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模式

2020-03-03 13:06: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渭北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模式种子管理站王 荣727200 论文摘要 :玉米是渭北区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渭北区农业主导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平均单产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了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年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实践和经验,笔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如何提高玉米单产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玉米 创建 模式

渭北旱塬以传统的雨养农业县居多,属春玉米优势产业带。2008年以来,该区域开始实施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按照“上科技,提单产,抓优质,增效益”的思路,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为核心,抓典型,树样板,不断挖掘春玉米增产潜力,层层辐射,探索玉米大面积持续高产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1.渭北区玉米高产创建情况

玉米是渭北区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养殖业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要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增加总产,必须依靠科技,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2年,由省农业厅种植业科、区县市农科所、种子站及各县区农技中心骨干组成专家组,对渭北区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的宜君县进行了产量复测,对该县的57个村,1760户,2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进行了实地预测,亩产为788.6公斤,比目标产量750公斤高出38.6公斤,增产4.7%;几个千亩示范方测产面积1260亩,预测亩产861.9公斤,较目标产量800公斤提高61.9公斤,增产7.3%;几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实施测产面积436.5亩,预测亩产896.4公斤,

比目标产量850公斤提高46.4公斤,增产5.6%;百亩核心攻关田最高亩产1002公斤,从这些实际数据充分说明,渭北区的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真正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受到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极大关注。省农业厅副厅长白宜勤来检查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时,也曾对该县地膜玉米种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宜君县玉米高产创建措施得力,技术到位,测土施肥应用面积大,堪称陕西地膜玉米生产第一大县;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主任对该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县地膜玉米五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可推广借鉴。

2.措施得力,关键技术到位

2.1.做好农技指导员和示范户的选聘和创建区域的选定。

高产创建活动科技含量高,投入大,科学合理选定示范田和辐射区域是开展玉米创建活动重要基础和前提。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的选聘关系到工作的成效,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从省到市到县均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业务技术单位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攻关组,确定业务技术骨干,明确了技术人员职责,制定春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印发了技术规程。技术指导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摸底,划定区域,重点实施,从播种到施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

2.2.做好科学种植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稳定技术服务队伍,充实农技推广人员,特别加强基层农技队伍的建设;二是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的学习和培训,采取“派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会、村玉米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示范户科技意识,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组织多种形式培训,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发放给技术示范户,起到了宣传示范带动作用;四是突出关键技术指导。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指导示范施肥,穗期组织全县村两委会成员和种植大户代表观摩,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五项关键技术”的增产作用,让他们学得会,用得上,使示范区农民普遍掌握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和管理要点及关键技术。

2.3.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推动作用。要实现玉米高产,就离不开典型示范的带动。在高产创建工作中,要选择好示范村、示范片,耐心细致地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对比算帐,把传统栽培和综合技术集成进行对比,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技术指导员、村两委会、村玉米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技术指导方法,并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测土施肥、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机械播种,让农民真正看到示范点的增产效果。

2.4.选定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主推作物品种和主推技术是根本,是高产创建的重要抓手。针对目前玉米种植品种多而杂,且不少是未经过生产试验和筛选的劣质种子等问题,要主选了适应本地的耐旱、耐密、抗倒伏的紧凑型品种,作为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当家品种,发挥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综合增产优势。

2.5.突出关键技术,发挥综合技术优势。一是地膜覆盖,增温保

墒。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作用。作为雨养旱作农业县,推广地膜覆盖是解决春季干旱难抓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有利于一播全苗。二是更换品种,挖掘单产。选择了适宜本地的耐旱耐密、抗倒伏紧凑型品种,在示范片统一供种,规范种植。三是测土施肥,培肥地力。春播前,在示范村组,采土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制定配方。按照有机无机组结合的原则,由玉米种植合作社统一组织配方肥、硫酸钾和微量元素肥料,按面积分配到户,造册登记。根据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推广科学施肥分次追肥;四是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适期早播,既能充分利用土壤解冻后的有利墒情,确保一播全苗;五是统一机械播种,规范种植。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村两委会的作用,动员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并由村委会统一机械,按划定的示范区域分片机械播种。由于组织、技术、措施到位,示范村地膜玉米播种质量高,出苗齐。从2012年的春玉米高产创建实践看,高产创建这个载体深入人心,增强了各级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行项目捆绑,将玉米高产创建、玉米旱作技术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项目进行捆绑,在项目村实施,发挥了综合技术组装集成的作用,既扩大了宣传,又充分发挥行政、技术、村级合作组织作用。

2.6.抓好运行机制管理,建立技术专家组跟踪服务。县区农技专家组要根据玉米种植的各个生产环节,从播前的高层次培训到播种各环节及时派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指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确保关键技术到位,同时,在玉米生长各关键时期,组织技术干部、乡村干部、示范带动户观摩参观考察,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又锻炼了技术指导员、乡村干部、示范带动户,让他们真正看到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的增产作用,激发他们学技术,用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存在问题

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在渭北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1.长期以来,由于玉米是该区域的传统产业,一部分县、乡镇级领导重视不够,认为抓和不抓都一个样,还未上升为政府行为,使得个别县、乡镇和村组组织力度不够。

3.2.玉米虽然是该区域的农业主导产业,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区域耕地面积的80%以上,但由于没有统一播种机械,导致种植规范程度不高,有缺苗断垄情况,植株密度普遍偏低。

3.3.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尚需要完善,如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并适当增加冬田秸秆覆盖、春季宽窄行播种、夏管化学除草、秋季适时晚收等措施。

3.4.播种机械不配套,原有机械播种密度不够,改装效果不理想。应注重把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其他农业项目进行整合,发挥综合技术集成作用。

3.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还没有做到一条龙产业化服务。

3.6.财政投入资金不够,如良种、配方肥等关键技术环节资金缺乏,难以全面推广。

4.几点建议

4.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要把抓粮食生产放在首位,要把高产创建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相关资源,完善相关机制,保障措施要得力。

4.2.关键技术落实要到位.在高产创建区要大力推广以“选品种、上密度、盖地膜、配方肥”为核心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真正做到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使关键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

4.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除地膜补贴外,将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补贴结合起来,并实行重大技术补贴,市县两级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对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补贴,充分调动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

4.4.整合农技项目资源,促进高产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等农业重大项目要与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把农、科双方力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实施和科技相结合的累加效应。

4.5.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统一安排部署、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措施、统一防治病虫,使高产创建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简介 王 荣,女,38岁。大专学历,宜君县种子管理站干部,助理农艺师。 联系地址:陕西省宜君县种子管理站 邮政编码:727200 联系电话 13038501212

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制种玉米优质高产技术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材料]

兴城市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典型材料

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渭北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模式.doc》
渭北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