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终稿

2020-03-03 12:55: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09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姓 名: XXX 学 号:XXX 性 别:男 专 业: 工商管理 批 次:0909专升本 电子邮箱:XXX 联系方式:XXX 学习中心:昌平区南口南大街21号 指导教师:XXX

2011年09月19日

- i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9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3.2.5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统一 ................................9 3.2.6吸收性与排他性的统一 ................................9 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分析及理解 ...............................10

4.1使命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10 4.2愿景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是由多个目标形成的 ................10 4.3价值观是企业判断决策的依据 ...........................11 第五章 苏宁电器企业文化发展经验的有益启示 ...................12

5.1企业经营要坚持以人为本 .....................12 5.1.1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12 5.1.2以人为本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12 5.1.3以人为本构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3 5.2企业经营要实行战略管理 .....................14 5.3始终坚持执着拼搏的精神 .....................14 第六章 总 结 ...........................................16 第七章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 iv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第二章 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2.1企业文化的内涵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

【1】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

【2】 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2.2企业文化的内容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2.2.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2.2.2价值观念

-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2.2.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2.2.5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2.2.6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

- 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第三章 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以及意义

3.1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

文化绝对不是个好东西,当文化繁荣的时候,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要出问题,因为太多的人被不同的文化思想所分割,这些思想改变了人们的做事情的思维习惯,文化反而变成了企业发展中的一种严重的障碍、一种累赘、一种使企业前进失去平衡的破坏力。

在过去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现在看来,企业文化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垃圾堆。有众多的企业,在设计企业文化宣言的时候,什么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等等开列了几十条的口号宣言,这些内容只能变成文字垃圾,不要说企业的员工们记往两三条就不错了,恐怕主管企业文化工作的领导者本人,背也背不下来,根本想不起自己曾经写过些什么,当企业文化演变成一种口号的时候,它已经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了。如果没有清晰的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最好不要搞,否则只是白白浪费精力,因为你根本没有搞清楚如何从企业上下提炼出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原本就是一种对抗,由于今时今日,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并不乐观,人们的意识被金钱观、权势观等不良社会文化倾向所改变,人们已经被金钱吹昏了头脑,盲目地把争权夺利做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变成异常困难,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来制衡落后的思想,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钳制落后的文化,必须用先进的管理来消灭落后的管理,必须用先进的观念来击垮落后的观念。因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真实把握的基础上,清楚中国社会文化的问题发生在哪里,员工的思想问题点都发生在哪里,企业进入市场的落脚点应该布局在哪里,据此才能够设计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落后的产物。最早的企业文化理论,来自于日本,但当时的日本在1950年至1980年之间,经历了两度

- 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3.2.2观念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观念、一种认识、一种群体意识。但是,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任何认识都以客观的具体事务为其实在的内容。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但它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被人所充分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也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待企业文化,它是观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了解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对于克服企业文化建设中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或束之高阁、只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3.2.3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所反映的基本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往往是概念性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内涵清晰而目标“模糊”。它不像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标准、规章制度、管理规范那样明确具体,它只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思想,一种价值判断,一种行为规则。它不会告诉人么你每个问题用什么具体方式和具体方法去处理,它只会告诉人们应该根据什么样的思想和标准去处理每个具体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性的概念。但是,企业文化又是具体的,它是由各种具体言行都在不同的角度具体体现着企业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微妙的、暗示性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为人们提供者行为动力。

3.2.4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文化,它反映着企业的经济伦理、经营价值观和目标追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经济属性是由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

- 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分析及理解

4.1使命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为什么如此短,因为没有找到企业存在的理由。1975年,微软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随时随地帮助人们自由地交流。韩国三星提出“事业报国”,海尔提出“创造世界名牌”。企业的使命从市场及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是企业使命的基础。赢利不是企业的终极追求目标。赢利是企业的基础需求,就好比人呼吸一样重要。但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呼吸,还应该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如果一味的追求赢利,便会动摇企业生存的基础。 使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是在更广大的领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让使命来拯救我们散乱的能量,使我们有一种为他人工作的神圣感。我们都是普通人,一旦我们的命运与一个伟大的使命联系起来,我们便可以创造出历史的辉煌。许多企业没有思考为什么要办企业,这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2愿景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是由多个目标形成的

微软的愿景是每一家、每一张桌子都有一台电脑。这一愿景当初提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持怀疑态度。愿景愈大,带来的冲突愈大。因为大部分人看见了才相信,只有少部分人没有看见就相信。现在微软的梦想基本实现,人们才相信其愿景的威力。 愿景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凝聚人才,创造一个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的沟通平台,从而产生了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相结合的契机。企业不再是由一群普通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共同理想、共同使命的生命联合体。每一个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而是为了共同目标进行创新学习的开拓者。共同的愿景从DNA的角度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组织就如原子弹爆发一样,释放出每一个人的巨大潜力。同样是碳元素,结构的不

- 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第五章 苏宁电器企业文化发展经验的有益启示

5.1企业经营要坚持以人为本

5.1.1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劳动中体力的成份逐渐减少,智力成份不断增加,人的因素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对于作为知识载体及其运作主体的人以及人群的重视,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站在了与国际大企业同等竞争的平台上,使企业经营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构成了企业的风险,而决定竞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才。现代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使企业长盛不衰。

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的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因此,企业要想赢得人才的认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摆正自我与人才的位置关系。平等的合作关系必须时时体现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舞台空间。这就要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在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到体察入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并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的使命感,从而真正塑造出忠诚于企业的人才来。

5.1.2以人为本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国内不少新锐企业的衰退,一个原因就是壮大之后在内部管理上的落伍造成人员流动的混乱,正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

- 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不断升级换代,逐步走向更高的层次。

5.2企业经营要实行战略管理

战略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经营方向描绘了一幅蓝图,因而必须具有前瞻性,必须用于指导企业的业务经营,而不应是业务经营的附属品。

战略作为一种规划具有很强的策略性,它的目的在于赢得相对竞争对手的持续优势。而且,战略还应成为一种将企业各事业部门、各职能部门、不同管理人员、不同员工的决策和行动统一为一种覆盖全企业协调一致的决策和行动的策略方法。在战略框架下,企业内跨部门分散的行动将形成一个以统一的目标和策略为中心的整体,个人的努力也将被汇聚成方向一致的团队力量。

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仅仅拥有完美的策略规划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战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确保在战略的指引下,自始至终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同样至关重要。

企业战略的特点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动态性、指导性、风险性、创新性和相对稳定性。

企业战略可作为决策的支持;可作为协调和沟通的载体;可强化企业经营的目标性;可强化塑造自我的主动性;有利于创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可推动企业领导和员工树立新的经营观念;可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战略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走向兴盛的生命力。

5.3始终坚持执着拼搏的精神

执着是一种精神,也是从事一件事物付出努力、坚持不懈的过程,它也是一种品格!考验的耐力,是做做事都不可缺的一种坚忍不拔。执着是一种生态度的折射,它挑战自我,不服输。一个企业的员工、一个企业需要执着的精神,执着的的去追求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

拼搏是一种风格,它像一张鼓风的帆,即使是最后一刻,船可以沉没,帆却不可以停止选择风向;拼搏也是一种气质,它就是一段传奇,那样突兀地显在满目锦绣中,硬生生扎出一抹鲜红,敢于拼搏的

- 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第六章 总 结

企业文化的优劣对于一个企业的成败可谓至关重要。企业文化会自然而然地影响人的思路,员工也希望在优秀的文化中、在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企业中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有了统一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将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齐心协力地将事情做好。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关键在于推广和落实。因此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全员参与,密切配合,确保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

总之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 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0809批次专升本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管理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 [2] 格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等,《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 戈登·沃克,《现代竞争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4] 水越丰,崔永成,《BCG战略思想:竞争优势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

[5] 迈克尔·波特,刘宁,李明轩等,《管理学》,中信出版社,2009年7月,36-42页.

[6] 刘光明 《企业文化世界世界名著解读》[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7] 刘光明 企业文化[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年7月 [8] (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9] 孙明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2006年9月.

[10] 黄凌,《中国投资银行业竞争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

- 18 -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提纲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优秀)

浅谈传承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论文

论文终稿

论文终稿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终稿.doc》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终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