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问题[推荐]

2020-03-02 19:25: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城镇化问题

一.城镇化含义: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二.城镇化历程:

回顾近50 年的城镇化历程, 人为“ 抑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结果使得我国城镇化在建国以后的30 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 滞后程度仍然较为严重。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 提供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确定了低价征收农产品的统派购销制度, 以确保工业能从农业吸取最大数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农业剩余; 同时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以及由此派生的住房、粮食供给、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 将农村人口禁锢于土地, 限制流动, 确保工业化的高积累。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积极有序的政策引导, 尽管对城乡分割的制度有所调整, 但由于强调农民离乡不离土, 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 客观上都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三.城镇化现状:

1.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隔离逐步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226个,城镇人口从17245万人增加到523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40.53%,不断提高。(1978年为17.92%)

2.问题:由于中国是具有显著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低下

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则在70%以上。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

(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

1979—2003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同等国家60%以。1990上的水平,还需要20多年时间。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

四.加快城镇化重要意义

(一) 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民、农村发展。

1.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整合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源、加速生产要素流转、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业内在竞争力。

2.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3.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4.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 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相关城市建设, 不仅直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 还有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住房、交通、生态环境等生活环境,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系的物质支持。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

因此,从近期来看,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

(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通过推进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产生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城镇化带来人力资本和信息知识聚集,促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降低工业化排放,实现低碳、低能耗发展。

(五)城镇化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城市服务产业也是培育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人群最重要的产业载体。

五.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思路

1.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转变。

2.进行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市(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4.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布局规律, 克服城镇规划与布局上的分散性、随意性和无序性,规划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当前特别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好、有区位优势的县城或县域首位镇,稳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防止一哄而上的小城镇化倾向。

5.进行户籍制度、城镇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加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商品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交通链”,将城镇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网络的“链结”或结合部。

6.培植农村城镇化的主体,鼓励农村“能人”、“富人”率先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让农村“精英”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动者,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地推进农村城镇化。

7.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文化”, “重局部(个人)、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不良倾向,进行小城镇管理体制的创新,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的现象。

六.经验总结

1.城镇化是市场化的结果而非政策工具

改革解放了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源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应该并且只能是营造有利于城镇化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2.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自利的企业和个人无意中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在无意中提高了城镇化的程度。政府过去做的和今后应该做的是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或者更现实一点讲,起码不要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制造障碍。

3.新型城镇化必须清除的体制之障、。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当先行一步。农村土地实现确权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行业、选择工作。城镇化的前提是什么?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户籍制度变革和建立农村制度的退出机制是农民进城的关键,地市级以下可以全部放开。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的道路上不能盲目地追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而是要把实践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地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5.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好的健康的城镇化。我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基本上是比较健康的,但是,局部也的确存在几种值得反思的属于病态城镇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如半城镇化、隐性城镇化、被城镇化、准城镇化、“贵族化”城镇化和“大跃进”城镇化等现象。城镇化需要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健康的城镇化建设须要能够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走科学、理性的道路,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应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应建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不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城镇人口数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城镇化不是城镇工地化。城镇化建设战略应是客观理性的科学,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城镇化率已被看作政绩指标之一,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城镇化高增长率的攀比现象。一提到城镇化,有些人想到的就是建几条大道,搞几项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混为一谈,片面追求建设速度,片面强调建设规模,导致一些城市改造工程不是拓宽马路,就是架立交桥。然而,城市就业难、上学难的状况却得不到根本改变。

7.城镇化应注重文化内涵。城镇化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延续城市文脉。

8.城镇化的影响分利弊两方面。利:廉价劳动力的进入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弊:外来人员的涌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治安、住宿.、地矛盾也会激化, 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北京郊区城镇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城镇化发展问题深究

城镇化与农民问题a

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问题[推荐].doc》
城镇化问题[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