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

2020-03-01 16:18: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

数学思考: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认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及镜面对称现象,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

1、“数与代数”主要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包括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1

3、“统计与概率”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实践与综合应用”这部分内容教材设计了“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及数学广角,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所交流的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的,将帮助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镜面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方面:教材特色

教材编写特点:

1、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与素材。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因此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

2、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

如教材在介绍镜面对称之后,安排了探索对称现象的简单特征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编写体例:

教材在编排上,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对称”时,教材先从实物图引入,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提供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单元内容结构:

2 第五单元的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1、知识的横向整合

这部分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教材中先安排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之后引出有的物体还存在一种现象——对称,在学习对称的基础上引出镜面对称,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知识的纵向整合

本单元是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图形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也将为以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三年级下册《面积》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由表面到本质,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链,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了很多。 第三方面: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结合实际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恐龙玩具情境图,说说从前面、后面、侧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观察蝴蝶、蜻蜓、树叶实物图,发现了什么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让学生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使学生充分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征。

3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镜面对称后,做一做又提供了照镜子时出现的两种常见情况,让学生先想象再实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家照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怎样刷牙,怎样吃饭等等。这样将知识顺利地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 评价建议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能促使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情感互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得出结论和大胆发言”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师评。每周统计一次,做好记录,期末总评,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写一些激励赏识性的评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每次批到你的作业,都会觉得你的字在进步;对于在学习上不太努力的孩子,我会对她说:假如你在学习上像喜欢舞蹈一样,你的学习成绩肯定是最棒的,因为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样的评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足中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3、应用能力

4 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如督促聪明但懒惰的孩子:如果你能战胜惰性,你肯定是最棒的!鼓励思考的孩子:你的办法真好、真多,老师也要向你学习哦!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进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于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知识。

总之,教学中,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公共场所等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但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doc》
说课标说教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