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藏总结

2020-03-02 00:13: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做茂县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茂县援藏医疗组4位医生就要结束为期两年的援藏任务,返回原岗位了。在这即将离别之际,医疗组的各位医生心中却有种种不舍。这种不舍不是因为医疗任务轻松、待遇丰厚,也不是因为茂县环境优美、生活宜居,而是因为他们与茂县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茂县援藏期间,医疗组的每位医生坚持钻研医术,医者仁心,立志做茂县人民健康的“守护者”,用精湛的医术治愈羌族百姓的病痛,用最大努力为茂县患者看好病、服好务,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勇于担当挑重担

医疗组的各位医生深深明白,到茂县来支援医疗事业不是来享清闲的,而是要勇于担当,甘于吃苦,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的。尽管任务艰难繁重,但他们毫无退缩,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挂任茂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的杨XX医生,来自万源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名外科医生,来茂县之初,便主动请缨到一线参与值班。2015年4月,他又主动提出到骨科值班。

挂任茂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的邓XX医生,来自达州市达川区中医院,是一名内科医生,除了承担医务科的日常工作外,还主动要求到内科接诊病人。2015年8月,他又主动要求参与值班。他平时失眠严重,参与值班后,失眠更甚,但他坚持初衷,继续值班。

郝XX医生来自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是一名骨伤外科医生,刚到茂县时,组织安排他到茂县中医院任院长助理。在此期间,他不仅管理骨伤康复科,还主动要求到门诊外科坐诊。2015年11月,组织安排他到茂县人民医院任院长助理,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急诊科进行锤炼。

挂任茂县疾控中心主任助理的程XX医生,来自宣汉县疾控中心,作为分管卫生科的领导,他勇于承担自己的职责,带领干部职工完成了茂县水质监测工作等任务。

积极作为促发展

医疗组的各位医生,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积极作为,努力为茂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杨XX医生根据工作实际建议茂县人民医院设立骨科专科,建议得到院领导重视,经研究论证最终被采纳,他被任命为骨科副主任,负责骨科的日常管理和医疗指导。

邓XX医生也促成了茂县人民医院设立内三科,并长期在内三科坐诊、值班,推动了新科室的规范化运行。他还利用在医务科的有利契机,在促进医疗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推动常见病的规范化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郝XX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对接诊、手术病人的病因病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茂县急救医疗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得到急诊科领导的充分肯定。

“真正的美丽源于生命里的学习、成长和热爱”,这是邓医生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各位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了解掌握疾病新的理论及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疑问时,虚心向同事和上级医师请教,在网上去查资料,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他们言传身教,通过“1+N”模式带培了多名当地医生,提升了当地医生的业务水平。

他们严格遵守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身先士卒,服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

他们协助单位优化了临床诊疗流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为单位的发展谏言献策,将内地先进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引进到内部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了茂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不惧危险为病人

做医疗工作,会承担一些风险。但医疗组的各位医生,虽然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高风险,但仍然不惧危险,勇往直前,从不退缩。

2015年清明节,杨医生放弃了回达州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值班。当天晚上,茂县下起了大雨,10点左右,“120”救护车接来了一位因塌方摔伤的藏族患者,经全面检查确诊为左腿骨折,须手术切开后进行钢板内固定。在通过“翻译”了解患者情况时,知晓该患者曾感染过梅毒。但他依然决定留下病人,冒着感染梅毒的风险,亲自为患者做手术。

2015年10月的一天,家住松坪沟乡的84岁老大爷择其板因腹痛腹泻、排尿困难入院,通过检查诊断为急性尿潴留前列腺重度增生,并发多种病症,病情相当危重。邓XX医生建议其转上级医院治疗,但其家属拒绝转院,并央求尽最大努力救治。面对这种情况,邓医生不惧风险,不怕意外,立即安排治疗。当护士说患者前列腺增生严重导尿困难时,邓医生亲自为患者导尿。十多天后,择其板大爷恢复不错,邓医生才松了一口气。出院时,老大爷的儿子给邓医生送了一瓶自己家养的蜂蜜。

一天凌晨四点,郝医生接到急诊科电话,有位病人非常严重,多发开放性骨折,脑外伤,血压不稳。他赶到医院后,确认患者病情确实严重,便立即启动转院。转运途中,患者多次血压下降,心率升高,非常危急。郝医生和护士轮流与患者喊话,要求他千万不要睡觉,并进行吸氧补液等治疗。脑外伤一旦睡着病情就会更不好,呼吸就会抑制。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运送和救治,终于到达了华西医院。很万幸患者挺过来了,郝医生才放心悬着的心。

关爱患者建深情

医患矛盾已成为当前破坏医患关系、影响医疗秩序、阻碍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毒瘤。医疗组的每位医生深刻认识到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常怀感恩之心,视病人为亲人,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调处,时时刻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他们坚信,医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是对生命的敬重,是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2015年的一天,一青年男子抱着1个小女孩闯入杨医生办公室,紧接着10余人冲进来,把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立刻疏散人群,对小女孩进行检查,发现颅脑外伤,意识不清,经头部CT检查颅内出血,病情危重,急需进行手术治疗。鉴于条件有限,他立刻启动了转院绿色通道,亲自护送孩子转院,一丝不苟地守在患者身边,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深深地感受到了同为家长的焦虑,体会到了身为医者的使命感。顺利完成转院,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但他不觉一丝辛苦。

2015年11月的一天,家住黑水县瓦钵乡61岁的大爷水生保,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糖尿病独自一人入院。邓医生心里忐忑,担心万一有啥意外病人家属找他麻烦。由于没有陪伴,水大爷的大小便常规检查标本是邓医生亲自送去检验科的,当时护士说,那么臭,医生亲自送,她是第一个看到这样的医生。通过几天的用药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但水大爷始终闷闷不乐。有一天晚上,邓医生值夜班,与大爷聊天,才知道他有两个孩子都因为意外走了。邓医生耐心开导他,渐渐的水大爷的脸上露出了笑脸,病情也逐渐好转了。出院后不久的一天,水大爷给邓医生带来了一包核桃,邓医生连忙推辞,水大爷急了,说这是他们自己家里种的,不要就是瞧不起他。之后,水大爷几次到人民医院看病,只挂邓医生的号,因为那是他最信任的医生。想到自己的付出得到患者认可,邓医生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郝医生对病人态度和蔼可亲,耐心细致询问病情,争取辅助检查有度,药品尽量优化有效,帮助减少病人的负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白溪乡有一60岁老太爷来看病,腰痛伴左下肢麻木3年,加重半月,几年前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治疗效果不好,来时要求给他复查做CT到底是啥病,为啥缓解不明显。郝医生详细给他讲解发病原因、后果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今后的锻炼方法和保护,可暂时不用做CT,毕竟很贵,费用拿来治疗一定会有效果的。用药一周后患者来复诊,说效果很好,要求继续开药。

倾情服务作奉献

各位医生刚来茂县的时候,都有太多的不习惯、不适应,但是他们摆正心态,调整情绪,坚守岗位,坚持付出。最终,他们完成了角色转变,尽快地融入了茂县,倾情服务茂县群众。

援藏两年来,医疗组的各位医生完成了大大小小的手术300余起,接诊门诊病人2000余人次,参加义诊10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没有出现重大医疗责任事故,赢得了患者的认可。郝医生为了更深入基层,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主动要求下乡参加偏远乡村巡回医疗活动。

援藏两年来,各位医生利用工作安排或休息时间参加了美食文化节、州运动会、九顶山滑雪场等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服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程XX医生全程参与了单位的应急工作、包虫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宣传、登革热监测等具体工作,参加了年茂县羌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参与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

援藏两年来,各位医生家中也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变故。2014年10月,程XX70多岁的母亲不慎在家摔断了腿,父亲哮喘发作也住进了医院,此时正值茂县疾控中心创建等级达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在家服侍了两天,含着热泪告别双亲返回茂县投入到创建工作中,为单位顺利创建“二乙”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邓医生的岳父和郝医生的岳父在援藏期间先后因病去世,他们请假回家料理后事,安抚家属,来不及抚平家人的伤痛又匆匆赶回茂县,投入到无限的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中。 援藏任务虽然快结束了,但医疗组的医生永远也忘不了这里的蓝天白云,这里的山川草木,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茂县给他们留下了温暖的回忆和感动。祝福茂县的明天更美好,纳吉纳鲁。

援藏工作阶段性总结

援藏总结. 2640字doc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工作

援藏感悟

援藏申请书

援藏志愿书

援藏工作总结

援藏诗歌

援藏工作总结

援藏为什么

《医疗援藏总结.doc》
医疗援藏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