习,这样不仅能积累工作经验,更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提高自我,做到知己知彼,为找到喜欢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的角度来看,应该更加完善教育体制。比如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而不是快毕

业的时候抽出一两个月的短暂的实习。还有可以采取一些如允许学生可以跨专业学习,逐步增加一些来自一些大型企业、科研所等的导师比例等措施。

第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做最坏的打算。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①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你才会成长,才会使你的人生达到生命的制高点。

③如果已有的工作待遇不及自己的期望值时要用客观冷静的心态进行分析,看自己真实的能力与自己的期望值是否一致,如果自身能力很高,则可以不用急于一时,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不一致,就应该用虚心的态度去学习,端正态度,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傅东“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专题[A].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G].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8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透视.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心得体会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doc》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