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专业指导

2020-03-03 08:06: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编

公文具有哪些特点?

1、公务性

2、规范性(体式)

3、法定性(作者

4、程序性

5、政治性

6、权威性

7、时效性 如何对公文进行分类?

1、按公文的效力分类,可分为规范性公文(法律法规)和非规范性公文两种(计划、总结)。

2、按公文的使用范围分类,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特定需要)两种。

3、按公文的性质作用分类,可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命令)、知照性公文(通告)、报情性公文(请示报告)、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等。

4、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分类,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意见)

5、按公文的收发方式分类,可分为收文、发文两种。

6、按公文的机密程度分类,可分为机密公文、普通公文两种。

7、按公文办理的时限要求分类,可分为常规公文、紧急公文两种。

8、按公文的载体分类,可分为纸质公文、电子公文两种。

行文方向有哪一些?

一般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还有一类公文,其运转与传送既可上行,又可下行,还可平行,这种行文方向可称为“通行”或“泛行”。

行文方式以及它有哪些形式18

(一)根据行文方向分,

1、逐级行文

2、多级行文

3、越级行文

4、直达行文

5、直接行文

(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

1、单独行文

2、联合行文

公文的书面格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他们各包括哪些内容?P28

公文主题的特点:

1、公文主题反映的对象是公务活动。

2、公文主题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

3、公文主题有直接的社会价值。

4、一份公文只有一个主题。

公文主题的确立。影响主题确立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有关文件精神

3、工作实践

4、领导意图

公文结构的主要内容:

1、公文的开头与结尾;

2、公文的层次与段落;

3、公文的过渡与照应。

第二编

决定P1

17、通知P1

47、报告P182,整章都要。

1、命令的特点(多选/简答):

1、强制性

2、庄严性

3、权威性

4、载体性

5、专用性。

2、命令的分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奖惩令

4、任免令

3、通告的分类:

1、政策法规性通告

2、周知性通告

4、通报的特点:

1、引导性和警戒性

2、沟通性和交流性

3、典型性和真实性

5、通报的分类: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传达性通报

4、事项性通报

6、请示的特点:

1、目的性

2、前置性

3、单一性

4、时效性

7、请示的写作格式?

8、批复的特点(批复是唯一一个完全被动性的公文):

1、发文的针对性

2、意见的决断性

3、效力的权威性

4、内容的单一性

9、批复的格式?

10、会议纪要写作格式?

11、通报与其他文种的区别:P170

“通报”这一文种在使用中容易与相关文种混淆。如同是表彰先进,有时用“命令(令)”,有时用“决定”,有时用“通报”;同是批评错误,有时用“决定”,有时用“通报”;同是需要周知的事项,有时用“公告”,有时用“通告”,有时用“通知”,有时用“通报’。因此认真辨析相关文种,对准确地选用“通报”十分重要。

关于表彰先进。“命令(令)”是嘉奖有关单位与人员,被嘉奖的单位与人员必须是在全国或在一个大的地区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一般都授予荣誉称号。“决定”是“奖惩有关单位与人员”,其中的奖励事项事迹应是比较突出的,在全国或某一地区、某一系统内具有较大影响,但不一定授予荣誉称号。而“通报”所表扬的先进则属于一般性的典型。

关于批评错误。需要使用“决定”惩戒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其错误或过失都是比较严重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教育作用,而用“通报”批评错误,其错误或事故,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发通报,主要目的是要引起警惕。如《关于XX外国语学院发生活在问题的通报》就是这类“通报”。

关于周知事项,使用“公告”的。主要是向国内外宣传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且偏重于向国外宣布,所宣布的事项,一是重要,而是法定。使用“通告”,主要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其中“周知”的对象是社会各有关方面,事项本身也是比较重要的,在全国、某地区或某一系统内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使用“通知”,是上级机关告知下级机关和人员,带有一定的指令性,周知的事项是具体的,是不可不知的,如干部任免的通知等。使用“通报”,对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重在传达,以使有关单位和群众知晓,一般不具有指令性。如1983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所发的《关于江苏省吴江县红星玻璃钢厂擅自制作和出售国徽的通报》,这既是一件批评通报,也含有重申国家规定的周知事项。

12、请示与报告的区别:P199

请示与报告在行文中常被混用,因此,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区别。一是两者的行文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机关给以直接的答复,即批复;报告则主要是下情上呈,不要求批复。即便希望上级转发的报告,也不要求上级机关予以答复,而只是请求批转有关单位知照。二是两者的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待上级予以指示或批准(即批复)后,才能按上级的要求进行工作或处理有关问题,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事前、事中、事后均可。三是两者的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性的、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则主要着眼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回复询问。了解到这些区别,就不会将“请示”与“报告”相混淆了。

13、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联系与区别:P242

会议纪要会议记录

性质公文、规范加工非公文、原始资料

形成会后综合整理随会议进程形成

文字要求精炼如实记录

使用范围大型重要会议各类会议

第三编

讲话稿的特点:

1、贴近性

2、鼓动性

3、通俗性

4、政论性

讲话稿格式包括哪些?P245

计划的格式P279

计划写作要注意什么?

总结的特点:

1、时间性

2、客观性

3、理论性

4、本体性

5、群众性

总结的写作?P298

会议纪录的特点:

1、原始性

2、凭据性

3、信息性

会议纪录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真实、清楚、完整。

启事的格式及写作:P346

第四编 公文处理

1、公文处理的程序: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多选)P356

2、公文处理的程序的特点:确定性、连续性、规范性。(多选)P357

3、行政公文处理的主要任务:拟制、传递、办理、管理。(多选)

4、传递公文的方法:一般采用外邮、内传、电传三种。(多选)

5、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和发文。收文办理一般包括传递、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发文办理一般包括拟稿、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多选)

6、公文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分发与阅读;

2、翻印与复制;

3、利用与保管;

4、清退与销毁。(多选/简答)

7、公文处理的原则:

1、执行政策;

2、实事求是;

3、集中统一;4优质精简。(了解)

8、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单选)

9、了解名词:文秘部门:通常是指在各级办公厅(室)专设的从事文件收发、传递、审核、制作等文件管理工作,也就是担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专职机构。

10、发文处理程序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 了解发文处理的各个程序。

11、拟稿的意图来自三个方面:领导交办起草、办文终结起草和议定事项起草。

12、了解合理安排层次序数。第一层“一”,第二层“

(一)”,第三次“1.”,第四层“(1)”

13、根据签发人的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可划分为正签、代签、核签和会签。(多选)

14、注发的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文件的发送范围、阅读范围,标注文件的紧急程度、保密等级,规定印刷份数、印刷和发出时限;二是明确公文的制作与发送方式;三是编制发文字号;四是进行板式设计等。(多选)

15、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多选)

15、签收要注意:一是仔细查看收文单位名称,避免外单位的信件混在其中;二是核对收文日期,特别是签收急件时,更要核实准确,以便明确责任;三是注意信件与签收编号保持一致,以便做日后查询的依据;四是签收簿或有关单据要保存好,以备查询时参考。(了解)

16、来文登记注意的事项:一是随到随登,应于收文当日进行登记,收文日期应是收到文件登记的日期,不要把公文的成文日期当成收文日期。二是要准确无误,特别要防止随意简化或省略,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公文,这一点尤为重要;三是几个部门联合发的公文,可只登记主要部门和联合发文的机关数;四是对没有标题的来文,可根据公文内容自拟标题,不应只是登记“通知”、“函”,这样日后查找困难。对标题太长的,可做摘要式登记或使用主题词。机密以上密级的公文,应注明密级,保密期可不注。

17、审核的重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先审核来文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对不应由本机关办理的公文要选出,待下一步做退办件处理;二是审核来文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如发现有越级请示、一文多事、报告中夹带请示内容的,视为违背规则之处,要予以指正;三是审核来文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这项工作是审核中的重点和难点,应十分谨慎,它要求审核者要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法规和业务素质,有一双“火眼金睛”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否则是发挥不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作用的:四是涉及其他部门和地区的事项是否经过了协商和会签,这是因为凡涉及其他部门、地区的公文必须就有关事项协商一致,才能行文;

五是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多选/了解)

16、审核的结果是将收到的公文分为两类:一类进入下一个流转程序——拟办;另一类的出路——退办。(多选)

17、公文摘编(了解基本词汇)

文摘:是公文内容的摘要,它对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公文,做了简单而精确的再表达。文摘应该准确地反映出原文的精神,部遗漏重要内容,不能做补充解释或评论

提要:是公文的内容提要,对公文内容有简要介绍和评论,作用是向读者概要提示公文内容。 综述:是针对某一问题,对一段时间内收到的有关公文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分析后编成的综合材料。

数据资料汇集: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和题目,对分散在多份公文中的有关数据资料加以汇编集合而成的系统材料。

18、拟办的内容:

1、摘写“内容提要”;

2、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也称办文预案;

3、传阅。(了解) 催办的方式:一是电话催办,二是发催办函(单、件),三是会议催办,四是上门催办

19、查办和催办的区别:(简答)

催办是对承办公文过程的监督控制,重点在于使公文“按时”完毕,查办不仅监控公文的承办过程,还要重点管公文产生实效的全部过程,按时、按质、按量地将有关事务办毕;催办是以一份公文展开活动,查办则是以一类事情展开活动。在若干份公文都反映同一类事情的情况下,查办往往针对这类情况展开活动。

20、办毕公文活动主要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归档等内容。(多选)

21、需要清退的公文包括:绝密公文,有重大错漏的公文,被命令撤销的公文,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一些未经领导本人审阅的讲话稿,其他发文机关制定需要清退的公文。(多选)

22、需要销毁的公文主要包括:所有没有留存价值的公文,没有留存必要的重份公文,不立即销毁有可能造成失密或样子损坏的公文,一般性的没有保存价值的草稿,印制公文中形成的校样、印版等。(多选)

23、立卷归档的范围:一是本机关产生、撰写的指示、决议、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二是本机关收到的重要文件、电报、内部事项、电话记录、会议纪要等;三是下级报来的请示、报告,上级对本机关工作的指示、批示、批复等;四是本机关编印的出版物、图标、账簿等;五是反映本机关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影片等声像资料。(了解)

24、一个完整的案卷提名至少应该包括三部分:责任者——内容——名称

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指导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

413联考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指导

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公文写作行文规范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公文写作指导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格式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原创)

公文写作指导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

《09年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专业指导.doc》
09年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专业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