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审计方法

2020-03-02 20:21: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审计方法

来源: 不详

当前,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屡禁不止,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而且还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使部分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掌握对其审计技巧,在审计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

一、“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十个方面。

1.截留、隐匿部分主营业务收入。如在经营中若对方不要发票或企业对个体客户的加工费收入,企业的代销收入等,没有按规定作账务处理,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另外还有开大头小尾发票,即将收款联、正联数字按实际收款数填写,而将发票存根联、记账联数字写小,这样既可以把差额纳入“小金库”,又使企业偷漏了税金。

2.截留、隐匿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如企业为外单位提供加工维修、运输、延伸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收入,由于有部分是收取现金,很容易成为被截留的对象,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3.截留、隐匿财产租赁费、承包费、赞助费等企业所得,将现金形式收取的出租包装物、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不入账,直接存入“小金库”。我们在审计中还发现:某公司利用业主的产业,在工程决算尚未完成之际,出租他人财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存入“小金库”。 4.截留、隐匿销售账外资产的收入。如有些企业以下属部门领料为名,将领取的材料计入成本费用账户,由此形成大量账外资产,然后将其卖出,获取的价款存入“小金库”。

另外还有多报委托加工材料损耗,形成账外资产;如有的企业利用材料外出加工的机会,多报材料加工损耗,将多报的材料倒卖或抵加工费,其收回的资金不入账,形成“小金库”。

5.截留、隐匿投资收益。如有些企业利用对外投资或联营的名义,转出资金、资产,然后从接受资金、资产受益方收取利息或投资收益不入账。尤其是大型知名企业利用企业商誉以其他单位联营,对所取得的收益不在财务账上反映,收益直接流入“小金库”或者在联营单位直接列支费用的做法就更具有隐藏性。如在审计某大型集团时发现该单位利用企业商誉同外商在境外设立联营公司,审计进点时该单位所列投资项目时有意不予以反映此项投资,经审计,发现其所取得的联营收益一部分直接列支集团的费用和福利性支出,还有一部分收益存入“小金库”和存放在联营单位,未纳入集团财务账上反映。

6.截留、隐匿资金占用费。如有些单位采取对外单位有偿出借资金,其出借的资金以往来款名义挂账,收取的利息未做账务处理,直接存入“小金库”。

7.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如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有意不留残值,当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账面该项固定资产金额为零,以后取得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变价收入不入账,存入“小金库”;另外废旧物资很少在账上反映,会计人员基本上是不掌握的,而且单位管理也不重视,因此,处理的收入往往不入账,存入“小金库”。

8.截留、隐匿已经核销的坏账重新收回的往来款。如在审计中发现某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己核销了对某单位的应收账款,之后该企业从欠款单位收回一部分资金,却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而是把资金存入“小金库”。

9.以各种名义虚列支出、虚增费用,套取公款。如有单位采取虚列职工人数、虚报加班工资和调出、减员不删名额等方式多分配工资费用,并按虚大数提取现金,将提取和发放差额存入“小金库”;也有单位通过虚提业务手续费等方法,将资金提取后分到内部各科室进行使用,有关支出不入财务账;更有甚者就是购买假发票虚列支出。另外我们还在审计中还发现某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勾结,由分包单位开出假工程结算单计入成本,然后将转移的资金存入“小金库”。

10.重复列支费用,转移资金进入“小金库”。如有的企业从油站购买油票或商业企业购买购物券,并同时开具发票报销,但平常用油票加油和用购物券购买办公用品时,再次开具发票,报销后资金存入“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1.对比分析法。可以根据审查企业当年耗料量,运用材料定额粗步估算销售量,并与销售账反映收入核对。也可以将企业本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销售账、原材料账中生产领料、水、电等主要成本、费用支出数额进行对比;若企业存在本年度原材料、水、电消耗定额没有增大,而消耗量比以前年度增大,账面销售量却减少;装卸工资定额没有提高,而年度装卸工资总额比以前年度增长,账上装卸销售的数量却减少等情况时则应实施全面审计,找出确凿证据,看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我局在审计某杂志社时,发现该单位杂志用纸量和印刷费用计算出印刷杂志量比该社销售账上反映的杂志发行量大很多的疑点,经过追踪审计发现该杂志社少计收入上千万元存入“小金库”的问题。

另外,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有规律的,有些收支项目存在对应关系,查账时如果能紧扣这个特点,往往可以查出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购买某空白证件500份金额5000元的原始发票,且有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但该单位账面上却没有此项收入,空白证件也没有存货,经过追踪审计发现该单位将办证收入没有纳入财务账上反映,而是存入“小金库”。

2.资产清查追踪法。审计时应查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己报废的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对,对应有残值及变价收入而账面却没有的固定资产,应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隐匿收入。其次还应对企业若干年度的各项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尤其是对长期不用或下马项目的资产、即报废资产的处理去向要进行追踪。这种审计方法对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存入“小金库”的情况尤其适用。

另外资产清查追踪法也很适用于从账外资产为线索查出“小金库”。对于发现账外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货物,若无支出凭证,则应追踪购买资产的资金,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扯出隐藏的“小金库”。

3.突击盘点法。应首先了解单位现金存放点和有可能保管“小金库”管理人员的情况,盘点时要注意对库内所有现金、支票、存折、票据及存根联等资料全部进行清点,发现问题要立即追踪审计。如对某单位财务负责人突击盘点时,发现私人存折十几本,且有些存折上金额较大,经过到相关银行查询,发现该单位公款私存的问题。

4.银行账户追踪法。审计进点前应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情况,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

注意是否存在未提供的账户,若有则应追踪到底,看是否存在账外账户的情况。

5.票据核对法。票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因此要重视检查单位收费票据;审计中应先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检查票据购买、领用、销毁、存根的保存等一系列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存根联是否完整,并运用判断或统计抽样法,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存根联,看其是否全部入账,还可以从被收费单位调查取得的收据联为证据,要求核对相应的存根联,以此为突破口,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做法。

另外票据核对法也适用于虚列支出和重复列支费用而形成“小金库”的审计,如对支出凭证中开具的金额较大的发票,同时又没有附采购清单,或者有,但采购数量与实际需用不一致的,以及没有后勤部门收货的,就应给予重视追查是否是用于购买购物券;对之后大额购物且与前面的发票开出单位是同一商户的,或者收款单位与开发票单位不一致,而报销却领取现金的,应联系上述业务综合审查,落实是否是重复列支费用,若是,则应追踪所领取现金的去向,从而查出隐藏着的“小金库”。

6.审计信息互相反馈法。也就是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应互相反馈审计情况,通过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系统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将发现查处的问题进行上下衔接,从而发现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如我们在审计某施工企业时发现该企业的总公司用三联单收据从该企业收取管理费用100万元,且该企业银行转账票据反映收款单位又是其总公司属下的服务公司;因有以上疑点我们将此信息向正在总公司审计的审计组反馈了信息,从而发现总公司账外发放补贴的问题。

7.询问检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与财会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交谈或利用审计时发现的某些尚欠证据的线索与有关人员谈话,并根据谈话得到的线索进一步追查。如上面所提到的利用商誉投资,收益不入账的问题就是这样查出的。

总之,只要研究和掌握一定的“小金库”审计方法,根据“小金库”资金形成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抓住线索一查到底,就能将各种各样的“小金库”审查出来。

小金库表现形式及审计方法[优秀]

小金库资金来源去向和清查方法浅析

小金库审计要点

小金库审计实务

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审计方法

审计流程及方法

小金库检查方法

巧辨账面现象,让“小金库”无处遁形 ——“小金库”账面表现及审计方法

结算审计步骤及方法

小金库等审计案例分析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审计方法.doc》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审计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