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节能抽样调查报告

2020-03-01 19:01: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实习报告

1 房屋节能措施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节能的成败,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架空楼板以及外门窗。现深圳市主要采用的节能方式将难以满足节能50%的目标,但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即可节约成本,又可保障已有的建筑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1.1 屋顶部分

现深圳地区主要采用30厚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做保温隔热层,找坡层一般用陶粒混凝土。改进方法:

1、增加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隔热层的厚度,此方法最为直接且无技术风险;找坡层改用泡沫塑料混凝土等轻质混凝土代替陶粒混凝土,首先可避免用陶粒混凝土由于吸水性强,在防水层漏水后维修困难的缺点,其次又能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另外可利用回收的泡沫塑料为原料变废为宝。

2、不上人屋面可采用大陶粒块堆放,利用陶粒块吸水性高的特点,在雨天吸水,晴天蒸发降温,成为可呼吸的屋面。此方法虽然增加部分屋面荷载,但与深圳夏季雨水较多的特点密切结合,能有效降低屋面温度,在干旱季节里干燥的陶粒块本身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屋面陶粒块可回收,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1.2外门窗部分

现在一般处理方法是另不做保温层,靠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通过权衡判断计算来达标,此法难以满足节能50%的要求;有的做保温砂浆或20厚挤塑聚苯板来满足保温要求,但面层宜开裂,耐久性差。改进方法:将架空板结构楼面降低50,再在楼板上浇捣50厚加气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此方法虽然增加部分楼面荷载,但优点显著:1)即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大幅提高了建筑的隔声性能;2)减少外保温层工序,同时保证了架空板底的施工质量;3)有利于建筑的二次装修,楼板上的保温层可埋设管线,避免装修时损伤结构层。2 环保节能建材的选用

2.1 注重采用新型环保建材

环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因此,应该仔细地选择和恰当地运用环保型建材,将建筑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使用那些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材料,溶剂型油漆、化纤毛毯、复合木板和其他建筑产品都可能在空气里释放出甲醛 - 1 -

等挥发性的有机混合物(VOC),这些化学制品不仅影响建筑工人和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同时,也会增加环境中的粉尘和有机物污染。

2.2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环保意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环保建材知识的教育,使全民树立起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要严格选材。首先,要看装饰材料是否是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然后,要看产品检测报告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体释放量是否合乎标准。要在装修后找有资质、正规的室内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检测,听取专家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入住时间。如果在入住后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身体,并请检测部门来检测,及时清除致病的污染源。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3 绿色建筑节能建议

3.1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社会宣传,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制。依托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发展中心、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大专院校等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校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这样结合各方面的努力是节能建筑更加实用和实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

3.2 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节能监管。重视将建筑节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监理、质监、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对建筑节能全过程实行闭合跟踪管理,注重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的全过程控制。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为节能建筑的普及负责。

3.3 要加快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广,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3.4 建筑节能设计非常重要,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5 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4 结束语

绿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

东莞市民用建筑节能抽样调查报告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团员自我评议抽样调查报告

农业局种粮大户抽样调查报告

在校生就业工作抽样调查报告

建筑节能社会时间调查报告

2002年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报告

2002年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报告

某年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报告

长春市桂林路咖啡馆抽样调查报告

《深圳建筑节能抽样调查报告.doc》
深圳建筑节能抽样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