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

2020-03-02 05:39: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历史)

光裕初级中学

袁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联系中共八大历史,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3)举例说明*中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民主法治方面的建设,让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方式:情景教学,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为何决定发动*”? *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的*。但是“左”倾错误并未纠正,*遗留的政治、思想、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尤为严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关头,一位伟人力挽狂澜,一次会议拨乱反正,使中国摆脱了*,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两年徘徊

教师:阅读课本上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探究

教师:哪一事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找一学生阅读第一段小字后,补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具体情况。 师生: 明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当时什么的? 学生:“两个凡是”的方针(并让生齐读其具体内容) 教师: 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找代表作答。

教师:归纳“两个凡是”的方针的危害性,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凡是”的方针——阻挡系统纠正*错误。 “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由胡耀邦等领导人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并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内容。 学生: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师:明确共同点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 教师:这次会议的召开又有何意义?

学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哪次会议? 学生:遵义会议

教师:A思想纠错: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德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领导核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的正确领导。

C历史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若不解决,社会仍很难向前发展。因此,平反冤假错案,纠正*的错误是大势所趋。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教师: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的教训,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教师:播放《刘少奇同志追悼会》视频片段 学生:平凡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教师: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在“*”中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学生:加强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全国人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了那些法律?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展示(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教师:举你身边的一个例子,说明人们提高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或不遵守法规的危害。 学生:举例并交流法治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课堂小测

1.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自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2.1978年9月,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邓小平提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不久,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古田会议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4.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6.“*”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真理的标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地点

思想上:彻底否定 重新确立

内容 政治上:停止使用 工作重点 实行

组织上:形成以 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1 2 3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测试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doc》
伟大的历史转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