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几点思考

2020-03-03 13:57: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 要】: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常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之而来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自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亟需改革与完善。只有解决了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把好幼儿园教师的入口关,进而保障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与质量。本文在阅读了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从教师资格制度、幼儿园、教育部门、家长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产生的问题,并找出了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最近,发生在浙江温岭的“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起因是幼儿园教师颜某因为“好玩”将一名儿童提着耳朵双脚离地的照片上传到了网络上,之后网友在其博客内又找到了大量的“虐童”照片,引发了全社会的一致声讨。大家在关注事件本身的时候,除了对教师道德沦陷的批判之外,不禁也要问,这样的老师是怎么进入到幼儿园里来的?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常有发生,幼儿教师掌掴儿童、幼儿教师针扎儿童、电熨斗烫儿童,一例例案例警醒我们必须改革完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以此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儿童教育的科学、顺利开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因此改革与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从入口处对教师的资格进行规范,是解决现实中诸多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概述

(一)相关概念

1.幼儿园教师:在幼教机构中,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它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与保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又叫教养员。 [1]

2.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规定了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993年《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

3.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对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是国家对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是对幼儿园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二)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的规范幼儿教师从业资格的主要的法律法规有:《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卫生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的通知》、《卫生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的通知》,概括来说,主要规范有:

1.关于幼儿教师管理的基本制度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撤销。 [4]

2.关于幼儿教师资格条件的规定:

(1)思想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2)学历条件: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3)教育教学能力条件:(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二) [1] 张建波.新《纲要》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 [2] 张斌.办园体制改革对幼儿园教师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3] 张茂聪、李拉.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 [4] 吴圣苓.《师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页

[3]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

3.关于幼儿教师从业禁止的规定:《幼儿园管理条例》第九条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卫生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的通知》第十二条(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6]

二、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对教师队伍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但是,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不完善 1.认证形式简单、内容匮乏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过程形式化严重,专业性不突出,难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做出实质性考核。科学有效的资格认定办法,有利于筛选优质教师进入学前教育行业,从而确保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但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形式简单,缺乏科学性。如,师范生主要以毕业证书认定教师资格的。这种直接认定的做法,难以对其专业素质做出实质性的考查,而非师范生的考试只是简单地测试教育理论知识,这种带有补偿性质的考试,也不能突出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特色,难以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内容笼统、宽泛,不易操作、不完整,偏重申请者学历和专业知识的考试,忽视教师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的测试,对申请者是否具有教 [5] 国务院.幼儿园管理条例[Z].1990-02-01 [6] 洪秀敏.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 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22)P:6-11 育教学的能力、对职业的专业情感、专业道德等态度、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的内容如何来认定,在教师资格条例中没有详细的规定,带来学前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能力、道德等方面的忽视。作为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专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学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特殊性源于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前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等对学龄前儿童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儿童的一生发展。(1)

2.资格考试门槛低

在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背景下,幼儿师范的培养层次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7]随着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扩招和部分省份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取消与合并,培养幼儿师范生的学历起点已经升为大专或本科。我国学前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目前仍以中专水平的幼儿师范学校作为起点,学历要求过低,这就使得人才培养从开始就表现出了滞后现象。

3.资格证书权威低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是幼儿园教师从业的最基本的条件。尽管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已实行了十多年,由于认证标准过低等原因,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从而缺乏权威性。在我国《教师资格条例》中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说明公民只要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无论所取得的类型、学科,都可以进行幼儿教师的工作。(2)在众多的幼儿园教师的招考条件中,大多数幼儿园只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提出了规定,而没有规定必须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并且,当前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通常只被作为申报幼儿园公招考试的“敲门砖”、用于应付年度检查和职称评定。这固然跟历史文化传统对幼师职业的偏见有关,但从侧面也表明了当前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实际用途少,后期管理形式化,受到了人们的质疑。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单一,重点放在了初任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认证上,主要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的准入资格。但是忽略了与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相结合的资格。因此并不能满足不同幼儿园教师的发展要求。

[7] 谭日辉.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二)幼儿园自主管理不合格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猛,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根据教育部2007年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现有幼儿园共计129086所,其中民办园77616所。而到了2009年民办幼儿园占到了全部幼儿园总数的64.6%,如此庞大数量的幼儿园,使得政府在管理过程显得捉踵见肘。(3)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更使政府管理、监督力不从心。政府监管的不利,使得幼儿园处于市场的调控之下。这导致一些民办幼儿园在招聘过程中肆意降低聘任标准,忽视聘任条件,甚至将没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的人员吸收到幼儿教师队伍中,使得幼儿教育成为了“看小孩”,幼儿教师成为了“保姆”。而同时由于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缺乏,出现了众多的“天价幼儿园”,产生了“入园难”、“入园贵”的一些列问题。幼儿教师招聘行为的混乱,导致幼儿教育质量的下降,也必然影响整个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

(三)政府对幼儿园监管不严格

由于幼儿园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对于学前教育有些主导责任不明、发展职责不清。有的地区甚至以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为借口,有意推卸责任。这些都使得学前教育发展失去了保障与支持。由于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失去基本保障,使得学前教育发展陷入困境,学前教师队伍发展进入恶性循环。在一些地区,学前教师中还存在大量的没有经过认定和考核的不合格教师在做教师工作,这必然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温岭虐童事件发生后,媒体通过调查才发现当地幼儿园教师的持证率只有40%,为弥补师资不足,当地幼儿园基本实行“先上岗、后考证”。由于我国幼儿园实行公办园为示范,民办园为主体的模式,大量的幼儿教师是由幼儿园“自主聘任”的,再加之幼儿教师队伍人员流动大、频繁,导致政府对于幼儿教师的管理力度极小。(4)部分公办幼儿园教师由于有编制,政府尚可对其进行管理。而对于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政府的管理几乎没有。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甚至连民办幼儿教师的数量、学历等基本情况都无统计与了解,政府对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十分乏力。

(四)家长参与管理意识不明确

幼儿、幼儿家长是幼儿园服务对象,也是幼儿教育的“消费者”。然而平时家长缺乏参与幼儿园事务,了解幼儿园情况的机会与方式,许多家长没有参加过一次幼儿园举办的活动,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是谁,更不清楚幼儿园教师的聘任资格和聘任方式。在温岭的虐童事件中,家长也是在媒体报导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由于家长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参与,不清楚幼儿园教师的具体情况、质量信息,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关心不够,导致幼儿园随意招聘一些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鱼目混珠”。

三、完善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资格标准

1.幼儿园教师的考试标准应该体现未来教师从业的综合能力,加强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能更准确地判断申请者能否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考试内容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幼儿园教师职业特质,体现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为主外,应增加教师准入的面试环节和心理测评环节,可以从多方面测试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美国爱达荷州(ISV)大学对教师资格准入标准的制定最具有代表性。ISV教师职业准入有严格的程序,包括申请材料的提供和准入面试。每学年,申请人在达到规定课程学习分数的基础上才有资格提交申请材料,在申请材料中不仅要提供个人传记,还要陈述教育信念,更要提交儿童案例研究分析报告。通过对每个案例的分析,申请人会针对一些问题准备书面回答。同时还要参加口头交流评估、态度评估、职业技能评估、思维能力评估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评估等方面的面试,以充分反映及考核申请者的教育实践能力。(5)教师职业测评中还要注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和师德的测试,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人格测评和能力倾向测评、价值观、道德水平等。学前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学龄前儿童,教师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能力倾向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前教育的质量。除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标准统一化,考核从业人员的幼教理论知识,考核其实践工作能力,还应建立国家统一考试与各省市考试相结合的层级化考试制度,从而保证和加强资格考试的权威性,体现其筛选功能,促进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健康发展。

2.我国应加快制定与推行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标准才能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幼儿园教师虽同为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涵的独特性,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区别于其他种类教师和保证其专业性的关键。目前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只是规定了入职条件的标准,如何将职前标准与职后标准有效衔接,根据不同阶段来细化资格标准是关键。专门的、高要求的、明确的、严格的入职标准是一个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保障,也是职业准入制度的基本要求。通过标准的确立,对从业人员进行“筛选”与“过滤”,从而保障职业队伍的高质量、专业化。同时建立幼儿教师资格定期再认证制度,督促幼儿教师不断学习与掌握最新的幼儿教育、保育知识,激励幼儿教师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6)因而通过建立专门针对幼儿教师的任职标准,突出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拒绝其他各类各级教师直接顺延到幼儿园,杜绝不满足标准的人员混入幼儿教师队伍。同时,依据我国国情和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应适当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标准和准入资格。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正在不断努力提高对幼儿教师培养的学历要求。美国、日本、丹麦、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将幼儿教师培养的最低学历层次明确规定为大学,其中包括大专和本科。从我国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的发展速度看,提高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要求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

3.我国应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在职培训制度进行衔接,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的权威性。国际上一般把教师资格证书的重新认定与教师职后培训挂钩。在美国,以学分制的形式要求促进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半数州要求每五年修满6个学分,北卡罗来纳州要求每五年修满15学分,罗德岛州要求每五年修满9个学分,然后才能更新教师资格证书(7)。如果一定期限后教师资格证书不更新,便会自动失效。学前教师的在职培训应注重教师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内容需要包括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及时更新,以最新的专业理论、教学研究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大大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资格制度与培训制度的衔接,吸收更多的有志者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拓宽优秀教师的来源,提升在职教师的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出台行业公约,规范幼儿园自主管理

由于幼儿园自我管理的不合格,必须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实行行业自律公约,加强幼儿园间的相互监督与管理,自觉规范幼儿教师的招聘行为,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8]积极规范幼儿教育行业行为,协调幼儿园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幼儿园间的公平竞争与正当利益,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出台高标准、严要求的行业公约,约束与规范每个幼儿园的行为,保证教育质量,满足教育需求,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长足发展。学前教育行业欲求发展,就需要保障其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高质量的要求。而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需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因而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促使行业内每个个体主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自觉地规范幼儿教师的招聘行为,是整个幼儿教育行业与幼儿园个体发展的前提,建立组织、出台公约、自我管理、相互监督,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实现每个个体的发展。(8)

(三)建立教师数据库,提高监管力度

教育部门应该按照“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执行,依法规范管理。还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明确职责范围,规范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教师应及时给予解聘或者重新考聘。对幼儿园教师建立统

一、明确的机构、人员对幼儿教师资格专门进行管理,经常性、周期性对幼儿园招聘行为进行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建立合格幼儿教师的数据库,通过新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入考评的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幼儿园对于其工作人员的流动情况,招聘、退出的信息及时上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行政部门通过专人、专门机构在信息全面与准确的前提下,对幼儿教师、幼儿园进行动态的监管与督导,对不达标的从业人员,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进行问责。(9)通过集中管理,动态监督确保幼儿教师的达标,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长参与管理意识

建设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组织幼儿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是一种代表着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群众组织,也是一种家园共育的形式。[9]幼儿园家长委员会通过行使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评价权与申诉权等权利来参与幼儿园的 [8] 李玉琴.中国教师资格制度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9] 倪爱链.对组建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0.4.18 管理。[10]幼儿园要充分尊重幼儿家长的“知情权”,及时、全面的幼儿家长及家长委员会提供幼儿教师的质量情况、聘任信息,以便幼儿家长做出判断与选择。通过幼儿家长会,幼儿家长就可以为其孩子选择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选择合适的幼儿园教育。(10)而且,通过幼儿家长委员会,可加强对于幼儿园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通过家长选择、市场调节的方式,促使幼儿园招聘合乎标准的幼儿教师,同时也促使幼儿教师从业人员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与资格能力,不断实现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灵.对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9,7(4) P: 115-118 [2]庞丽娟、夏靖、莎莉.立法促进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台湾地区的经验及其启示[,EJ].教师教育研究,2009(7) [3]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一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4]唐君、任平.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的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P:26—30 [5]彭世华.学前教师急需加强和完善招生计划调节.[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11) [6]李玉琴.中国教师资格制度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7]刘向军.我国学前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P:84-86 [8]童宪明.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内地的幼儿教师资格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 下半月),2011,(1) P:90-92 [9]冯晓霞,蔡迎旗.我国幼儿园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 2007, (11)P:26 - 29.[10]孙爱琴、冯晓霞.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 (6),P:8-10

[10] 陈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徐营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

新技术准入制度

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特种设备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定稿)

PICC准入制度

护士准入制度

《对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几点思考.doc》
对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几点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