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2020-03-02 11:35: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古区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

工作总结

从兰州市普查办安排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通过召开基层乡镇分管农业负责人会议,印发红古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使各乡镇对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有了全面了解,从而得到了各级组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普查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近10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红古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

自兰州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安排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迅速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区长赵承顺任组长,区农牧局局长包文秦、区环保局局长胡建雄任副组长,财政、工商、统计、广电、工商、质监、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红古区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牧局副局长邴耀军担任,办公室内设督导组、普查组、数据录入组、秘书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组,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污染源的普查工作。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根据农业部和省普查办有关要求及《兰州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红古区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区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目标、普查的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步骤、普查的组织和实施、普查的经费以及各个步骤的具体工作安排等。各乡镇、街道也制定了本乡镇、街道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具体工作方案,并报区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选配人员,强化培训

为了搞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普查方案的要求进行。结合我区具体情况,从区农牧局业务骨干中选聘专业技术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9人担任普查指导员,普查指导员参加了省、市普查办组织的普查指导员培训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选聘电脑技术操作熟练、责任心强的7人担任数据录入员,并于4月份分别参加了省、2 市普查办组织的普查数据处理的业务知识培训,为数据的准确录入打好了基础。普查员从各乡镇选聘,在每个乡镇确定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技人员担任普查员,全区共选聘普查员33人。元月27—28日在区委党校举办了由乡镇分管领导、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普查员等共70多人参加的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员培训班,培训班主要围绕普查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技术路线、普查对象清查、普查表格填写等内容展开。集中培训结束后,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通过问答的方式,对每个问题逐一做出解释,经考核合格后所有普查员持证上岗。针对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于2月21日和3月18日再次举办了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员培训班,进一步强化了普查员的业务知识,增强了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市普查办大力支持红古普查工作,来红古现场指导工作10余次,提出了具体要求,解决了实际问题。区普查办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街道和村,对普查工作进行详细现场指导,先后20余次到各乡镇、街道指导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在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也保证了普查表格的规范填写。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3 为了充分调动全区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红古发展》、简报、宣传单、标语、条幅、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大意义、普查内容、普查方法等,用五个月时间在红古电视台等媒体上长期宣传农业污染源普查。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30余条、横幅21条。同时区普查办、各乡镇、街道下发农业污染源文件16个,简报25期,出黑板报18期。由于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以及基层干部和群众采取多种等形式宣传和教育,使此次普查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五)多方筹措,落实经费

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技术性强,为把这项工作按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局编制了本区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方案(具体明细:①资料费;②培训费;③差旅费;④设备购置费;⑤总结验收费用;⑥其他不可预计费用等),及时向区政府申报,区政府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纳入了2008年区财政预算,全面落实经费。由于我局积极申请市局和区政府的领导给予支持和帮助,经多方努力,使预算经费得到了落实,从而使资料费和 4 培训费、表格填写及数据录入的硬件设施的准备得到了保证。在污染源财政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我局和各乡镇在没有普查经费的情况下垫付资金租用车辆下乡,印发污染源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正常启动了普查工作。目前,省普查办已下拨农业污染源经费5万元,区政府下拨购置污染源设备经费5万元,工作经费3万元。由于资金及时到位,普查所需的设备到位及时,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广大普查员认真搞好此次普查的信心。

(六)突出重点,确保落实

1.认真搞好清查。农业污染源清查的目的是查清各乡镇辖区内全部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各乡镇种植业基本情况、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规模化农场、分散农户、养殖面积≥5亩的池塘养殖或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及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的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人等,确定是否纳入普查对象,形成污染源普查对象名录。在整个普查工作中污染源清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错漏。为了搞好清查,消除广大群众的疑虑,在清查的同时,各乡镇纷纷利用会议、广播等宣传手段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此次普查的认识有所提高,从而减小了乡镇的清查工作难度,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我区农业污染源清查工作做到了无 5 遗漏、无重复等现象发生。我们根据区统计局和各乡镇的统计资料,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细则》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走村串户进行拉网式的排查,凡是符合普查对象的进行一一登记造册,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详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全面普查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查工作结束后,通过广泛搜集信息,多方查阅资料,反复学习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资料,积极走访农资经营户,深入农资市场进行技术资料的调查摸底,编制了《红古区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手册》。根据清查结果,全区调查对象279个,其中普查乡镇7个,种植业典型农户185户,农场20个,畜禽养殖户57户,水产养殖户10户。

2.全面普查。为保证普查结果的真实可靠,入户查询当场登记是关键。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对所有抽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仔细询问有关情况,认真查对相关资料,当场登记,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调查误差。因此,不管是摸底清查还是正式的入户登记,我们的普查员都持证上岗,做到了入户查询,当场登记,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任务。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在入户调查阶段,区普查办下到各个乡镇进行巡回指导和检查,进行了现场指导,使普查员更加准确的填写表格,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普查员按照普查对象名录入户一一调查,主要采取查看证件资料、询问户 6 主了解农药、化肥、饵料使用量,查找化肥、农药、饵料等包装袋(瓶),了解化肥、农药、饵料等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然后进行详细的登记。普查指导员按照分组到各个乡镇进行巡回指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普查工作全面、顺利进行。

3.严格把好数据录入关。为了使数据录入工作与国家数据库相匹配,区政府按国家方案要求配置了专门电脑从事数据录入,从而保证了数据录入工作的硬件要求,乡镇的普查表格上交后,经过审核无问题后,共组织7名数据录入员加班加点对普查数据进行录入、比对、审核,开始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数据录入员严格按照初录、复录、审核的工作程序进行数据录入,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并于5月29日完成了数据审核、汇总,并及时上报到国家、省、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和区环保局,保质保量、准时完成了红古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4.严格执行五级审核制度。为了保障普查质量,根据市普查办的要求,我们严格执行五级审核制度,即:普查对象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机构审核、抽查审核,形成了五级审核、层层把关的工作机制。同时重点审核了数据来源可靠性,数据真实性和数据关系一致性以及表格填写的规范性,确保了红古污染源普查质量。

二、取得的经验

1、区政府领导重视。区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分管农业副区长主抓此项工作,本着节约、高效、统一的原则,农业污染源普查采取集中办公、分类普查、资源设施共享的办法,从区农牧局抽调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集中办公,设红古区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督导组、普查组、数据录入组、秘书组、后勤保障组五个组。由于领导重视,责任到人,确保了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2、将农业污染源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区政府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列入2008年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单位的目标责任管理,年底进行严格考核,做到了有安排、有落实,确保了各单位的人力、物力的配合,保证了普查质量。

3、各乡镇、街道大力支持。各乡镇、街道对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非常支持,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本乡镇、街道普查办,积极组织普查员深入农户按时普查,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普查任务。

三、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是第一次搞农 8 业污染源普查,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经验还不足,有待于提高专业知识,积累经验。二是宣传力度有待于加强。由于农民对农业污染源普查认识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大普查宣传力度,提高普查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这此会议为契机,借鉴兄弟县区的成功经验,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抓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质量核查工作细则》要求,确实做好数据核查工作。在核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重报,确保普查质量。二是搞好普查工作的档案整理工作。此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是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普查的所有资料将会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农业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将是今后开展污染源管理工作的有力依据。档案的收集要尽可能全面,不能有遗漏,不但要收集上传下达的文件资料,更要注重收集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报表、图片、音像资料等资料。三是做好验收准备。总结分析红古污染源普查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撰写高质量的总结验收报告,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污普办的验收,为今后留下宝贵的数据资料。四是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普查与常规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污染源普查工作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主动承担起为全区环保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历史责任。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某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农业污染源普查第一阶段总结

南漳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乡镇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总结

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总结

临海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红古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doc》
红古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