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备考政治训练题(7)

2020-03-01 17:0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届高三备考政治训练题(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右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

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5.右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A.大力发展第

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6.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

()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相等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27.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选举习近平同志为军委副主席。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C.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

D.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8.高速铁路领先世界,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世界奇迹„„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我国铁路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其政治意义在于()

①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③增强我国铁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9.国庆60周年**广场安置了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正面刻画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②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 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0.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我们要选择完全相同的道德典范来学习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1.在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2.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33.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中,预言了火箭发射、变轨飞行等航天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人类能预言并能将幻想付诸实现说明

①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34.2010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中,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35.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

特·爱德华兹,而这距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全世界迄今也已降生大约400万名试管婴儿。在时隔这么久之后才为其颁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决定实践

C.实践具有历史性D.真理需要实践检验

二、非选择题(第36题18分,第37题34分。

36.(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

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9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9分)

37.(34分)材料一: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但是,从表现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减排远未达到要求。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这种义务,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近来纷纷宣布采取自由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材料二: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从而有利于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材料三:由气候变化引发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但中国却没有被压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推行气候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3)材料三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9分)

文科综合政治答案

36.(1)答: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3分)

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3分)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自主创业。(3分)

(2)答: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议》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变化新特点的情况下制定的。(2+1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的发展。《建议》的制定指导了经济建设的实践。(2+1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2+1分)

37.(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地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2+1分)

②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主动减排。(2+1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系列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2+1分)

④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分歧的根源。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要共同应对;同时在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存在利益冲突而分歧很大。(3+1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2+2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国发展 “低碳经济”模式,增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2+2分)

③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2分)

(3)①“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分)

②原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或答也可: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4分)

届高三政治备考方案

届高三备考作文训练题及解析

高三政治哲学训练题

高三政治认识论训练题

届高三政治复习训练16

届高三政治周训练试题

届高三政治备考计划及要求

届高三历史备考

届高三备考会

届高三备考计划

《届高三备考政治训练题(7).doc》
届高三备考政治训练题(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