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2020-03-03 11:07: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趁着去郴州市桂阳走访对桂阳县的两所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如下: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抽样调查

抽取学生问答,内容包括了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2.访谈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我问了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结实的基础。

3.网上调查 了解成因。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答调查记录分析,以及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直接的教育价值观。7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0%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大部分学生认为学历越高以后收入越高,其中70%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生挣钱多,20%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也能挣钱多,9%的学生认为学历与挣钱多无太多关系,只有1%的学生认为文盲也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不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这里值得我们注意关注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了相当的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于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这些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直接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非常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是很感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中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一点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也是中学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有 90%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而这其中且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大于80%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工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这次调查结果的整理中,得到了一组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大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而其他的一些中学生则是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更好的老师指点”。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中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大学或是大专,15%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而这里又有有读大学强烈愿望的占百分之三十以上。 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亦是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大部分是不愿意务农的,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似乎无规律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高一为70%,高二为60%,高三为75%。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根据这次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如下特点: 1.对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很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想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工作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还好且成绩也较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就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现在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待和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花费功夫的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与经济价值。

我们知道,由于此时年龄和学识还不完整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够成熟又不够稳定。事实上,也有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专或大学失去了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基础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一些教师交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其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开来,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亦不可取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大专或是大学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到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是要求最大容量,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优秀水平。而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要去拓展学习的内,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去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同时他们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抽取学生的问答调查表明,大约7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个别学生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其实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主要突出表现在:他们其实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艰难性,但有大约60%的学生却仍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为不现实的。此外,约有40%的学生是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一定成功,但他们中却又有大约40%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大专,这样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的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也不是很有兴趣,平时也很少去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约40%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却没有显现出相应的应有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二)对其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增加更多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这些孩子有条件,且有正确的心态去投身于学习中。

2.进行职业指导,帮助这类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3.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这类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农村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简析

当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研究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doc》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