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

2020-03-01 16:1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组李剑

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

(二)”。接下来,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根据课标对学段的划分,五年级属于第二个学段,而“图形的面积

(二)”又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结合对课标的研读,下面我就阐述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段目标。

一、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之学段目标】

1、知识技能: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用列表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2、数学思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问题解决: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具有好奇心能主动质疑、主动参与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 【课程目标之课程内容】空间与图形

(二)包括组合图形的面积,探索活动,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等内容。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估计不规则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明确鸡兔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列式解答。

4、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能与他人合作探索出图形的面积计算。

(3)有敢于质疑的意识,愿意与伙伴讨论数学问题,对于发现的错误能进行及时的改正。

(二)子目标:

1、组合图形的面积

(1)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

(1)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明确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列式解答。

(2)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点阵中的规律

(1)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 (2)学会分析数之间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所缺的数。

(3)能正确地观察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所缺的图形。 (4)在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剖析

第一、二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

1、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教学难点:

能根据各组组合图形的条件,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

3、教学策略:

(1). 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2). 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用到了分割法和添补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

三、四课时: 成长的脚印

1、教学重点: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

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3、教学策略

本探索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呈现了小华出生时与2岁时两个不同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第三部分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估计自己的脚印面积。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按照教材前后呈现的内容,先讨论估计小华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然后采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一格的可以按半格来数)来验证前面的估计值。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可以回家完成。 第

五、六课时:鸡兔同笼

1、教学重点:明确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列式解答。

3、教学策略:

教材中呈现了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想出其它的方法,但并不要求全班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只要学生都能掌握书本的列表法就行了

二、说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也考虑到对数学素养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时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教材之编写特点】 A、直观性强易于理解。 B、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教材之单元内容结构】

下来我再说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内容有4个, “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

A、组合图形的面积要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B、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C、会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D,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材之单元知识联系】 (出示幻灯片)

依据课标、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下面我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来研说。

三、说建议: 【建议之教学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探究”者,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是起一个“主导引领”的作用,根据我校实施的“乐学课堂”教学模式,我就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说教学建议。

对教师来说,要求教师要深入的研读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深入的研读教材。 在探索中提炼方法;在扶放中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当发现这个规律是错误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在有扶有放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知识,在阐述中理解知识,在归类比较中强化知识。

【建议之评价建议】

1、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形式,主要以书面的习题为主(幻灯片)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口头评价(表扬语),也可以用星奖励评价,(小红花、星 进步)既可以是师生互评,也可以是生生互评。(学生作品) 也可以是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评价。

3、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本单元探索活动比较多,可以通过教学观察等手段,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否经由观察、思考发现某类数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否运用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建议之资源开发和利用】

1、生活资源

2、教材资源

数学教科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师用书主要是为了加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提高教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

学生辅助书主要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拓数学视野。

我们不仅要用好文本资源,有时还可以大胆的进行合理的资源重组。

3、网络资源

通过网络资源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和课件。

4、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错误的资源,教师没有预设到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这些资源都会成为课堂中的一大亮点,让教学更有效。 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远比解答一个问题的价值更为重要。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程的脉搏,才能有效实现教学地“再创造”,达到高效!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doc》
说课标说教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