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总结[推荐]

2020-03-02 21:2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将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通常称为金属液态成形铸造。

2.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形件的能力,称为冲型能力。冲型能力不足时,铸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等缺陷。

3.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截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域, 即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 4.合金的收缩概念。在合金从业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 5.收缩过程。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阶段的收缩。。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终止温度阶段的收缩。 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阶段的收缩。 6.影响收缩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逐渐结构与铸型条件。

7.定向凝固,所谓定向凝固,是指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热节处,通过增设冒口和安放冷铁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经冒口的部位后凝固。 8.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或心部拉伸,薄壁或表层受压缩。

9.砂型铸造工艺,其设计内容包括。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量等),确定型芯的数量,芯头形状及尺寸。确定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形状。

10.铸件的最小壁厚,在各种工艺条件下铸造合金能充满型腔的最小厚度称为铸件的最小壁厚。在最小壁厚和临界壁厚之间就是适宜的铸件壁厚。

11.塑性,塑性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改变自己的形状和尺寸,而各质点间的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

12.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随着金属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的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的指标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

13.锻造性能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14.锻件图是指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加工余量,锻件公差,工艺余块等所绘制的图样。 15.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焊接方法分为三类。即熔接,压焊和钎焊、

16.焊接电弧,是在具有一定电压的电极与焊件之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17.焊条有两部分组成。中间是金属丝制成的焊芯。外部包覆着一定厚度的药皮。 焊芯的作用是作为电极和填充金属。药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对焊接过程和焊缝起保护作用,以及控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

18.毛坯件是直接经过铸,锻,焊,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等方法成形后未经机械加工的坯件。 19.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有,弹性,塑性变形产生的热。 切屑与前刀面摩擦形成的热。工件与后刀面摩擦形成的热。

20.切削液作用,1.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排屑清洗作用。除锈作用。

2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刀吃量,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限制条件或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用公式计算确定切削速度。

22.车削加工的工艺范围。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

23.工艺过程由一系列工序,安装和工步组成。工序是指在同一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4.工件的定位,。加工零件时,将工件安放在机床上,使其相对于刀具有一正确位置,称为定位 。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

机械设计制造考试总结

机械设计与制造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 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复习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总结[推荐].doc》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总结[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