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2020-04-18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实验初中

柴彩红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涉及面是科学探究,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说课标

一、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体的目标有十个,我就不一一陈述。在此我主要想探讨的是语文素养。因为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周庆元教授谈及“语文素养”,他是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文化常识、情意人格。 钱梦龙先生言:语文素质就是语文的素质。在渭南市组织的2012年阳光师训的讲座中,是把语文素养从以下七个方面定位的:

1.语文知识及应用。

知识不等于素质,但却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因此说语文知识及应用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指标。

2.语文能力及格调。

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语文能力,可以看作是语文素养的“窗口”。 只有把能力同格调揉在一起,才能促使并涵养语文素养日渐长进。提高语文能力及格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3.语文思维及个性。

语文素养同语文思维密切相关。语文学科在培养人的整体素养方面得天独厚,语文思维及个性在语文素养的整体建构中,不容轻视,不可低估。

4.学用语文的方法及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5.对母语的情感和态度。

语文是民族的根。语文素养不是纯技能的,这里有学用母语焕发出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有爱国情感、志向、抱负等。一句话,对母语的情感态度是语文素养的脊梁。

6.文学鉴赏的情趣与品位。

高尚情操品位直接关乎文学鉴赏效果,而鉴赏过程又能在内心深处引发潜移默化,进而在丰富精神世界、陶冶崇高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升生命品位中,促使语文素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7.文化视野与积淀。

文化指的是人们长期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把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内心,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才能促使语文素养在不断进入新层面的努力中,通体显得熠熠生辉。 内容标准

七年级上册从属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这个学段把教学内容分成五大部分,课标对这五部分提出明确的要求。结合学段目标可以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定位。具体目标要求是: 识字与写字要达到:规范书写,提高速度,

阅读需要达到:1.正确流利的朗读2..默读,有一定速度3.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写作需要达到:1.正确使用标点 2.写出真情实感 3.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口语交际需要达到:1.用语文明得体2.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综合性学习需要达到:1.合作探究 2.搜集资料,自我展示

二、说教材 教材的编排特点 第一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主题)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

三、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生阅读的自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创新精神。

第四、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四部分构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

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既有科学诗《化石吟》,又有散文,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还有记叙文《月亮上的足迹》和文言文《〈山市》。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

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计划8篇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

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的奥秘等等。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1显作用。

2.3.

4趣·让学生“乐”学语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评价建议

,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面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库。

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养。

推荐第2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数学广角》演讲稿 ----- 人教版第12册

《数学广角》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是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甲乙“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的理论本身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能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数学广角》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让学生将具体问题“数学化”,从纷繁的观察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教学模型。

本单元教学主题《数学广角》包括

1、把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

2、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编写意图:教材借助把4支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学生在操作食物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支铅笔,从而产生疑问,激起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在这里“4支铅笔”就是“4个要分放的物体”,“3个文具盒”就是“3个抽屉”,这个问题用“抽屉问题”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把4个物体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物体。 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并理解抽屉原理。难点:理解抽屉原理中“总有”“至少”的含义。课时安排:3课时。编排体例: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会用反证法对“抽屉原理”进行证明,如:70页的做一做。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应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有事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教学流程:

(一)有趣数字,游戏导入

游戏:让学生任意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十一位数,体验肯定至少有两个数位上的数字是重复的。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兴趣,趁机抓住他们认知上的求知欲,作为新课的切入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发现问题,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或囫囵吞枣,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四人一组,由组长将四本课本分到其余三个人手中。要求:是每个人手中的课本尽可能的少。

【设计意图:抽屉原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学生经历了思考分析之后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分法,同时初步在头脑中形成“总有”和“至少”的含义。由于所有组所得答案一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由此激起了学生更近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探究新知,总结原理

1.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组都是总有一个同学手中至少有2本课本呢?现在我们就来重新研究。

2.通过例1,让学生重新分组论证,并记录下论证过程。3.学生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学情预设】: 第一种:列举法

学生列举各种不同的方法。(共有4种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文具盒中至少放2枝铅笔。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2枝铅笔。

第二种:假设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可以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铅笔,3个文具盒里就放了3枝铅笔。还剩下1枝铅笔,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2枝铅笔了。

第三种:数的分解法

将4枝铅笔分到3个文具盒中,实质是将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2的。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4.揭示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会怎么样?你还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吗?说明理由。把6枝铅笔放进5个文具盒呢?把7枝铅笔放进6个文具盒呢?把10枝铅笔放进9个文具盒呢?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文具盒呢?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优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并总结归纳出原理】

(四)解决问题,游戏深化

此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课的开始是游戏导入,要让学生没有遗憾的离开课堂,所以我在解决了开始的写数游戏后,设计了几个需要应用“抽屉原理”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使学生对抽屉原理的应用更加灵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广角》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第3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洪山口九年一贯制的教师霍文军,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对于本单元,我打算从以下三大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我谈两个方面)

1、课程总目标。

2、学段目标。

二、说教材(我主要谈四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特点。

2、教材的编排体例。

3、教材的内容结构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我主要谈三个方面)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说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说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下面我将通过对本单元新旧内容标准的对比,分析本单元内容标准的变化以及我对这些变化的解读。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层次要求明显提高,由识记层次提高到理解层次,内容标准更加细化、具体。内容标准的变化增强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历史课程编写者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1.本册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的特点。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说教材的编排体例

全书分成8个单元27课(其中4个活动课)。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编写说明、目录、正文、附录、后记。单元的结构又分成了单元页,正课,活动课。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宋体字、副文楷体字、文献资料等。

(3)、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早期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从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经济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两个方面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到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围绕着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意义等方面的讲述的。工业革命则是围绕着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经过、重大影响三个方面讲述的。

(4)、说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单元横向整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确立、发展、演变的过程。本单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和确立期,在整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纵向整合为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文化包括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政治包括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三次工业革命。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1.教师要根据本单元的特点,以资本主义发展为基本线索理出历史知识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总结人类社会向近代迈进的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解决历史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循循善诱,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自己搜集历史资料,亲身去探询历史的奥秘

3.采用高效课堂模式。在具体实施上分为预习课和新授课,预习课采用微课结合预习案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自己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新授课主要采用学案结合高效课堂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 (2)、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评价建议我总结为两点:第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第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如历史教科书、预习案、导学案等。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预习案和导学案是指导课堂教学的“航向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是利用物件,如图表、多媒体等,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倾听历史的声音。身临其境、体验历史。第三是利用网络资源。从中获取大量历史信息。从我校实际出发,可以充分利用第二教育网、一师一优课等。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希望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推荐第4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洪山口九年一贯制的教师霍文军,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对于本单元,我打算从以下三大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我谈两个方面)

1、课程总目标。

2、学段目标

二、说教材(我主要谈四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特点。

2、教材的编排体例。

3、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4、教材的内容结构

三、说建议(我主要谈三个方面)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1、说总目标

通过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说学段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

(2)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下面我将通过对本单元新旧内容标准的对比,分析本单元内容标准的变化以及我对这些变化的解读。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层次要求明显提高,由识记层次提高到理解层次,内容标准更加细化、具体。内容标准的变化增强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至于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由于学生已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所以评价人物已水到渠成,因此新课标删去了这部分内容。可见,课程编写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建设美丽中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历史课程编写者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精神。

二、说教材

1、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1)本册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的特点。(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说教材的编排体例:

全书分成8个单元27课(其中4个活动课)。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编写说明、目录、正文、附录、后记。单元的结构又分成了单元页,正课,活动课。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宋体字、副文楷体字、文献资料等。

2、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推荐第5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漠河县古莲幼儿园的教师我叫梅琳,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的比赛,接下来我要说的教材是黑龙江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小班的“幼儿园主题活动”。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言说,说课标包括:

“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内容标准”

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五大领域分别是:(1)健康、(2)语言、(3)社会、(4)科学、(5)艺术五个领域。

内容标准:教材的主要方式编制课程,同时辅之以数学、音乐、美术、运动等几个方面的单科内容,既保持主题课程的长处,又解决主题课程在编制实施同时得到最宝贵经验,从而使教材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结果中”、“幼儿经验与科学逻辑”等方面得以综合性学习。 说教材包括:

一、编写特点:

1、多元化的灵活多样的色彩呈现形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了解颜色。

2、体现教学要求的多层次,以适应小班幼儿、不同地区师生的教与学,为师生留有空间。

3、游戏性的趣味练习,寓练于乐,及时巩固知识。

4、引导幼儿在课上配合音乐,编制简单的动作让幼儿亲身参与,同时能够锻炼幼儿肢体协调能力。

5、幼儿学习的关键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6、通过教师导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揭示学习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自主学习。

二、主体结构:本单元春天的色彩

1、春天天气好

2、我和春天一起玩

3、草地上开花了

4、春雨敲敲

5、小树发芽

三、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分为(横向、纵向)。

1、横向是:主题一“动起来”、

主题二“幸福的家”、主题三“我喜欢”、主题四“春天的色彩”、

主题五“我的发现告诉你”、主题六“保护我自己”、

主题七“游戏探宝”、

主题八“学本领”、

主题九“小车博览会”、

主题十“懂事的我”、

主题十一“夏天的味道”、主题十二“好朋友”。

2、纵向是:活动目标(了解“小树发芽”课程目标,感受春天的美,万物复苏,练习绘画直线和点,表现小树发芽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材料的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教学挂画。2经验准备:观看一些春季图片,使幼儿了解春季。)活动过程(教师出示教学挂画,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四季树木变化特点,提出问题,例如一年有几个季节?叶子有什么变化?同时作出提示叶子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最后分发材料把不同颜色的叶子找对妈妈。) 说建议包括:

一、教学建议:

1、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

2、教学要注意幼儿心理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性,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4、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创造机会和条件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5、小班3~4岁幼儿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

二、评价建议: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例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2、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幼儿以自己的表现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教师不做过多要求。

3、多关注学生主动的兴趣。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多懂得艺术形式和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事物,找到规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为:课堂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

1、课堂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资源、文本资源)

2、课外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生活资源) 总结:

引导幼儿随时观察,结合观察到的树枝树叶的变化现象,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树木在春天里的生长变化过程也是按物体轮廓绘画是小班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种表现技法。对发展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正确使用油画棒,并在此过程中能分辨几种基本的颜色。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来回反复地涂画先练习绘画短直线,落笔要直而短。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边看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坐姿等。完成绘画活动后,教师可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作品分析:

教师可选择绘画的较好的作品开始讲解,引导幼儿从色彩上、直线上自由评说,当然,除了对幼儿作品进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外,教师还要对幼儿进行个别幼儿的纵向比较,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推荐第6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教材是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是按照三大块来说明的,第一说课标、第二说教材、第三说建议。首先来说说课标,我把说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来进行,总目标是通过英语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发展素质教育,从当今时代的发展状况来看,很好的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是现阶段学生的当务之急。接着,来看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首先,第一点,语言技能,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二点,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言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中之重。第三点,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第四点,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五点,文化意识……

接着来说第二大块,说教材,教材分为不同版本对比,从新课标解读,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这三方面具体给大家解说。在教材方面,我将从体例安排、知识内容方面进行研说,说建议方面,我具体将它分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语言的学习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发展命脉,在当下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看,语言的储备是我们以后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很好地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是现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在新课标设计的环节上,我们发现编者更重注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差异,在教材的编写上也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的设计从易到难,学生也易于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课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语言的学习是一种长久的事情,也是一种枯燥的事情,所以编者在编写我们的教材的时候,更加充分的考虑了它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从贴近生活的话题,到循序渐进的语法知识点,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兴趣。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新目标英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大的注重了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型,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乐趣,教材设计的听说读写的环节,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好的评价方式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评价方面,我们可以着重看中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语言的感知力和对语言的认识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在我们新课标英语教材的设计编排上,我们给学生配备了配套的磁带,CD,等等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大的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从课本上的文字上来学习,这些多样化的辅助教材,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当然,新课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内容标准 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我今天要说的七年级英语处于我们英语目标体系中的三级目标。

下面我说一下三级目标,对比新旧两版课标,基本要求没有大的改变,但做了一些更具体、更贴切说明。一.在听方面,学生应该识别不同的句式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听懂有关话题的语段,能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二、在说方面,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三、在读方面,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四、在写方面,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能用简单的短语或句子描述图片,能写出完整的书面表达。总之,修改后的课程标准表述更为清晰、规范、科学。3.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总目标的达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得体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既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也是语言学习的助手;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它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大动力。同时“自

信意志” “祖国意识”“国际视野”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体现。

二.说教材。 1.教材的编写体例,在我国的不同省份,或同一省的不同县区都会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我将外研版的教材和我们现在所用人教版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发现他们各有特点,外研版新标准教材的特点: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有机结合,语言真实地道,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广泛,以介绍西方国家文化习俗为主。 新目标英语的教材特点:选才原汁原味,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结构于一体,体系完整,循序渐进。1.图文并茂,形式多样。2.题材丰富,实用性强。3.设计灵活,注重交际。4.词汇量大。外研版教材设计单词,句型,语法以及任务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致使低年级学生就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新目标英语教材设计内容从易到难,选材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教学易于操作,学生乐于学习。 不管哪种教材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都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编者的意图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培养 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 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用渠道 3.教材的编排特点,单元结构,语法及话题 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整体编排分为三部分:目录、单元和附录。在目录部分明确标出每个单元的标题、话题、功能、目标语言、词汇和学习策略;附录部分提供了听力材料、课文解析、语音语调、语法、词汇表和不规则动词表。整个教材目标明确、话题广泛、资源丰富。单元是整个

教材的重点,它的编排分三个部分:Section A、Section B、Self Check。Section A和Section B主要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和功能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其中Section A是初步的感知训练,Section B是强化和拓展训练;Self Check是检测语言的实际运用,进行巩固提高;Section A由1a 图画开篇引出词汇;让学生通过图画来学习单词,这样更直观,学生更易于学习。2a,2b的听力来展示目标内容;通过先听,对学生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先让学生感知我们本单元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1c,2c,3b围绕目标内容进行操练;4为互动游戏。 Section B中的1a循环Section A引出词汇;2a,2b听力巩固并整合新的目标语言;1b,2c对话进行操练;3b以文章形式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Self check是本单元重点词汇总结和回顾,以图画回答问题或续写文章。知识整合:这是七年级的知识体系,一共12个单元。涉及到六个语法知识点,分别有,一般现在时态,现在进行时态,一般过去时态,would like的用法,There be句型以及祈使句的用法。而这六个语法知识点分别处于不同的单元。{1,2,3,5,9,}这五个单元还是讲述一般现在时态,第4单元为祈使句的用法,让学生学习有关学校或家庭的规则,用祈使句的来描述。第6,7两个单元是七年级学生达到初中阶段后学习的第二个新时态,现在进行时态,这个时态教会学生怎么样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第8单元为There be 句型来描写物体方位,而第10单元是would like的用法,教会学生怎么样表示自己的意愿。第11,12这两个单元是七年级学生又一次接触一个新的时态的学习,一般过去时态。这让学生学会怎么样描述在过去发生的事

情。在我们七年级的下册教材中,学生需要新接触的两个时态,现在进行时态,一般过去时态。

语法的整合:本册教材的语法方面是从时态、句式及情态动词三方面来安排的。那么本学期所学的时态有Unit

1、

2、

3、

5、9的一般现在时,Unit

6、7的现在进行时,以及Unit

11、12的一般过去时。句型上我们出现了Unit4祈使句,Unit8 There be句型,Unit10would like的用法。本学期在情态动词的学习上出现了Unit1 can的用法,Unit4 have to/ must的用法。

话题的整合,我将七年级下册教材所涉及到的话题一一做了整合,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大的方面,个人情况,天气,问路以及规则。而这些话题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个人情况方面,我们有unit1有关能力的,unit3有关交通方式的,Unit2,6,11,12有关日常生活的,unit9有关外貌特征的,unit5,10 有关个人喜好的。天气的询问及回答出现在unit7,问路及给出方向出现在unit8,规则的学习出现在unit4.这是我们七年级下册教材出现的所有的话题。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目标展示要明确。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本堂课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2)充分利用好课本已有的资源。对于课本上已有的资源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比如听力的处理,对话的练习,图片的观看,以及CD的使用,这些对我们的教学工作都是很好的辅助作用。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在我们学校现阶段使用的导学案中,小组的合作模式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发现,通过小组的合作

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4)注意课堂容量,当堂反馈学生掌握效果。我们七年级下册的英语的教材都以五个课时来结束一个单元的课程,这样每个课时的安排容量很小,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注意课堂容量和时间的安排,在课堂上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我们这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学校自从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从原来的不喜欢学习到喜欢学习,从原来的的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从原来的不知道学什么到现在的自己能找到本堂课的重点等等,从这些情况很清楚的反映出,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6)拓展学生视野,对比文化不同。我们人教版的教材本身就注重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而每一个单元基本上都有他们独立的话题,从这些话题的学习,学生能很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习俗的不同,很好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更好的产生了兴趣。 教学顾名思义是教和学,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能让体现高效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人人有机会开口说英语。所以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更好的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同时我们不能只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教材。课堂上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并及时调整。知识的学习目的是用,这就要求知识的落实一定要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

再是被动听讲,而应积极主动学习,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参与、体验和探究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2.评价建议:英语课堂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多元化。 ●原则和目标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评价,适当的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注重评价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我们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当然大部分的老师还是采取老师评价学生的这一种方式,那在我们学校开展的导学案教学中,我们出现了,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家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参与、体验和探究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2.评价建议:英语课堂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多元化。 ●原则和目标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评价,适当的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注重评价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我们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当然大部分的老师还是采取老师评价学生的这一种方式,那在我们学校开展的导学案教学中,我们出现了,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家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以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例,在我校,基本上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论是积分制还是奖惩制,这些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光在学习方面,很好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形式 评价建议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可采用质量检测和交际运用能力的形式来评价;评价建议的过程与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一般可通过纸笔测试、口语表达、课堂活动评

价等形式来完成;而评价建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通过对学生平时或活动中的观测,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或者评选常规量化优胜小组及个人来完成。 3.理想课堂

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另外,学校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我们所以希望达到的理想的课堂,就是一种合作,探究,民主,和谐的高效理想课堂。 用爱与责任挖掘孩子的潜能,用宽容与理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感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的教师姬长仓,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之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课标

 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体的目标有十个: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学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学习诗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像与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

第二单元学习这个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第三单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的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第四单元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第五单元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第六单元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语,在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说教材

 教材的编排特点

标准的精神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

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

 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四部分构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 编写意图

1、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优化学生的 语文学习方法

3、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教材比较以往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

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

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

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内容整合第一单元诗海徜佯第二单元思想风采第三单元少年生活

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第六单元史记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提到这本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

当然,新教材绝对不会忘了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这本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提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本教材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对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和对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老师不可以再是学生学习上的“带路人”了,而要成为“指路人”,路上哪有好风景老师会指给学生,但学生选择什么路径以及他对“风景”的如何领略则要靠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三、说建议

 教学建议

(1)、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平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平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平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2).建议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年级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进行评比展示。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七年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4)、教师动态关注学生学习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动机·培养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每一点很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激情。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

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

 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

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

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自由飞翔。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过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综合多种因素来掌控,活解活用我的新课程标准。还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实验初中柴彩红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涉及面是科学探究,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说课标

一、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体的目标有十个,我就不一一陈述。在此我主要想探讨的是语文素养。因为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周庆元教授谈及“语文素养”,他是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文化常识、情意人格。钱梦龙先生言:语文素质就是语文的素质。在渭南市组织的2012年阳光师训的讲座中,是把语文素养从以下七个方面定位的:

1.语文知识及应用。

知识不等于素质,但却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因此说语文知识及应用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指标。

2.语文能力及格调。

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语文能力,可以看作是语文素养的“窗口”。 只有把能力同格调揉在一起,才能促使并涵养语文素养日渐长进。提高语文能力及格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3.语文思维及个性。

语文素养同语文思维密切相关。语文学科在培养人的整体素养方面得天独厚,语文思维及个性在语文素养的整体建构中,不容轻视,不可低估。

4.学用语文的方法及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5.对母语的情感和态度。

语文是民族的根。语文素养不是纯技能的,这里有学用母语焕发出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有爱国情感、志向、抱负等。一句话,对母语的情感态度是语文素养的脊梁。

6.文学鉴赏的情趣与品位。

高尚情操品位直接关乎文学鉴赏效果,而鉴赏过程又能在内心深处引发潜移默化,进而在丰富精神世界、陶冶崇高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升生命品位中,促使语文素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7.文化视野与积淀。

文化指的是人们长期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把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内心,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才能促使语文素养在不断进入新层面的努力中,通体显得熠熠生辉。

内容标准

七年级上册从属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这个学段把教学内容分成五大部分,课标对这五部分提出明确的要求。结合学段目标可以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定位。具体目标要求是:

识字与写字要达到:规范书写,提高速度,

阅读需要达到:1.正确流利的朗读2..默读,有一定速度3.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写作需要达到:1.正确使用标点 2.写出真情实感 3.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口语交际需要达到:1.用语文明得体2.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综合性学习需要达到:1.合作探究 2.搜集资料,自我展示

二、说教材

教材的编排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四部分构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既有科学诗《化石吟》,又有散文,观察

随笔《绿色蝈蝈》、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还有记叙文《月亮上的足迹》和文言文《〈山市》。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

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1、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平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平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平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2.建议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年级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进行评比展示。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七年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4、七年级语文教师动态关注学生学习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动机·培养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每一点很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激情。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

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第9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羌白初级中学的马萍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之久,本人热爱教学,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教学中喜欢组织小组学习,课外学习等拓展性活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涉及面是科学探究,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 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体的目标有十个,我就不一一陈述。在此我主要想探讨的是语文素养。因为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周庆元教授谈及“语文素养”,他是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文化常识、情意人格。 钱梦龙先生言:语文素质就是语文的素质。在渭南市组织的2012年阳光师训的讲座中,是把语文素养从以下七个方面定位的: 1.语文知识及应用。

知识不等于素质,但却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因此说语文知识及应用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指标。 2.语文能力及格调。

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语文能力,可以看作是语文素养的“窗口”。 只有把能力同格调揉在一起,才能促使并涵养语文素养日渐长进。提高语文能力及格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3.语文思维及个性。

语文素养同语文思维密切相关。语文学科在培养人的整体素养方面得天独厚,语文思维及个性在语文素养的整体建构中,不容轻视,不可低估。 4.学用语文的方法及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5.对母语的情感和态度。

语文是民族的根。语文素养不是纯技能的,这里有学用母语焕发出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有爱国情感、志向、抱负等。一句话,对母语的情感态度是语文素养的脊梁。 6.文学鉴赏的情趣与品位。

高尚情操品位直接关乎文学鉴赏效果,而鉴赏过程又能在内心深处引发潜移默化,进而在丰富精神世界、陶冶崇高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升生命品位中,促使语文素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7.文化视野与积淀。

文化指的是人们长期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把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内心,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才能促使语文素养在不断进入新层面的努力中,通体显得熠熠生辉。

我认为这七个方面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起着指导性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把握。  内容标准

七年级上册从属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这个学段把教学内容分成五大部分,课标对这五部分提出明确的要求。结合学段目标可以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定位。具体目标要求是:

识字与写字要达到:规范书写,提高速度,

阅读需要达到:1.正确流利的朗读2..默读,有一定速度3.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写作需要达到:1.正确使用标点 2.写出真情实感 3.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口语交际需要达到:1.用语文明得体2.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综合性学习需要达到:1.合作探究 2.搜集资料,自我展示 二.说教材

 教材的编排特点

标准的精神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  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四部分构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既有科学诗《化石吟》,又有散文,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还有记叙文《月亮上的足迹》和文言文《〈山市》。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

 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 教材比较

七年级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 这本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一些篇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选文继续重视字词义古诗词的夯实特别是传统重视的语文朗读能力在新教材中仍然被提到重要的高度上来。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性知识及能力的培养首先朗读的基础是对字形字音的正确识读继而是停顿的准确然后是动感情的朗读这些都是基于对文章最基本的理解。

七年级教材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语文学习的革命”。革命性在这本教材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单元设置上打破了体裁的局限而是以主题为轴心统摄每一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则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生活无处不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册书的讲授部分一共有六个单元主题分别为①关爱生命②体味人生③感悟自然④探索科学⑤诠释亲情⑥想象世界。围绕这些主题选用了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古诗文小说等来进行诠释。这些主题以及统摄下的文章不仅使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触动并且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感到本册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充分。

第二上面已经提到这本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这不仅表现在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训练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语文能力,还表现在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主要表现在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中。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分别是①这就是我②漫游语文世界③感受自然④探索月球奥秘⑤我爱我家⑥追寻人类起源。这些单元训练的设计一方面与本单元所讲授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立即将在文章中学到的知识方法用在综合性训练上做到及时的学有致用一方面它兼顾了语文训练的各种能力比如第一个综合性练习《这就是我》。这个练习让学生在课下做了一定的准备收集了各方对学生本人的评价包括他自己的评价形成一个演讲稿主题就是“介绍你自己”在介绍过程中能够不仅锻炼了他们当众说话表现自我的能力也为老师尽快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达到同学们之间迅速了解的目的可谓“一箭三雕”。

当然,新教材绝对不会忘了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这本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提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与分享。以文章《月亮 ----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为例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就月球起源的三种说法中感兴趣的一种课外搜集资料写成文章并且在班上交流。很多同学从网上搜索资料并打印成文系统地进行了解和学习。

这本教材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对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和对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老师不可以再是学生学习上的“带路人”了,而要成为“指路人”,路上哪有好风景老师会指给学生,但学生选择什么路径以及他对“风景”的如何领略则要靠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这册书后附录了名著导读并且介绍了阅读名著的自读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多利用工具书等。它选择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书中精选片断作为范例进行了指导这种指导言简而意赅。 五知识整合 通过整合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 以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学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一个12岁少年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孩子们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起点上一个12岁的少年也将面对种种困难。集中地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初一新生非常需要的从中可以得到非常有益的启示。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就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领域可想的可说的可写的太多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打通了联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渠道。?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生命》从动物、植物、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教材使用者不难发现编选的匠心。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近。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习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三、说建议   教学建议

1、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平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平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平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2.建议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年级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进行评比展示。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七年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4、七年级语文教师动态关注学生学习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动机·培养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每一点很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激情。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

 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

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四教材比较 七年级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 这本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一些篇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选文继续重视字词义古诗词的夯实特别是传统重视的语文朗读能力在新教材中仍然被提到重要的高度上来。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性知识及能力的培养首先朗读的基础是对字形字音的正确识读继而是停顿的准确然后是动感情的朗读这些都是基于对文章最基本的理解。 七年级教材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语文学习的革命”。革命性在这本教材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单元设置上打破了体裁的局限而是以主题为轴心统摄每一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则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体现1、按照专题组织单元:

教材突出语文与人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六个单元专题:第一单元铭记战争珍爱和平、第二单元平凡的人伟大的爱、第三单元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第四单元探索自然崇尚科学、第五单元感怀理想聆听圣言、第六单元钟情山水歌咏自然。单元专题的安排,将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培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关心文化生活,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及时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注重实用性,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本册书课后的知识链接是有关现代文阅读的几篇短文,分别对应记叙文单元和说明文单元,让学生对问题常识有了更规范深入的理解;几篇有关口语交际的文章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课后练习设计注重阅读链接,旁征博引,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文带入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将阅读走向深入,引领着学生走向更美的风景。

3、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

在习题设置上,教材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同时也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深化对课文的认识。而六次的综合性学习,更是把单元内容与现实生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改变了语文学习单调枯燥的文本至上观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4、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十分密切。本册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而且还把触须伸进了其他学科之中,如政治、社会生活、建筑、自然科学等等。在学科整合过程中,使学生更易于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既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又提高了语文听说读写以及事件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 说教材的编写体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六个单元阅读板块、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附录。

阅读包括单元提示、五篇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分为精读与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选取10首优秀古诗,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名著导读的书目是《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此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使课内外有机联系起来。

附录是欣赏临摹王羲之书法,增加书写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说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学段的相关性发展性: 1、对本册教材内容我按照如下标准进行梳理: 从专题内容上分为六个专题单元;

从板块结构上分为精读课文、自读课文、综合性学习;

从文体结构上分为新闻通讯、记叙文、小说、散文、说明文; 从课文区域上分为古代作品10篇、中国现当代作品16篇、外国作品4篇。 2、各册书内容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内容的联系性。八年级上册课文部分包括六大专题:铭记战争珍爱和平、平凡的人伟大的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探索自然崇尚科学、感怀理想聆听圣言、钟情山水歌咏自然。它与各册专题相互联系,主题的设置上体现了延续与发展的特点,表现了主题的相关性。所以在教学中要从整体上把握,兼顾各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

其次,内容的发展性。从文学体裁上梳理,各册教材中的记叙文、散文贯穿始终,七年级以记叙文为主,八年级上册在记叙文基础上出现了说明文,九年级出现议论文,体现了内容的发展、知识的衔接。

三、说建议、重实施: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语文知识,更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方法、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对此有如下四条建议:

(一)知识传授的建议:

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知识传授:

1、关于识字与写字:注重字词的积累,生字的巩固是重点。

2、关于阅读:在现代文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实词、虚词、借助词语和语境进行译文。

3、关于写作:应致力于创设情境,随笔化写作。鼓励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4、关于综合性学习: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话题贴近生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二)课堂教学的建议: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回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问题引导为中心”、“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语文课堂变成了流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母语的天堂。

(三)评价建议:

在阅读中能否提问质疑,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可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提问质疑时,常有无问而问或为问而问的现象。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读了课文,我有什么问题?我的问题有思考价值吗?我的问题自己能弄懂吗?我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吗?通过这些评价性的问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发问的深刻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和严谨的学风。

(四)课程资源的开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挖掘教材,利用课程资源。教材中有许多栏目,如单元导言、课后习题、综合性学习、展示台,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其次,填补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使更多的鲜活资源注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会充满无限生机。

还有,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利用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自由飞翔。

在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2)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①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③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 ④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 ⑥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反映自然世界。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2)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①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③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 ④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 ⑥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

说教法和学法: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本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能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丰富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同时,通过阅读来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学习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并且,由于作者对蝈蝈特征和习性的介绍都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传神的描述来表现的,所以,可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所以,在学习中概括要点、品味语言、感受精神、激发探究是作为教材在使用中的关键词。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本文的难点是训练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需引导学习。 注意力不够集中,思考不够深入等特点

推荐第10篇: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一)说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或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一下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字字,会写1600个字。

2、阅读:了解字词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语,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对不理解的地方能提出问题。

3、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4、口语交际: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综合性学习:能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简单地解决问题。

(二)、内容标准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蕴含教育价值,本册书的内容标准是:

1、认识200 字,会写300个字。要求培养识字习惯,会使用工具,字体规范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和略读,提出问题,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积累运用语言。

3、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认真倾听,讲述内容,并努力做到生动具体,用语言打动他人。

5、学生学会观察自然与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所得。搜集资料,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的,分别是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首先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以第二单元为例,单元开始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了导语内容。揭示了第二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了专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如学习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文字:“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内容的整合。如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从导语、课例到语文园地内容的安排都紧紧围绕这一专题展开。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在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的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读、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4、改进课文与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道读书时应该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金色的草地》、《灰雀》、《秋天的雨》、《给予树》等课文中都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想象。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讲这个故事”,取代了过去复述课文的要求。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练习题中“我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和“课文里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要抄下来。”以及教材之后列出的词语表等,这都是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是:“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有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是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特点的比较:

1、人教版教材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练习中有“我要读”、“我能背”、等,启发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苏教版教材重视习惯,开篇安排习惯篇。;2人教版教材体现师生的平等。语文园地中有 “我的发现” ,“展示台”。两种教材编写特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围绕专题整合内容,选材贴近儿童生活,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课后练习重视实践等。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来组织单元的,每一单元的主题不同,但编写体例都相同,每单元都有点明专题的单元导语,精美的课例,积累语言的语文园地。课例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包括提高交际能力的口语交际与之相结合的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1、人教版教材没有习惯篇,有导语,然后是4篇相同主题的课文,语文园地。苏教版教材有习惯篇,每单元3至4课,习作和练习;

2、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有“我的发现”,“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习作”4个固定栏和8个机动栏。苏教版教材单元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好毛笔字”五个固定栏,没有安排其他机动栏。两种教材都有课文,综合练习或语文园地,生字表。

(三)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处,教材后面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全册来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形式,(知识树:单元结构)分别安排了:“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仔细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的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横向整合 本册教材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二单元围绕“名人故事”为主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实践着这个专题。从内容上讲,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以具体平凡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从实践上讲,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听说读写活动有机结合。在《灰雀》一课后安排了收集列宁的故事读和阅读其他的名人故事,在《小摄影师》一课后有个小练笔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口语交际进行了更深的拓展和延伸。习作介绍身边熟悉的人,日积月累读背名人名言。单元的每一项内容都紧紧相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纵向整合

纵向来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专题的内容在十二册书中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我们还同样用本册第二单元来举例说明。

了解名人故事对加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组就安排了“走进故事的长廊”主题。五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走进毛泽东”专题。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安排了“初识鲁迅”专题。教材循序渐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也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研究了教材特点,结合单元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做到:

1、字词教学

稳中求实

字词教学仍然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养成立识字的好习惯。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的同时认识生字,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预习及课外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多种形式强化巩固。

2、理解课文

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是这样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这一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整体性、综合性,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综合能力,注重情感熏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像,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3、注重积累

读写结合

园地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我的发现”让学生用抄写读背等方式积累成语,课上再试着说一些类似的成语。“读读背背”让学生熟练地按照顺序读熟并背诵十二生肖,用合作学习或竞赛方式交流。“读读认认”则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字,巩固字形、字义。口语交际和习作则是充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组内交流,并且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最后动笔成文。

(二)说评价建议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法。口头评价是教学中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它有直接性、快捷性的特点,我们看似平常的话,能极大地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书面评价也是一种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作业本上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颗闪闪的星星,哪怕一个简单的“优秀”、“很好”都会令他们激动好久。教学中的评价不是我的“专利”,我会让学生参与,让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参、图书馆、多媒体、校园文化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只要合理运用,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1篇: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我要说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从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和教材编写的体例、教材的编写意图两个方面来说教材,最后说一下教学方法建议、教材处理建议和高效课堂的标准。

一.说课标

把握语文新课标,才能构建高效新课堂。下面我来说一下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总目标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共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是一至二年级,第二学段是三到四年级,第三学段为五至六年级,第四学段是七到九年级。五年级现在属于第三学段,和第二学段(三四年级)比较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第二学段要求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而第三学段则强调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方面则对默读课文的速度有了一定要求,在习作方面,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口语交际时让学生规范口语表达并且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获取资料。

第三学段的具体要求我将从识字写字、阅读技能、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综合性学习六个方面来说:识字写字方面,要求会认3000个字,会写2500个字。可以掌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有速度的默读、抓重点词句略读和浏览等阅读技巧。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能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所使用的语言要美。并且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在习作训练中,要求习作的内容完整、具体,而且可以使用一些写作方法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最后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会写研究报告和计划总结。

二.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第一单元带我们走进西部,第二单元带我们回忆童年,第三单元带我们领略语言的艺术,第四单元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感人的故事,第五单元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古典名著之旅,第六单元领我们走进了信息世界,第七单元让我们认识了作家笔下的人,第八单元则向我们介绍了异域风情。除了这八个单元以外,还有选读课文9篇,生字表两个。

下面我来说一下教材的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共由目录、八组专题课文、选读课文、生字表2个以及后记组成,每组专题课文里包含导语、课例、词语盘点、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在每组课例中的略读课文前面都设置了导语,精读课文的后面设置了课后题,有的课文后还附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教材这样编写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学会探究与合作,把学到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运用,目的是使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走进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整体分析课本。本册教材共有八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由例文、拓展和口语交际习作组成。全册共有八个拓展,分别是1.交流西部,学习《浪淘沙》2.学习怎样朗读诗句3.积累对联4.成语积累5.了解关于名著人物的歇后语6.了解信息的作用与处理信息7.积累描写人物的词语8.积累关于异域风情的名人名言。八个口语交际和习作包括写信、童年的趣事、发言稿、让自己感动的事、缩写课本剧、写研究报告、描写特点鲜明的人物,最后为自由习作。这八个单元中的例文分别要求我们学习一下内容:第一组带我们感受西部,对西部产生热爱;第二组带我们感受童年,回忆童年的乐趣和幸福;第三组带我们领略语言的魅力,学习表达的艺术;第四组为我们讲述了感人的故事;第五组让我们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从此热爱阅读名著;第六组为我们介绍了信息的变化与作用;第七组带我们去认识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第八组教育我们尊重多元的文化,接受审美教育。

将新旧教材的课文进行比较:首先从题材上看,新教材的内容更加富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其次从体裁上来看,新教材编排了文言文、剧本、相声和研究性报告,体裁多样;最后从育人功能上看,新教材加大了教育内容,对学生产生全面的教育意义。

将学段(五六年级)同类知识整合来看,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求会认诙谐的生字逐年减少,在阅读方面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要求变高。同时习作的种类和难度有所增加,口语交际也变得更加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养成。综合性的学习逐步要求自主和实践。

三.说建议

首先说教学方法建议。主要从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四个方面来说。

1.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2)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3)还要学会浏览课文寻找关键信息。

(4)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5)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有丰富的内涵。 (6)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策略方法。

2.习作教学:

(1)在习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习作的性质。

(2)作文的指导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3)习作的讲评重在激励。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将读写相结合,将说写相结合,还可以经常进行生活练笔训练。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可以交流欣赏优秀作品,更真切的体会习作成功的快乐。 3.口语交际:

(1)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

(3)在交际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多互动,老师也可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互动。

(4)注重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说话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4.综合性学习教学:

(1)综合性学习的设计要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学生在学习中要体现出实践性和自主性。

(2)在学习之前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并主动了解和搜集相关的信息。

(3)开展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将活动整理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其次说本册教材的处理建议。

1.说选读课文。本册共有九篇选读课文,这九篇课文分别按照不同的专题编排,可把选读课文穿插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2.说日积月累。每组课文的后面都有日积月累,可把其中内容与本组课文相联系或作为课文的拓展内容。

3.说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一定要综合开放,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究。

最后说语文高效课堂的标准。

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应做到目标明确,还要有扎实的基础。其次要做到思路清晰,省时、简练、高效,第三还要对课堂教学及时作出真实有效的课堂评价,最后还要有相关的拓展链接,让学生学一通百,不局限于课本,不拘泥与课堂。

我想,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对话的课堂,是一个开放、探究的课堂,同时也是一个品味、感悟的课堂。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爱上语文,爱上生活。

只有潜心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并以教材为载体进行教学,才能够把握住语文新课标,构建起高效的新课堂。

谢谢大家!

第12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数学组李剑

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

(二)”。接下来,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根据课标对学段的划分,五年级属于第二个学段,而“图形的面积

(二)”又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结合对课标的研读,下面我就阐述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段目标。

一、说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之学段目标】

1、知识技能: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用列表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2、数学思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问题解决: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具有好奇心能主动质疑、主动参与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 【课程目标之课程内容】空间与图形

(二)包括组合图形的面积,探索活动,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等内容。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估计不规则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明确鸡兔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列式解答。

4、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能与他人合作探索出图形的面积计算。

(3)有敢于质疑的意识,愿意与伙伴讨论数学问题,对于发现的错误能进行及时的改正。

(二)子目标:

1、组合图形的面积

(1)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

(1)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明确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列式解答。

(2)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点阵中的规律

(1)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 (2)学会分析数之间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所缺的数。

(3)能正确地观察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所缺的图形。 (4)在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剖析

第一、二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

1、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教学难点:

能根据各组组合图形的条件,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

3、教学策略:

(1). 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2). 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用到了分割法和添补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

三、四课时: 成长的脚印

1、教学重点: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

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3、教学策略

本探索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呈现了小华出生时与2岁时两个不同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第三部分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估计自己的脚印面积。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按照教材前后呈现的内容,先讨论估计小华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然后采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一格的可以按半格来数)来验证前面的估计值。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可以回家完成。 第

五、六课时:鸡兔同笼

1、教学重点:明确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列式解答。

3、教学策略:

教材中呈现了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想出其它的方法,但并不要求全班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只要学生都能掌握书本的列表法就行了

二、说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也考虑到对数学素养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时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教材之编写特点】 A、直观性强易于理解。 B、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教材之单元内容结构】

下来我再说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内容有4个, “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

A、组合图形的面积要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B、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C、会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D,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材之单元知识联系】 (出示幻灯片)

依据课标、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下面我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来研说。

三、说建议: 【建议之教学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探究”者,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是起一个“主导引领”的作用,根据我校实施的“乐学课堂”教学模式,我就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说教学建议。

对教师来说,要求教师要深入的研读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深入的研读教材。 在探索中提炼方法;在扶放中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当发现这个规律是错误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在有扶有放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知识,在阐述中理解知识,在归类比较中强化知识。

【建议之评价建议】

1、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形式,主要以书面的习题为主(幻灯片)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口头评价(表扬语),也可以用星奖励评价,(小红花、星 进步)既可以是师生互评,也可以是生生互评。(学生作品) 也可以是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评价。

3、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本单元探索活动比较多,可以通过教学观察等手段,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否经由观察、思考发现某类数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否运用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建议之资源开发和利用】

1、生活资源

2、教材资源

数学教科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师用书主要是为了加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提高教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

学生辅助书主要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拓数学视野。

我们不仅要用好文本资源,有时还可以大胆的进行合理的资源重组。

3、网络资源

通过网络资源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和课件。

4、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错误的资源,教师没有预设到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这些资源都会成为课堂中的一大亮点,让教学更有效。 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远比解答一个问题的价值更为重要。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程的脉搏,才能有效实现教学地“再创造”,达到高效!

第13篇:说课标说教材

小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百分数》

收水中心校

孙 艳 妮

大家好!我是来自收水中心校的孙艳妮,我今天解说的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

首先先说下流程:从三大部分内容说

1、说课标

2、说教材

3、说建议

说课标里又主要从两部分说: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

说教材里又主要从四部分内容说: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

说建议里又主要从三部分内容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板块:我们先从课程总体目标说起

1、总目标 这里包含三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点知识与技能是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第二点过程与方法是指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三点感态度与价值观指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段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

知识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问题解决:进一步认识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探索理解百分数,能用百分数表达、交流信息,建立百分数概念。

数学思考: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会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体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第二板块再说 说教材

1、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学习内容分为四大部分: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数与代数:里我们先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关系和化和比较大小—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圆的认识和画法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算法。 在统计与概率;里面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认识扇形统计图。

在时实践与综合应用:里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 ( 鸡兔同笼)

2、再说内容结构

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包括: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百分数的应用、纳税税率、折扣。

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里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和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里学习了百分率、百分比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纳税、利率:里学习了纳税的基本常识和利率的算法; 折扣:里学习了活中的折扣问生题。

3、再说编写体例

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包括:结合实际,促进理解、引导迁移,自主探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精心设计,促进理解。

结合实际,促进理解主要指: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编排了一些图文并茂,版式活泼、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轻松自然地学到新知识;

引导迁移,自主探究主要指: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教材出示例题后,为学生创设了通过知识迁移、自主探究的过程来明确百分数读、写方法的环节;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主要指: 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引导学生感受百分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的问题可以用百分数知识来表示,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精心设计,促进理解主要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情境图片,有调查操作、有归纳概括,内容之间的知识链接紧密,成为有机整体,利于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课件整理和复习)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4、立体式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先看下横向联系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再看下纵向整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除法;六年级上册--百分数

三、第三板块再说说建议

1、先说教学建议

包含四部分内容:情境中产生问题、合作中解决问题、应用中拓展延伸、联系中区别迁移。

情境中产生问题指:具体情境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兴趣,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数,勾起了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合作中解决问指:情境中产生问题独立思考,发动多种感官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投入到交流的活动中;

应用中拓展延伸指: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联系中区别迁移指:在教学时可以将新旧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知道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相似之处。

2、再说说评价建议

包含四点:a、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b、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c、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相结合 d、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3、最后一点说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也包含四个方面:a、延伸主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B、善于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 c、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d、及时捕捉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

以上就是对说课标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及认识。从事教学工作三年来并有小一点教学感悟: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是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

以上就是对说课标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及认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14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处,为社会、人类创造丰厚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创造数学的价值,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我将按说课标,明方向;说教材,知结构;说建议,重实施的顺序从七个方面,把我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小数乘法的解读呈现给大家。

一、说课标,明方向

第二学段课程标准简要描述如下:

.●知识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求积近似值的方法。 ●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此方法进行简单运算。 ●问题解决:尝试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体验小数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数学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习惯。 本册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四则运算与简便运算。“空间与几何” 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面积。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统计与可能性。

“综合与实践” 主要包括量一量、找规律和铺一铺。我所交流的内

容 “小数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说教材,知结构 教材编写特点:

1.优选素材,促进学生理解

教材在编排时优选素材,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教学都是先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再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方法。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例如教材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激发童心童趣同时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2.淡化意义,重点理解算理。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这样既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小数乘法的算法、算理,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教材展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探索,提出关于3.5×3的三种不同算法;例

2、例3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4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3.转化对比,概括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首先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然后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

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最后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结(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以例6为例,采用狗抓坏蛋情景图引入,为学生求积的近似值提供素材,例题解疑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做一做、练习题巩固掌握方法,思考题拓展。实现结合生活情境由浅入深,巩固深化的学习过程。 单元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的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小数乘法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小数乘法的学习: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就必须对小数乘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法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要重点理解分数的

意义和性质;而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习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直观地认识一位与两位小数;第二阶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安排在四年级下册,主要是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小数、理解小数;第三阶段是“小数的加减法”,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下册,主要是在理解了小数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小数加减法并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小数问题。第四阶段 “小数乘法”,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主要是通过小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小数,求积的近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学生通过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会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小数知识来解决。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百分数”知识,是通过分数、小数知识的迁移来认识、理解、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这样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循序渐进地学习,由表面到本质,抓住小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架,如同进入图书馆,分门别类,清晰明了,从而达到“书越读越薄”的程度。 教学建议:

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我对教学的建议:

1、情境中 产生问题

课标中提到: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观察、发现,产生疑问,主动获得积 极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教材创设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境,要求通过“计算王朋平均每周晨练应跑多少千米?”来引入主题内容。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会发现问题,“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产生

了问题,说明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勾起了学习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合作中 解决问题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情境中产生的问题独立思考,发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投入到小组交流的活动中,交流相同的看法,讨论不同的见解,从多角度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用去尾法解决问题》时, 教材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用丝包装礼盒的情境。

教师抓住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觉思考,然后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就地取材,实地包装,针对不同见解展开讨论,寻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掌握学情,点拨在疑难处,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可应用的方法。

3、应用中 拓展延伸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在解决“果农装箱运送葡萄”这道练习题时,同学们应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计算得出46箱。学生以能综合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立刻拓展出有关家乡生活的实际问题:“我们的家乡调兵山是国内之名的煤城,每年都向国内乃至国外运送煤碳资源。这是连续五年运送情况:哪年销售的多?哪年销售的少?

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课下继续研究。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富有挑战的问题走出课堂。 评价建议:

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学“小数乘整数” 时,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巡视参与时,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和语言等方式适时鼓励。然后结合整体的学习过程从“认真操作,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和大胆汇报”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每周统计一次,期末总评。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了“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每次测评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写上赏识激励的语言,帮助树立信心。如果有学生对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要委婉幽默地鼓励学生重新解答。学生通过努力做对试题,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并给出鼓励性评语。

3、应用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

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如,借鉴哲理督促聪明却懒惰的学生,用精妙之语激励爱钻研的学生。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心灵,驰骋想象,学生智慧的火花会更加灿烂夺目。 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数的知识。

教学小数的意义,需要学生动手测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模拟学具和身边真实物体这两大资源来帮助教学,如:测量书本、文具盒、桌椅、门窗、黑板等;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时,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有利资源,学生的自学、交流的过程又将其生成为学习资源,特别是汇报时的错误信息更要有效利用,它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有利渠道,是有助教学的重要资源;学习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问题时,校内图书馆、阅览室,校外商场、超市、煤矿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堂。深入生活中去学习,课外资源的开发会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第15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东一学校

苑丽萍

大家好,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程标准: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第三阶段目标要求,结合本册教材内容,制定本单元目标要求如下:

1、认识生字23个,会写18个,正确读写新词,能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抄写指定段落。

2、能用钢笔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默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4、阅读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把商品清楚地介绍给顾客,能认真聆听别人的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初步体验推销带来的快乐。

7、能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法,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8、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内容:

本组专题“说明性文章”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主旨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法,掌握说明文用语的严密、精确。

二、说教材:

本组专题内容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1、导语:本组导语分为两个自然段,语言叙述平实,除激发学习兴趣、点名本组主题外,还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

2、课例: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突出重点,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特点,例如《鲸》第3题、《新型玻璃》第 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另外,在第9课后安排有“小练笔”、“资料袋”,第11课后安排有“选做题”、“资料袋”。 “小练笔”和“选做题”是让学生体会到说明文用语的严格要求后,现学现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资料袋”栏目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帮助理解,增加阅读量。 这四篇课文是以前说明文的延伸与发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口语交际:本组口语交际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 尝试让学生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对商品进行推销。让学生初步体验商品推销成功到来的快乐。

习作紧紧围绕本组专题设计。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练习写说明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4、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归纳说明方法。“日积月累”侧重阅读,积累词句。

“课外书屋”是本册的机动栏目,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展眼界,教学时以自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说建议:

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应注意:

(一)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要放手:识字都识随课文安排,我们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对多音字、易混字、难读字作指导(例如:“肺”字右半部分不是“市”,一竖要从顶头开始),,并运用一些识字的方法,结合语境推知生字的大意(例如:《新型玻璃》中“恙”文中写道“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碎片仍粘在一起,不会伤人。”说明“恙”的意思。)

记忆生字时,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识记,随时抄写,根据“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及时听写检测,结合钢笔字帖的教材,纠正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2、阅读教学重在引导:本组专题是“说明性文章”,不要求有感情的朗读,但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抓住重点句、段,指导学生朗读,加深多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鲸》时,让学生结合课后“思考练习1: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多读课文内容,围绕问题抓住重点词句认真品析;然后,在反复朗读地基础上结合“思考练习2”,感知不同说明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结合“思考练习3”,对比朗读,体会说明文章用词的精确、严密,调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引导归纳总结、梳理整合才能完成好这项任务。

3、口语交际、习作要适时指导:教学时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倾听和应对能力。

这部分教学课前准备必不可少,本组口语交际主题是“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要在学生了解商品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学习第11课《新型玻璃》时,结合课后选做题就布置了搜集有关商品说明书等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教学时先示范演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推荐技巧和情态表达,然后再开展活动,并及时指导存在问题。

习作是介绍一种物品,范围广泛,教学前让学生选择好物品,通过观、查、读、访等方式对物品进行细致了解,掌握相关资料,教学时根据所选物品分组,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确介绍物品的哪些方面,然后引导学生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会用到哪些说明方法,最后才是动手写作。

4、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在积累。机动栏目《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科普名著,利用这次机会,可以举办一次读书会或读书知识竞赛,促进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二)评价建议:

1、对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评价、互评、教师监督为主,并做好详细记实,以周为单位,每周五公布一次结果,对完成任务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不达标的令其周日加工,下周补上,再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使其尽快达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阅读、朗读理解方面:课堂教师随机评价,多是引导鼓励、适时点拨、学生补充,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口语交际、习作以学生自评、教师点拨、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多鼓励,促交流,善归总,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说、写的习惯。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晨读读课文、名著,语文课上开辟3---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

2、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资源,展示学生中写的好的习作,摘录来的美词佳句进行鉴赏,及时积累,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及时提取,学以致用。

3、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乡情民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综合性学习。

第16篇:说课标 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兴农中学乌当校区

胡龙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初中学数学,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通过数学学习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四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 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 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

建立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

能综和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 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说内容标准

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初中数学中具体体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可以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体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七年级下册中有: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第五章三角形,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七年级主要中体现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对统计学的初步接触,也是为八年级上册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做铺垫。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标准将它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内容,足见标准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在整个初中阶段,“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作为独立的一块内容,而是同与其最接近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教科书在每一册都安排了1~2个“数学理解”,每一章都安排了2~4“数学活动”。这样处理,使得“实践与综合应用”以多种形式分散编排,化整为零,经常化和生活化。

三、说教材的特点和编排意图

教材在编排上⑴增加了丰富的问题情境。

本册教材在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并注意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还有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就离不开大量真实的素材,教科书中的素材也涉及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⑵阶梯式呈现知识内容。

教科书在每一章节中设置了“思考”“探究” “归纳”等栏目,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再通过探究、讨论归纳结论,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以“对顶角相等”为例,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讨论”栏目,让学生度量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探究发现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然后再对它进行说理。

2 ⑶循序渐进地进行推理训练。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教科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渗透推理的初步训练,到七年级下册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式出现证明,在以后各册中,对于推理证明的要求一以贯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⑷分层次的练习、习题。

练习题的安排,不是简单的课时划分,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安排。对于习题,改变了以往根据题目难度分组的方法,而是按照习题功能设置了“数学理解”“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联系拓广”三个层次,根据层次不同,对学生要求也不同,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⑸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教科书在每一章都安排了2~4个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

(一)知识点如:统计 他包括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二)、能力点

1、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说理,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3、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建议

1、注重联系实际,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

2、注意直观操作与说理的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评价建议

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

二、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准确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1、延伸主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2、善于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

3、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课程资源。

4、及时捕捉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我们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应成为教材的奴隶;

我的演讲完毕,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17篇:说课标说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

(二)

说课标说教材

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三里庄小学

尊敬的领导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此,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对教材提出了要求。总体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

1 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第二学段目标

在课程目标中,尽管“阶段目标”是分四个学段提出来的,每一个学段都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但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4-6年级处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第二学段,以下是对第二学段学段目标的阐述。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2 (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课标不但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

3 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二)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图形与几何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

4 小。

统计与概率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实践与综合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通过调查搜集信息,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和预测身高的计算公式,大致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三)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除了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对知识技能提出要求外,对数学思考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及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对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其他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对情感与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克服

5 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由于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以新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材对话、

6 交流。

本册教材内容分四个模块进行学习,分散在七个单元里,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个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学习。

“合作探究”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信息窗后的卡通问号和合作探究后的问题口袋,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达的兴趣。

自主练习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等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共安排七个单元。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模块。

1、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

7 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

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内容包括正、负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正、负数。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内容包括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内容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和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即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包括数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复式统计图》,主要内容包括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4、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我能长多高,有趣的溶解现象两个实践活动。

逻辑关系

8 前面知识学习是以后知识学习的基础,体现了知识学习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

每一步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延伸和完善,更是对后面学习的一个铺垫和准备。

三、说建议

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学建议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本单元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信息窗

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如在讲倍数与因数时,用学校运动会排队引入,从而引出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特征,区分概念。

本单元的概念特别多,学生不容易进行区分,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有意地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

9 区别,从而区分这些概念。如奇数和偶数、质数与合数,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可以出一组数进行判断。最后总结出根据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与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

1、质数与合数三类。

4、注重小组合作进行探究与学习。

本单元设计了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比如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分组圈出100以内数中3的倍数,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后,以集体智慧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5、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三)评价建议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18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

数学思考: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认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及镜面对称现象,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

1、“数与代数”主要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包括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1

3、“统计与概率”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实践与综合应用”这部分内容教材设计了“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及数学广角,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所交流的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的,将帮助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镜面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方面:教材特色

教材编写特点:

1、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与素材。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因此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

2、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

如教材在介绍镜面对称之后,安排了探索对称现象的简单特征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编写体例:

教材在编排上,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对称”时,教材先从实物图引入,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提供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单元内容结构:

2 第五单元的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1、知识的横向整合

这部分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和镜面对称。教材中先安排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之后引出有的物体还存在一种现象——对称,在学习对称的基础上引出镜面对称,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知识的纵向整合

本单元是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图形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也将为以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三年级下册《面积》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由表面到本质,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链,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了很多。 第三方面: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结合实际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恐龙玩具情境图,说说从前面、后面、侧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观察蝴蝶、蜻蜓、树叶实物图,发现了什么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让学生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使学生充分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征。

3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镜面对称后,做一做又提供了照镜子时出现的两种常见情况,让学生先想象再实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家照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怎样刷牙,怎样吃饭等等。这样将知识顺利地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 评价建议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能促使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情感互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得出结论和大胆发言”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师评。每周统计一次,做好记录,期末总评,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写一些激励赏识性的评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每次批到你的作业,都会觉得你的字在进步;对于在学习上不太努力的孩子,我会对她说:假如你在学习上像喜欢舞蹈一样,你的学习成绩肯定是最棒的,因为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样的评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足中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3、应用能力

4 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如督促聪明但懒惰的孩子:如果你能战胜惰性,你肯定是最棒的!鼓励思考的孩子:你的办法真好、真多,老师也要向你学习哦!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进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于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知识。

总之,教学中,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公共场所等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但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第19篇: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说课标说教材

------张夏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课本对本教材的目标要求

知识技能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数学思考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会小数乘、除法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及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形成过程,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

1、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和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会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会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内容标准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

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二、编写体例:

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以体现数学课程的特点,编写体例是: 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 可操作性方法的展示——(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三、单元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的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在每一部分的内容中又有分支内容,其中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是重点内容。

四、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1、横向整合

小数乘法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安排的。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用小数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小数乘法以后,引入连乘、乘加、乗减两步计算,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又为小数除法提供验算方法,为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提供计算依据。

2、纵向整合 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由浅入深的进行安排。在二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整数乘法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且能对小数进行熟练的加减计算,尤其是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为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为求积的近似值提供了方法。在五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除法。教材这样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

第三部分: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自学与合作探究过程,这个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小数乘法” 时,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巡视参与时,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和语言等方式适时鼓励。这样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然后结合整体的学习过程从“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和大胆汇报”几个方面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每周统计一次,期末总评。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了“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每次测评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写上赏识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应用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如,评价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等。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心灵,让智慧的火花更加灿烂夺目,进而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1、活用教材,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2、巧用现实生活资源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发挥“生活”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生活中购物发票、话费清单、车票、衣服标签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

信息化时代,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我们能够获得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数学课程资源。 媒体中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资源大致有以下几类:数据表格、打折信息、促销广告、与数学相关的文章与画面,等等。

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学教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们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

第20篇:说课标 说教材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这三个方面对这一单元进行解读。 一.说课标

(一)第三学段目标

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

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5、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能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二)第六单元内容标准

依据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和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意图,第六单元的内容标准确定如下:

1、学会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2、继续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别开生面地选取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道理的。

3、乐于介绍自己珍爱的东西,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能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话题“节约从身边做起”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材

接下来我主要从编写特点、体例以及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来解读第六单元的教材。

(一)编写特点

1、选文上注重文化品位,提高审美情操。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不乏名家美文,具有相当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大海中的灯塔》冰心以她那清丽、典雅的文笔带领学生走进友情的天地,体会友情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友情。朱自清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匆匆》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蕴涵于优美的文笔之中,让学生从精神上和写作上得到双重的滋养,这篇文章成为很多人终生难忘的篇目,是很多人学习写作的范文。

2、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本单元十分重视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篇、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的咀嚼,来挖掘文章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3、注重拓展与迁移,体现大语文思想。本单元很重视语文的拓展与迁移,充分体现出大语文的思想理念。如《大海中的灯塔》一课,课后不但有对著名作家冰心的介绍,还有冰心诗集《繁星》中的两首小诗。学了《匆匆》一课后,会让学生把自己对时间的感觉写一写。读了《收藏阳光》一课后,把生活中自己收藏的阳光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二)编写体例

第六单元的编写体例同整册教材一样,都是由精选的课例和“积累与运用”组成。其中课例有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积累与运用”包括“温故知新”、“词语拾趣”、“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和“自主阅读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内容与结构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多元的哲理人生”。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是《匆匆》、《收藏阳光》,还是《沙漠玫瑰》和《大海中的灯塔》都是别开生面地选择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积累与运用》中的“温故知新”、“互动平台”和“自主阅读园地”与课文相照应,进一步补充语文知识,巩固语文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百花园”继续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第六单元教材在编写上,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性。我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1、横向整合主要表现在:本单元的课文,不管是清新隽永的经典散文,还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朴实明快的演讲稿,娓娓道来的书信,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自主阅读园地中的课文,都是别开生面地选取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道理的。都需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体会。

2、纵向整合主要表现在:本单元的主题同其它各册的主题是有联系的,主题的设置上体现延续与发展的特点,如四年级教材中“哲理世界”,五年级教材中“智慧人生”,六年级下册中“生活启示”,所选文章向我们讲述了含义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三四年级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六年级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是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三、说建议 解读教材,让我们掌握了教材的结构,接下来谈谈我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在高年级识字、写字虽不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中,对于笔顺偏难、笔画偏多的字,如《匆匆》一课中“涔”和“潸”字,教学时要作具体指导。

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应重视两点,第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第二是鼓励学生即兴说,出口成章。与此同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并帮助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准确。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环保从身边做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如何节约,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学生将环保行为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要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做到“我手写我心”,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件意义深刻的事情,是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深化,习作时,引导学生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有意识多描写细节,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着重说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建议。

第六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都是人文内涵丰富、富含哲理的美文,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所以本单元中的文章,应该以“以读代讲”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批读文是西师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从三年级开始训练,到六年级时应该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批读时间放在对文本重点词句的品味赏析上,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揣摩体会上。如对《匆匆》一课的批读,应该引导学生批读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展示内心世界的,是如何选取一些身边的生活现象和事物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悟的。

在本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还应该把写挤进课堂,做到读写结合,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匆匆》一课课后题的第3题“你‘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吗?把你对时间的感觉写一写。”《收藏阳光》一课课后题第3题“生活中你收藏过‘阳光’吗?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像这样的课后题正是编者对教者要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的提示,不应放在课下。

(二)评价建议

1、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及时地进行表扬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鼓励,取得进步。

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3、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教师的评价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重视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利用

教师的教学用书指导性强,里面蕴含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每一课最后的“参考资料”内容丰富,有的是作者简介,有的是写作背景,有的是作者其它的相关文章,还有的是对文中某一事物的介绍等等。这其中的许多参考资料都可以很有效地做我们的课程资源。

2、重视对教学设备的利用。

学完第六单元这些富含哲理的美文之后,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电视散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一些小诗等等。让学生感受优秀文章的魅力,激发学生课外去读这类书的欲望。

3、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通过朗诵、演讲、辩论、写信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课标,灵活运用教材,适当运用评价,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语文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以上便是我对本册教材“研课标、说教材”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教!谢谢!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doc》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