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2020-03-03 09:4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哈尔滨体育学院课程论文

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姓名 张璇 学号 YS201517 班级 2015级研究生1班

摘要

通过研究传统的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发现其对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结论对现今大众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推动作用,使得大家认识到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多种实施渠道的可能性。最终使得教育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得以获得新的生命与发展的契机。通过文献分析法,分别分析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的主要理论对于网络公开课的启示,得出网络公开课存在及发展的理论依据,以此得出网络公开课发展立足的方向。希望网络公开课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以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导致的部分人群无法享受教育的现实。

目录

一、引言......................................................................................4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1.1研究目的 ..................................................................................................................4 1.1.2研究意义 ..................................................................................................................4 1.2研究方法 .............................................................................................................................4

二、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4

2.1夸美纽斯的相关介绍 .........................................................................................................4 2.2“大教学论”的概述 ..........................................................................................................5

三、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5

3.1网络公开课简介 .................................................................................................................5 3.2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6

3.2.1国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 ..........................................................................................6 3.2.2国内网络公开课的发展 ..........................................................................................6

四、“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7

4.1“大教学论”中“泛智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7 4.2教学原则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7

五、结论......................................................................................8

一、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传统的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发现其对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结论对现今大众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推动作用,使得大家认识到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多种实施渠道的可能性。最终使得教育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得以获得新的生命与发展的契机。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撰写。

二、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2.1夸美纽斯的相关介绍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一生命途多舛,却不忘祖国的安危,将毕生精力投注在消除宗教压迫和教育改革的事业上。由于战争的原因,1628年,夸美纽斯逃亡到波兰的黎撒,在那里担任兄弟会的文科中学校长14年,《母育学校》和《大教学论》等著作就是在那一时期写成的。夸美纽斯生前就享有国际声誉,1641年,他应邀到伦敦,后转赴雅典,几年后又应邀到匈牙利,宣传其泛智教育,并开办了泛智学校。他的很多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流传甚广。 1 1 孙益.2012《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导读》.《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5月76页 2.2“大教学论”的概述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在《大教学论》扉页开门见山地说:“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说明,普及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题。他在书中阐述“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的思想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他认为不该在受教育方面存在着阶级、民族的区别,劳动人民群众也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一直到工匠、乡里人、脚夫”。他主张女子教育,他认为“她们具有同等敏锐的悟性和求知的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女性完全不能追求知识,也是没有任何充分理由的。”“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这些观点给那些反对女子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但是,在书中,夸美纽斯又表达出“我痛恨一个有学问的妇女。我希望我的屋子里决不要有一个知道得比一个妇人所应知道的还多的妇人。”这表现了在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中仍存在着局限性,妇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学习知识,她们只能学习一些使它们能够照料家庭,能增进丈夫与家庭福利的事情。

2三、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3.1网络公开课简介

网络公开课,是指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都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的录像,以飨全世界的求知者。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可称是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赠与。网络公开课最早起源于英国,为英国远距离教学,该方式教学可追溯至1969年英国成立的开放大学。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远距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公开课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电脑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课程。现已有22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者成为网络公开课践行者。

2 蒋宁.2014《浅析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的思想》.《才智》2014年12期129页 3.2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3.2.1国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

网络公开课最早起源于英国,为英国远距离教学,该方式教学可追溯至1969年英国成立的开放大学。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远距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公开课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电脑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课程。现已有22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者成为网络公开课践行者。

上个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将大量课程资料放在互联网上,其目的在于“期望全世界的学习者能够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与交流思想,并从中获益”。2001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MIT OpenCourseWare)计划,引发了一场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这一运动的发起者、参加者坚信:分享知识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高等教育将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而不只是面向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近10年来,以名校公开课为标志的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越来越深化与普及,并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搭载在互联网上的名校公开课不断衍生出新的教育机会和模式,催生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目前,全球已有200多所知名大学参加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在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的框架下,开放、共享了超过20种语言环境下的14000门课程。互联网时代的名校公开课,通过共享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兴趣、主动性和互动性,改善了教与学的环境、效率与效果。

33.2.2国内网络公开课的发展

国内成规模的网络公开课主要是“网易公开课”和“万门大学”

网易公开课,2010 年1 月18 日,网易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并上线1200 集全球名校公开课视频。一年后,网易开始上线中国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并通过与TED、可汗学院、Coursera 等机构合作而迅速成长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先锋。本文以网易公开课为研究对象,试图勾勒其发展路径,并以此探索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思路及未来走势。网易此举,其实本意不在于要和远程教育界一争高下,而是希望高举国外名校的金字招牌,穿上公益行 3

44 宫天然.2011《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42页

池敏.2014《从网易公开课看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青年记者》2014年第2卷21页 为的绿色外衣,在日趋同质化的门户网站的混战中,借差异化的网络视频定位,杀出一条血路,吸引年轻、有文化、有消费力的更有质量的受众群体。但换个角度看,网易公开课的推出势必将对目前尚不规范、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远程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包括对远程教育理念和现有的一些运行模式的冲击。

万门大学,万门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于2012年由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理论物理M1硕士童哲(校长)创立,致力于利用互联网“零边际成本”的力量,为社会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课程,降低中国教育的门槛, 提高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取名万门,来自英文One—man University的谐音,意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学”。“万门”又有“每个人可以通过学习给自己打开千万扇门,通过学习拥有无数种发展和可能性”之意。童哲亲自设计了万门大学的校徽,整个标志呈现盾牌状,由三条正态曲线和底部的繁体“实”字构成。三条正态曲线寓意一种理性的力量,繁体“实”字则和哈佛大学校徽上的拉丁语VERITAS(真实)意思相同。

5四、“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4.1“大教学论”中“泛智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对于智慧的理解,夸美纽斯采用了所罗门的看法,即“把所有的东西教会一切人的能力” “我们应该寻找智慧,因为智慧创造了万物,智慧教授一切。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借助科学研究接近对各种事物的普遍认识,接近‘泛智’,接近包罗万象的而且各部分协调的完全的智慧”。

如此看来我们借助“一切工具”来达到泛智就成了推行网络公开课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针对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进行课堂学习的人们以及没能进入学校的人们,网络公开课就成了他们获取知识的直接并且简单高效的方式。

4.2教学原则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夸美纽斯列举的原则多且零散,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条。

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认识的开端都来源于感官,理解力的印象是通过感觉间 5 李令群.2011《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中国远程教育》2011第1期73页 接产生的。而公开课则顺应了这一原则,它并不像传统的课程传播渠道是通过文字或图像,而是通过影像进行间接输出,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直接理解到所学内容的精髓,这些融入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像资料远比传统的文字型讲授更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亦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同样,知识的获得有赖于学习的意愿,这是不能强迫的。网络公开课拥有众多的科目门类、教师甚至语种,这就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有权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爱的科目以及老师时,平时所谓老师讲课不对胃口的理由也就没有了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和内容的需求。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这一点可能是网络公开课目前的一个很明显的短板,零散的课程视频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同时也就难以保证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是今后网络公开课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点很明显是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的网络公开课的优势之一,当无需和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同时上课的时候,就更能满足自己学习能力上的接受程度,而避免一堂课90分钟的填鸭式教育。

五、结论

总之,通过上述的撰写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届的著作经久不衰,对于现在的教育发展仍有着深刻的影响。既然网络公开课在诸多方面都符合教育界公认的理论,那么网络公开课的存在与发展就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我们可以积极地看到网络公开课辉煌的未来,以及它对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网易对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引进让我们意识到自身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的不足,促使我们寻求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新方向。因此,我国于2011年开始建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由“985”、“211”高校负责建设,并借助网易、“爱课程”网平台等实现资源共享,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前,由于起步较晚,在某些层面上与国外视频公开课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的丰富,相信我国视频公开课定会更加完善与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 6

6 王曾.陈汉平.袁晓斌.《网易公开课对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启示》.2013《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年2期148页 念和学习方式。150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之初开创了研究型大学,引领了一场全球大学教育的革命。10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引发的当前这场互联网时代的全球性开放课程共享运动,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5年,我国将启动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免费开放数以千万计的大学课程,将为所有本科专业制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研究,对于我们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7

由此可见,网络公开课的发展要在顺应中国教育资源现状的情况下,努力拓宽自身的发展之路,为满足更多人学习的需求而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7宫天然.2011《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44页 [1]孙益.2012《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导读》.《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5月76页

[2]蒋宁.2014《浅析夸美纽斯普及教育的思想》.《才智》2014年12期129页 [3]宫天然.2011《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42页

[4]池敏.2014《从网易公开课看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青年记者》2014年第2卷21页

[5]李令群.2011《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中国远程教育》2011第1期73页

[6]王曾.陈汉平.袁晓斌.2013《网易公开课对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启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年2期148页

[7]张晶晶.2014《童哲:与其证明,不如创造》.《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4年11月35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读后感

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有感(一)

夸美纽斯教学论思想简析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

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

《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doc》
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网络公开课的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