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发展感想

2020-03-02 01:08: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园招聘感想与心得

10月13日,我校一秋季2014届毕业生就业(人才)服务校园招聘会在校体育馆举办。招聘会铺满了整个体育馆内的一楼和二楼的空间,近200家浙江省内知名的企业来到我们学校招收新人才。

对招聘会的想法:

1. 大企业小企业扎堆,大企业优势领先。进到会场,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列道,桌子后上方都悬挂着各自企业的宣传海报,各公司、企业、教育单位都亮出了自己的特色及这一次招聘会中所招聘的职位和要求。。虽然各个企业都分配到桌椅,但是大企业的优势尽显。像哇哈哈这样的大企业,招聘场地就比一般的企业要大四五倍。普通的企业一般就配备一至两张的桌子,但是哇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就拥有五张桌子,同一时间接受面试的人数是其他企业的4倍左右。在场地如此紧缺的招聘会种,场面之内,霸气十足。有些企业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门庭若市,反观旁边的用人单位却只接受了来自几个毕业生的简历,门可罗雀。

2. 人多,肩并肩,人挤人。简单地说,从第一张招聘单位的桌子,到最后一张招聘单位的桌子,都挤满了人,在各个招聘单位前排队的人是多不胜数。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外校的学生,一个个拿着自己的简历,或站在一边度量对方企业,或排起招聘队伍来,或紧张地四面张望而不知选择哪家企业。有些仔细认真的学生还会拿着自己的简历从第一家用人单位开始一个个用人单位“扫”过去,研究对方企业的招聘岗位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

3. 场面混乱,秩序不当。会场里面,由于人员极多,秩序不好控制。既有现场企业自我介绍的声音,也有毕业学生问答的声音,进去场地里面的人是越来越多,出去的人是极少的情况下,招聘现场就像一个人头大熔炉,人声鼎沸而又嘈杂。 进招聘会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大三学生,同时即将成为一名准毕业生的人,这次进入到校园招聘会长“闲逛”真让我获益匪浅。虽然现在我还没有面临就业问题,但对招聘多了解一点,未雨绸缪,无疑有益于我今后的学习,对我将来应聘也有帮助。

这次校园招聘,我真心感觉到“大学生比大白菜还便宜”。企业的需求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到场招聘人才的企业很多,但是到场去竞争毕业岗位的学子却能挤满招聘会场。

环场一周后,我发现招聘会上各用人单位所发布的岗位需求绝大部分涵盖的都是与经济,信息电子技术,机械与建筑这几大专业相关的岗位。外贸的需求量也有,但是由于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外资企业需求量还持续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但是适合日语专业学生的工作,除了选择与外贸相关的工作外,就是到留学机构中就业,可选择的范围实在有限。虽然用人单位都在海报介绍上清楚表示对应聘者的要求,但这些要求毕竟是最基本的要求,刚“过线”去应聘,多少会底气不足。对于学习外语的我来说,招聘会上外语学生不能显示出招聘优势,反而是学习经济类别和机械类别学生有更多的岗位选择。

但是学校毕竟是材纺类服装类艺术设计类专业突出的学校,所以在用人单位中,不少发现有专门提供艺术设计类的岗位和国内外服装设计合作的岗位。虽然不多,但是来校设点的都是些尖锐强劲的企业,估计进入这种企业中工作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吧。

尽管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都各有各要求,但是各大企业都有一个相似共同点,就是要求英语四级以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里,扎实地掌握基本英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也是用人企业单位对应聘者的最基本要求。

我觉得想要在招聘现场中取得先机,比其他竞争者各胜一筹,做了一个小小的个人总结:

1. 招聘会时长一天,无论是用人单位企业还是应聘者连续一天的面试,体力消耗大,

容易疲劳。一般来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应聘的大学生早上早些到招聘会场,在人流量还不多的时候了解场地,大概估摸着各种类型企业所在的位置。然后早点选定想要面试的用人单位投历,容易地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神清气爽的印象是很重要的。等到中午时分,双方都处于疲劳期,这对应聘者是很不利的。

2. 千万不要广投简历。很多应聘者在招聘会上都拿着一袋厚厚的简历,有彩色的也有

黑白的。只要发现自己所学专业能对口对方用人单位,就会过去递上自己的简历。这样做是非常的浪费时间也浪费金钱的。购物时,我们会货比三家,同样应聘时我们也要货比三家,不要盲目投历。切记:忌目光过高,到最后吃“白果”;也忌目光过低,苦了自己。

很多大学生都一心想进500强企业,银行之类的企业的职位更是供不应求。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具备超越其他人的才能,具备其他人身上所没有的亮点。另外,很多工作招聘要求专业要求方面专业不限,虽然看似门槛低,但是他们要求颇多,他们要的是更多是综合型的人才。总之看完的感受就是压力感倍增。这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真的该好好学习,人生真的不能停下奋斗的脚步,职场上每一刻都是战火轰鸣。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毕业后找一份相对稳定的月薪在四千左右的工作,现在看来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似乎也有点高了。如何才能顺利应聘,需要真才实学的。低就业,高发展。或许这样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职业。

卢韵谊

13年11月11日

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指导 感想

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指导感想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感想

就业指导课程感想

就业指导课感想

大学生就业指导感想

《就业指导发展感想.doc》
就业指导发展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