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文化建设

2020-03-04 00:24: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彰显中国茶城魅力 致力建设“文化普洱”

5月5日晚,思茅红旗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万众欢腾,普洱市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市领导沈培平、朱飞云、魏红、王正昌、伍中华、柳彬、张善强、白文彬、赵平云、高颂山、寸强、盛军、郑映德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嘉宾、当地群众等近万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宣布普洱市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幕。

市委副书记朱飞云致词,本届民族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主任、副市长寸强主持开幕式。

朱飞云在致词中说,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这既是普洱在精心打造“中国茶城大品牌”,致力建设“文化普洱”进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次集中展示和弘扬普洱民族文化的盛会。

朱飞云说,普洱的民族文化多元而厚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普洱各民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历史,孕育了原始古朴、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普洱茶文化和原生态文化。这里,有被称为“新中华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有舞剧《云海丰碑》,电影《芦笙恋歌》,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婚誓》,舞蹈《木鼓舞》、《甩发舞》、《阿米车》等等。朱飞云说,普洱处处都展示着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风采。在这片世界茶树发源地的中心地带,普洱茶的原产地、集散地、茶马古道源头的神奇土地上,全市各族人民必将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普洱茶文化和原生态文化,在成功举办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用与时俱进的语言思维,用词韵、用音符、用音乐、用舞蹈……谱写古老而年轻的民族文化,展示普洱民族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夯实普洱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鼓励和鼓舞普洱各族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朱飞云说,市委、市政府始终致力于对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提升、保护和开发,致力于民族自豪感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致力于将文化做成一个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中国茶城大品牌联动茶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促进和加快文化产业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大市的目标。

朱飞云最后说,民族文化是智慧的象征、生命的象征、和谐的象征。两年一届的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就是要突出展示“绿色普洱、生态普洱、文化普洱”的区域特色,就是要突出展示“茶林里长出的城市”的迷人风韵,就是要彰显普洱茶文化、原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富集的优势,就是要彰显普洱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开放发展的新形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普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本届艺术节邀请了越南、缅甸、老挝三国的民间艺术团参加;华东地区画报采访团记者们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国内外宾客兴高采烈地观看了大型文艺晚会《欢聚茶城》。

第二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从5月5日至9日举行,节日期间,还将举行风情展演、歌舞互动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民族传统特色美食、商务经贸等系列活动。

文化育警绽奇葩 普洱消防警营文化建设显成效

今年以来,普洱支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和部队建设形势任务要求,坚持把警营文化环境建设作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新方法、新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为官兵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活跃的警营环境。

建机制,重实效,加快建设步伐。支队党委深刻认识到,警营文化具有教育人、培养人、激励人的功能,是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此,支队将警营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建队重点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广开渠道,积极探索具有普洱特色的基层文化建设新路子,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不断加大用先进警营文化塑造人、培育人的工作力度。同时,支队专门成立了以支队长为组长的警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武警普洱市消防支队关于警营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明确了警营文化工作的组织、内容、形式和要求,科学设计切实可行的警营文化发展规划,从而使警营文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各大、中队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基层经营文化的领导,以抓好俱乐部建设为契机,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自身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推进表,进一步细化警营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升警营文化建设指导力度。

抓硬件,促建设,扮靓警营环境。支队充分认识到警营文化是一种搭建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上的与部队建设相适应的文化体现,为此,支队党委积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从官兵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打造拴心留人、和谐的警营环境。支队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五条警营文化长廊、科普教育基地,为全市消防部队建设特色的警营文化阵地树立起典范作用。目前支队机关、各基层大队警营文化长廊、文化红墙、休闲娱乐俱乐部都已成为丰富官兵知识,陶冶官兵情趣、凝聚警心的催化剂。今年来,支队还投入65万元在营区建造水景观、种植树木、添加观景石,为官兵打造了妙曼、绿色、生态式的营区。思茅区大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官兵建立休闲俱乐部,改造了学习室,增添新设备,为全体官兵工作、学习训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其他大队还利用墙面打造了以展现部队特色和地方红色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在营区醒目位置设立了警世恒言、名人格言,不但美化了营区,更为官兵们创造了一个美观、优雅、舒适、实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掘资源,创品牌,修炼部队软实力。在部队警营文化建设中,支队重点在提升部队软实力上下功夫,并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树立品牌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建立了队史馆、荣誉室、学习室、娱乐室,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同时,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官兵、教育官兵、鼓舞官兵,激发广大官兵献身消防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使警营文化成为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推动器。今年来,全市各县区消防大队加大了软件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了功能设施完善的俱乐部,改造了荣誉室,购置了一大批培养官兵兴趣爱好的乐器、音响及各种文体设施,建设了网络俱乐部、图书室等、使官兵在业余时间找到学习、娱乐的天地。

办活动,激潜力,提升官兵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好警营特色文化队伍,支队坚持在深入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优势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出了极具普洱特色的新型文化精品。今年,支队在全市开展了提升官兵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即每周一至周五早餐、午餐前由值班干部(值班员)组织进行即兴演讲,每日早餐、午餐前由一名官兵进行演讲,演讲后由值班干部(值班员)随机抽取三名官兵进行点评。通过开展该活动,不但丰富了警营文化活动,拓展消防官兵视野、知识广度及理论深度,同时还提升全市消防官兵的演讲能力、交际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激发官兵主动阅读、主动关注时事、主动关注理论前沿的学习精神。支队还开展了学唱“公安消防部队组歌”活动,并制作了《茶城消防铁军必唱歌曲》歌本下发给广大官兵,帮助官兵进行学习,以此来激励官兵斗志,陶冶官兵情操。同时,各基层单位还结合自身情况,组建了书画、摄影、曲艺、乐器等兴趣小组,组织创作、编排反应部队建设的文艺作品,还聘请专业老师来队辅导文艺课,这种“手把手”的辅导模式,充分调动起官兵参与的积极性,部队警营特色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普洱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党早在建党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从苏区开始到全国解放,文化就是除了军事战线之外众多战线中的一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文化从中国众多战线中的一条变为建党的三根柱子之一,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那以后,我们党出台了很多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直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民盟、民进的联组会上提出“八荣八耻”。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普洱建设,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明素质,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普洱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文化及文化普洱建设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产生而改变,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如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有14个世居民族、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左右;有距今3540万年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王、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和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及100多万亩现代茶园;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和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建设文化普洱,就是要结合普洱实际,把握一个体系、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建设文化桥头堡,推进“138”思路的落实。“1”就是把握一个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3”就是突出三个重点,即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8”就是实施八大工程,即文明创建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公共文化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建设文化普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二、文化普洱建设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普洱建设,最根本的是紧紧抓住文化发展这个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文化进步提升普洱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普洱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发展理念。在文化发展方向上,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发展思路上,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在文化发展目的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文化发展动力上,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在文化发展格局上,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市外资金参与文化普洱建设,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在文化发展战略上,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以民族文化、普洱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体,吸收其他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在文化发展依靠力量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普洱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的文化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普洱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必须认真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积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决定发展效果。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导致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其关键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旅游养生产业成为普洱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三)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发展的长期保障。要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是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二是完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城乡分割的市场格局。三是改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转向管文化为主,由管微观转向管宏观,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文化普洱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普洱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全面贯彻“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就是要在文化普洱建设中坚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的,认真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和“为了谁”的问题。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文化普洱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依靠力量,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根本途径,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建立健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多提供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多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事,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四、文化普洱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文化普洱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理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使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统一,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加增强。

(一)在全面发展中推进文化普洱建设。全面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种种联系,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克服片面性,坚持全面性。在文化普洱建设中坚持全面性,就是要不仅发展民族文化,还要发展普洱茶文化、生态文化;不仅发展节庆文化、工商文化,还要发展异域文化、边地文化;不仅发展机关文化、学校文化,还要发展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不仅发展城镇文化、社区文化,还要发展农村文化;不仅发展大众文化、通俗文化,还要发展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不仅发展传统文化,还要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动漫、网络等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整体实力。

(二)在协调发展中推进文化普洱建设。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经济就是血脉,政治就是骨髓,文化就是灵魂。在文化普洱建设中坚持协调性,就是要走文化与各个领域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做到文化与经济结合,使经济更有活力;做到文化与政治结合,使政治更加开明;做到文化与社会结合,使社会更加和谐;做到文化与城市结合,使城市更具品位、灵气、神韵;做到文化与农村结合,使农村更加繁荣;做到文化与旅游结合,使旅游更具魅力,从而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三)在可持续发展中推进文化普洱建设。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在文化普洱建设中坚持可持续性,就是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以主旋律为主导,把二者统一于文化普洱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立足当前抓突破,又着眼长远谋发展,切实促进文化普洱大发展大繁荣。

五、文化普洱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谋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普洱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切实贯彻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对革命老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支持和帮扶力度,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区域文化差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城乡和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二)统筹党委和政府各方力量。文化是活的生命。文化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建设文化普洱,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党政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推动文化普洱建设的整体优势。必须协调发改、财税、工商、社保等与文化普洱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切实担负起涉及文化普洱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职责,在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和保障。必须提高领导文化普洱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来谋划文化普洱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对推动生态和谐妙曼普洱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地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带。建设文化普洱,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普洱文化“走出去”与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结合起来,加强交流合作,增强普洱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界走进普洱、亲近普洱,使普洱成为向外展示中华文化、对内推介邻国文化的友好交流窗口。

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家园和精神追求。“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普洱的发展、振兴、强盛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普洱减肥茶

普洱市

普洱学习心得

普洱红烧肉

普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品味普洱陈茶

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

普洱市三五工作法

帝益普洱广告语

普洱市县域经济发展

《普洱文化建设.doc》
普洱文化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