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

2020-03-03 00:50: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 民族教育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对照《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少数民族教育评估细则》的各项内容,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

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教育法规,建立县(市)政府依法履行少数民族教育的责任制度,优先或与当地教育同步发展。凌源市党委、政府应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列入“教育强县”发展目标之中,并有按年度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机制。凌源市教育局小教科朱玉红科长分管民族教育,凌源市教师进修学校白雪峰主任主抓教研业务培训工作,三家子中心校王志英被任命为分管民族教育副校长。

二、经费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大型设备的添置等专项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天盛号蒙小2012年建校投入50万元。少数民族学校保障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经费。中心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双语教学”上,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添置、优秀蒙生表奖上。按照少数民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事业费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三、民族特色

学校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具有少数民族教学特点。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3%。学校的民族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四、学校建设管理 我校校名“天盛号蒙古族小学”符合少数学校校名要求。我校共有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1个。1~6年级都是蒙汉混合班,学校单设蒙语教室,蒙生单独上课,最大蒙班19人。我校实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授课,但仍然使用小学六年学制。我校单设民族幼儿园,但仍然属于蒙汉混编幼儿园,在校内实行的是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没有开设蒙古课程。在布局调整时期,我校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保留下来,现在我校蒙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天盛号村、河南村、三家子村等。

五、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落实少数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要求。现有教师15人,其中蒙古族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53%。我校保证少数民族学校的领导班子要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组成的要求,校长由办学主体的蒙古族教师乌孝峰担任,大队辅员由蒙古族骨干教师乌琼担任,事务由朝阳市优秀教师蒙古族的乌殿才担任,主任由年富力强的汉族教师吴秀金担任,领导班子4人中,蒙古族占75%。我校是蒙古语、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文字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共7个教学班。班师比达到1:2.2。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教师的权益,少数民族教师在评聘教师职务、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都享受优先待遇。我校两名蒙语文教师,基本上能用蒙古语进行授课、说课、答辩等。

六、教育教学管理

我校开足开全规定课程,并保证蒙语文每周5节的课程计划。我校还保证保障少数民族学校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所有蒙古族学生都学习蒙语文。学校免费为蒙生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我校民族幼儿班未开设蒙语课程,这是由于师资不足的原故。

七、民族团结教育 我校有图书室1个,民族文字的图书、报刊和杂志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蒙生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应组织学生习练蒙古象棋这个体育项目)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历史等地方课程,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蒙生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品质的信心和决心。我校加强少数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促进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文、民族体育艺术等事业的传播和发展。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倡蒙生口语交流,倡导蒙生穿蒙古袍,鼓励学生坚持蒙古族传统习俗。我校建设学生德育活动室,积极展示民族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我校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专用教室,有蒙古族演出服装,有1件民族乐器,部分学生会演唱蒙语歌曲,部分学生会跳民族舞蹈。但音乐室设备不足,缺少蒙古舞蹈教师。我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但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缺少民族体育器材。

以上是我校对民族教育的自查自评,整体上看硬件和师资方面应由中心校、教育局、政府协助解决,软件方面可以在短期内由本校努力完善。

2013年9月20日

柏林蒙古族小学民族教育工作总结.1.12

某市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

蒙古族第二小学安全自查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少数民族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蒙古族学校自查报告

仓更中学少数民族教育学校申请报告 2

小学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小学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doc》
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