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2020-03-02 19:2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霍山开发区中心校 童德月

在寒意逼人的秋冬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师远程培训活动,与霍山百余名语文老师一起编入小语七班。两个月来,我们在指导老师刘晓梅和班主任饶玉娟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国培中去,且行且思,一路成长。

一,生活因国培更加精彩。

在十一月初参加了全国开班仪式后,我一方面与开发区中心校的学员们一起,学习了培训方案,充分了解培训个阶段的目的,任务,学习方式,制定了学校的培训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投入到小语七班的活动中去。从此,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工作之余,听讲座,记笔记,写日志,与群内群外的老师们交流……忙的不亦乐乎。

小语七班要编简报了!荣幸的是,第二期简报就是开发区主办。我与钱善义组长一起,写寄语,收资料,整理编辑,最后在祈贤兵,张圣杰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编成了一份图文精美,内容丰富的简报。

从此,我与简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踊跃投稿,与同行们交流,欣赏评价,留下真诚话语。记得欣赏第四期简报之后,我在后面写到:“我们有声有色,我们五彩缤纷;我们真诚朴实,我们简洁流畅。四期简报,精彩纷呈,才织就小语七班五彩锦缎!每期参与,每期评论,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让我们会聚在这七彩园地,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真诚,织就彩霞满天!给力,小语七班!”

班级沙龙,内容丰富,我可以发布话题,与同行们就某个话题进行探讨,我可以参与讨论别人的话题,发表建议,我可以了解班级学员学习情况,见贤思齐,我可以欣赏别人的大作,汲取精华。

有时,我从热烈中淡定下来,反思,体验,总结。我的工作室记录着我思索的的结果。不论是研修日志,资源,还是作业,都是我不断进步的见证。而在我的电脑中,还有一个以“我的工作室”命名的文件夹,除了自己的日志作业外,还有听讲座时留下的见解,与别人讨论和评价简报的言论,参加学科指导组的讨论记录,等等,都整理分类。这些我要保存下去,并不断丰富充实,这就是我成长的足迹!

参加国培,忙了,累了,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都猫在培训网上。别人去浏览新闻,去娱乐观光,去QQ农场,而我每天一打开电脑,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入国培工作室!是的,国培,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又因国培更加精彩!

二,爱乃师德之魂。

国培中我们首先学习探讨的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杨春茂等老师的精彩讲座,加深了我对“师德”的理解。我在日志《卜算子﹒咏师魂》中写道:“秋来迎新生,春去送毕业。教书育人培英才,已染双鬓白。

心系每一生,莫论优与劣。胸怀宽广一片爱,尽洒在讲台。”是的,爱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爱乃师德之魂。

小语七班的董昌萍老师有一篇日志《善待野菊花》,以野菊花喻山中纯朴,善良的孩子,让我们为师者心中一颤。王威老师在讲座中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爱是春日里的和风细雨,爱是冬日里的暖阳,走进心灵,师爱无疆。

三,点燃青春之火,铺就成长之路。 培训伊始,在开发区中心校动员会上,我就做了《登培训之舟,燃青春之火》的发言讲话。的确如此,培训,让我们几近沉寂的心又活跃起来,因为国培,让我们转变了观念,树立了信心,也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明晰的认识。

培训中,我认真听了专家们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各年级的目标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听讲座,观摩教学,实践体验,反思总结,是我对语文学科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怎么处理读写关系,等等,认识的提高,新的教学理念的树立,使我的心如“半亩方塘一鉴开”,而国培,就是为我注入“活水”的源头!

这两个月,我一边学习,一边加强实践,将国培与实践研修结合起来,不但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反思总结,还执教了五年级《黄山奇松》和六年级《草原》两节教学研讨课,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学员们评议,收获颇丰。

学习,上课,观摩,反思,让我对专业成长的理解也更加清晰起来,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勤学多思,兼收并益,不断丰富内涵,课堂上放手学生,引导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收一放之间,爱字当头,爱学生,爱职业,爱自己,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

本次国家教师远程培训活动,即将结束,但数九严寒,冷却不了我的热情,今后我将继续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学习,研讨,更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成长,让我的教师生涯更加精彩!

《草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年级学科:六年级语文

教师姓名: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童德月

题: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课《草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提高识字解词能力。

3,整体感知课文,抓住访问历程,初步感受草原之美及蒙古特色,理清文脉,生成问题。

第二课时:

1、结合具体语句,进一步感受草原之美,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展开想象,品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之意境,体会祖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3,背诵课文

一、二自然段。 【教材分析】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生动的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语言流畅,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小学五年的学习,具有相当的语文素养,特别在朗读感悟方面,能读懂一般的文章,学会在读中思考,感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在我的班级学生中,朗读能力较高,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不少,知道在读中思,在问中学,而且对于写草原的文章,特别感兴趣,课前按照导学单要求进行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教学方法】

1,读书法: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中感受草原之美。

2,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走入文本,与人们同欢共舞。

3,小组合作法;通过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评价法:通过积极地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欣赏草原美景,感受异族风情及兄弟民族之深情厚谊。

2,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之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读课文3到5遍;了解作者,感知课文,发现问题,完成导学单中的作业。

【教 学 过 程 】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学生欣赏乐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想象大草原美景。 2,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3,组织交流关于老舍等方面的资料。

(引入学习:让我们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 二,评价 预习,扫清障碍

(师:在进入草原之前我们先扫清障碍。)

1,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重点指导“涩”“迂”等字读音及“襟”“蹄”等字写法,相互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描红。 2,读句解词,理解“渲染”、“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

3,组织读课文,评价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分别请生读课文,相互评价。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让我们分组游览草原!)

1,组织小组合作,提出要求:分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什么,分几个方面写的。

2,小组合作,人人参与,读议结合(学会倾听,积极发言,学会评价)。

3,组织小组汇报,评价。板书:草原美景,主人迎客,主客同欢,蒙汉情深。

四、合作交流,生成问题。

你们在游玩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那就在小组中解决吧!

1,引导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努力解决,形成小组问题。 2,组织全班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3,汇总问题。

①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主人是怎样招待我们的?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4,布置作业。

(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草原吧!)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问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出示问题:

①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主人是怎样招待我们的?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提醒:结合具体句子理解。 小组快速选择问题,做好合作探究准备。

2,小组探究。(积极专注,灵活主动,在读中解决 3,在解决中再生成问题。 三,集体交流,品读课文。

1,组织交流问题一,引导学生欣赏草原美景。 适时评价指导。

2,交流问题二,引导大家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品味异族风情。

板书:景色美丽 情意浓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描绘了的意境。

四,感受文情,总结拓展。

1,总概全文,课文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谈体会,品读句子。

引导学生多角度拓展延伸:背课文,写出课文最后一句之意境。 2,练习背诵课文后两段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 草 原 天 可爱 明朗

景色美丽: 蒙汉情深何忍别

情意浓厚: 握手 相见 天涯碧草话斜阳

热情 款待 地 一碧千里

依依 话别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考虑到《草原》这篇课文情真景美,学生对异族风情兴趣浓厚,因此,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们充分感受草原之美。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及精美的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文境,提高兴趣。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多读,读中质疑,读中理解感悟,不但丰富了学生语感,而且理解了课文。在具体环节中,则让学生在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抓住共同问题,合作探究,再集体交流。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兴致高,学习效率不错。但是朗读指导不够,第一段未能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草原之美,对学生写的训练落实的也不到位。

培训总结:生活因国培更精彩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doc》
《草原》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