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2020-03-02 18:13: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县级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目前,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资金供求矛盾很突出。作为县里银行的工作人员,谈谈我的看法:

一、县域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难点及成因

(一)金融方面

1、县域资金逆向外流,资金分流严重。从信贷资金流向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县域贷款投放萎缩。因上存资金利率较高且无风险,收益稳定,县级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上存作为提高效益的首选途径,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抽血”机制,使相当多的一部分资金未能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上。二是邮政储蓄近年来存款业务扩张明显加快,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分流县域资金的速度加快。三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投向主要以服务“三农”为主,对中小企业贷款虽有投入,但由于资金有限,也只是“杯水车薪”。

2、贷款投向制约。在外部环境尚未完善的条件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一是中小企业经营变化快,生产经营场所固定性差,或地处偏远,跟踪监督难;二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一旦出现资不抵债后,一些企业主一走了之,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损失,债权维护难。

3、县级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为规避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改变过去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普遍上收贷款权限,县级机构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这种管理体制极不利于基层行贷款营销。

4、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风险约束机制,对提高银行盈利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对贷款责任人只有约束,没有激励。贷款权、责、利严重失衡,难以调动信贷人员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5、基层商业银行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各基层商业银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吸收存款以及收贷收息上,未能充分发挥信贷增量的作用。缺乏培养基本客户的战略意识,欠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识别和控制风险,寻找利润空间的能力。

(二)中小企业方面

1、县域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失衡。一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二是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开发创新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三是中小企业负债率高、包袱重;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缺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2、管理薄弱,理念落后,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现有中小企业大多数财务制度不健全,隐私式的家庭财务会计制度,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主观随意性较大,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意识差,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难以考证。

3、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县域中小企业多数从事商贸、饮食服务业,生产加工型企业大多是小作坊模式,可供抵押资产少。企业间的保证,规模大的企业贷款一般企业担保不了,规模小的企业贷款一般企业、大企业不愿担保,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保证单位。

(三)经济及信用环境方面

1、抵押登记难,收费高。企业办理抵押贷款需要到指定部门办理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办手续时间长,环节多、收费高。

2、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环境恶化。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有较大的随意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贷款无保证,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造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

二、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要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是一项涉及信用环境、企业自身、金融服务以及政府调控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企业方面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的经营素质和信誉,靠自己的实力和诚信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公平竞争,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第一,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第二,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第三,要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观念,以良好的社会信誉扩充自己的实力,取得银行信贷支持。

(二)金融方面

1、上级金融机构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上应做到集中有度、审批及时、有效解决贷款审查和决策过程相互脱节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合理赋予基层银行一定的贷款自主权。

2、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围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树立贷款营销观念,正确处理贷款营销与化解风险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管理贷款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

3、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一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领域等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财务管理、信息咨询和投资理财等多种便捷的服务;二是在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开发信贷新品种,特别是对一些低风险的贷款业务,专门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政府方面

1、政府部门要构建银企合作平台,主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部门有重点地推介地方好的项目和优质企业,由银行和企业双向自由选择,使企业在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降低评估、验资、公证、登记等收费标准,减少相关环节和手续,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减轻企业经济压力和负担。

2、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环境。社会信用环境的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关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第一,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大力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第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第三,司法部门要依法维护社会信用秩序,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在县域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3、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综合资信评级制度。由政府组织专业部门建立实施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信用评级制度,实行企业资信信息定期披露,以便银行及时确定扶持的企业,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使企业及时获得贷款支持。

4、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立起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可以有效应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提供有力的信用支持,金融部门也因降低了风险而提高贷款积极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九台市支行)(责任编辑:邸艳波)

北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信用社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金融机构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县级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doc》
县级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