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误读》读书报告

2020-03-02 07:30: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互联网的误读》读书报告

一、本书概况

作者:詹姆斯·柯兰、娜塔莉·芬顿、德斯·弗里德曼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简介:互联网的发展蔚为壮观。如今,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20亿之众,约占世界人口的30%。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现象,对于当代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有关互联网的大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敬畏和惊叹可能已成过去,然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相信技术决定结果——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是对互联网的误读——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简明扼要地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互联网的历史,总览其社会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的规制和互联网经济;第三部分审视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

二、书摘部分

社交媒体是个人解放的媒介,而不是集体解放的媒介;是自我表达(常常是在消费者或个人意义上的表达)的媒介,而不是改变社会的媒介;是娱乐和休闲的媒介,而不是政治传播的媒介(政治传播仍然由就媒体媒介主宰);是精英和大公司形塑社会议程的媒介,而不是激进政治的媒介。

《误读》最后的结论是:“互联网的运行要使公众受益,它们不应该受到国家或市场的歧视。这个要求很紧迫,需要在一切层面上得到满足;国家和超国家的层次,离线和在线的层次;在社会运动和社交媒体中,在我们所属的一切网络中,这个要求应该都得到满足。”

“喧嚣的零:好消息是,你即将成为百万富翁。坏消息是,人人都将成为百万富翁。”

大企业的预算规模大,融资比小企业容易;它们的经济规模较大,单位成本较低;经营范围更广,因为它们能实现服务共享和交叉促销;拥有专家等各种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它们还瓦解资源较少者的竞争,手段是暂时降价,利用自己的营销和推销优势。此外,它们还想办法“购买业绩”,手段是并购前途看好的年轻企业——这是企业的标准战略。

报告发现,记者人数减少,媒体却被人们期待生产更多的内容,结果就产生新闻编辑室闭门造车的冗余信息、在线新闻和离线新闻的整合以及需要24小时更新新闻的新闻周期。这就鼓励记者更依赖经受了考验的主流媒体新闻源头,将其视为提高新闻产量的方法。同时,这意味着助长利用竞争对手的新闻、搭便车增加新闻产量的手段,甚至到了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新闻框架、引语和图片的地步。资源减少助长了越来越依靠剪刀加糨糊闭门造车的倾向。

主要的新闻媒体巩固了自己的优势,因为它们拥有在新闻的生产和消费中发号施令的地位,主宰着线上新闻和离线新闻两个领域。

隐藏在这个问题里的观念很可怕,会令人疯狂:人的价值取决于他们的地位和财务上的成功,而地位和成功又用金钱来衡量„„但我成长中形成的核心价值是把钱放在恰当的位置。——伯纳斯-李(其回答反映了公共服务的价值)

互联网实际上被控制的程度,在威权主义国家的情况差异很大。在一定成都上,这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和能力。

他们承认,信息有难以触摸、容易复制、传播速度快、寻求联系等特性,这就导致了一个重大的矛盾。“信息网既家具又瓦解资本的积累。信息网加剧了集体生产和个人占有商品的资本主义矛盾。”信息的社会性必然和市场的私有化组织迎头相撞。

用户生成的内容有两面性:既是参与度更高的创新形式,又是生成免费内容的成本效益高的手段,有助于广告商和营运商更准确地辨认和瞄准目标受众。

互联网有两个特色迥异的领域:一个是商品化领域,一个是非商品化领域;一个像资本市场那样运作,另一个像“公共领地”那样运作。

柯林斯指出,英国“自我规制的治理结构未必很适应长远的公共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规制既难以说清,又是事后反应式的,且受制于企业的利益,所以,自我规制被证明是一个前后不一致的主张:它提倡的是一个强劲的、有竞争力的、公平的系统,却未必能如人意。

参与交流是首要的动机,目的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靠发送者的指令表达自我。显然,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行为,传播的欲望和信息的需求常常交叠。但在社会化网络中,连通的需求,立刻连通的感觉,对互动形式、表达手段和推销自我的控制,越来越重要了。

社交媒体的功能是使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声音存在,而且,其传播方式使用户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性。这常常被认为是生产型消费者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我们在网上的活动都留下了数字足迹,而这些印记是可以追踪、分析和商品化的。如此,社交媒体造就信息密集的母体,集中化增加,商品化加重。

三、个人感悟

互联网:虚拟与现实之争

1968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名为 ARPANET。

1969 年,“阿帕”网第一期投入使用,有 4 个节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

1973 年,“阿帕”网跨越大西洋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挪威实现连接,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

互联网就萌芽于此,经过不断的酝酿与发展,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成功地改变了历史发展形态、人类生存方式以及未来历史走向。20世纪90年代,权威的专家、政界人士、公共官员、商界领袖和新闻记者一致预测,互联网将要改变世界。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互联网都将一往直前,势不可挡!这一预言对互联网寄予了太高的厚望,不言而喻,这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滋生出怀疑与不解。互联网——这一虚拟世界的发展规则在现实世界中实施时遭遇了众多抵抗力。现如今的互联网如同一个矛盾体,在虚拟与现实之中,艰难前行。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天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为25分钟,花在新闻网站上的时间只有5分钟。据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截至2014年底,中国微信用户账号突破8亿,月活跃用户接近4.38亿,而微博活跃用户为2.75亿。这一系列庞大的数字无不说明一个问题: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一方面成为人们联系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但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借助新技术发展的社交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匿名性,这一方面促进了言论自由,使得每个ID用户都有自由表达想法的权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很多人借助社交媒体毫无节制和理性地发泄个人情绪,网络匿名性成为其保护衣,掩盖丑恶与不堪。中国青年演员乔任梁于16年9月16日自杀身亡,其死因一方面是抑郁症,另一方面就是网络暴力。作为一名演员,其言行举止时时暴露在公众眼中,稍有不慎就会为大众所诟病。当初天津火灾事故的时候乔任梁就因为发言不妥而被网友喷成了“筛子”。他在8月13日如此表示:“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只为津、发达的网络、万能的微博、请人肉出那些英雄们、记住他们的模样、帮助他们的家属、共度当下的难关、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用词造句不妥遭到大量批评,“难道人肉是随便用的吗?”“还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难道你只会用顿号吗?”、“你的智商真感人,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或许是受不了网友的谩骂,乔任梁紧接着发了第二条微博,试图解释,不料却将事件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他说:“我查完字典才发、毕竟是件严肃的事、竟然有些败类趁着国难别有用心、看了挺心寒、原以为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的小打小闹、没想到„„用之前袁老师这学到的一个词送你们太合适了:寡廉鲜耻、查字典去„„”用语,标点符号不规范,被网友批得体无完肤。大家吐槽说:“你查的是盗版字典。”虽然随后他删掉了上面两条微博,又重新发了简短的祈福微博,但智商和情商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这只是万千网络暴力中的一例,其危害不言而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而为,逃离法律规则的制约。实名制逐渐成为社交媒体的一种趋势。对自我言行举止的规制与互联网的开放性并不冲突,相反,这是为了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环境。人性有善恶,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制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就意味着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监管人的职责。实施实名制等趋势性措施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参与。自然,监管不等于控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公众素质的提高,政府监管的“度”会越来越趋向合理。这本身就代表着一个艰难的实施过程!

网暴力只是社交媒体的冰山一角,在更高层次上,社交媒体促进了人性的解放,给了公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社交媒体成为众多信息的生产地,公众趋向主动生产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2001年美国9.11事件让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上百个报道9·11事件的个人博客发布了无数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还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提供给受众一个在传统媒体新闻看不到的、更深度的新闻事件的报道。这是公民新闻的魅力,也是社交媒体的魅力。正如误读中所言:“社交媒体从自我传播走向大众受众”,“在网络世界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越来越多地相互交叠;如果我们同意这个观点,这两个交叠的空间还可能产生政治影响。”不仅如此,社交媒体用于社会批评、监督性民主和作为一种新的讲述形式的潜力很大。

社交媒体应该何去何从?这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着眼当下应该是最好的回答。一方面,挖掘社交媒体的无尽潜力,另一方面规制监督社交媒体上的种种危害性行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社交媒体的首要功能并不是为社会谋利,也不是政治参与;其首要功能是表情达意,按照这一功能,我们大概能更好地利用和理解社交媒体。

互联网与新经济时代

2016年阿里双十一终于落幕,最终以1207亿元收官,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成绩创造了八届双十一以来的历史新高。

52秒破10亿元;1小时破353亿元,超2013年全天;首单13分种便送达签收;2小时30分20秒,销售额超500亿;12小时销售额超807亿。。。。。。这是阿里展示的增长速度。

双11全天,物流方面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菜鸟网络共产生6.57亿物流订单;支付方面,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花呗支付占比20%,保险总保单量6亿笔,总保障金额达到224亿元。 数字是说明经济效益的最好方式,以上这些数字最直接也最简单地说明了互联网时代下隐藏的巨大经济效益。当网购进入人们的生活,新的经济时代也已经产生了。我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行走时所留下的印记,都将成为商家重点收集的信息,通过这些点滴信息,他们可以进而分析用户的个人喜好、物品需求等等。没有什么东西是无用的,所有的信息都有价值。而这些价值都得以依靠互联网产生。或许今天你只是不经意间浏览了淘宝上的某个商品,而之后你会在浏览网页时收到各种类似商品的推送,为个人量身定制的广告孕育而生。如果是在

二、三十年前,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当互联网发展到现今,人们已经对各种新奇的事物见怪不怪了。

在新经济时代,它有显著的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全球化的,其次它注重无形的事物,如观点,信息,关系等:第三它还紧密地互相联结。新经济的三个属性催生了新的市场定位和社会形态,那将是一个深深植根于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当我们的经济列车驶向了一片未知的领域,仪表盘的指针疯狂旋转,指示灯不停闪烁。这一切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我们经济列车的仪表全部失灵,要么我们所在的世界正在被彻底颠覆。我们即将目睹建立在关系和技术基础上的实体经济大爆炸,旧经济融合了各式各样的贸易,商品和社会交换,新经济功能是在旧经济运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最早的交易形式,实物交易并没有消失,实物交易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一直到今天,仍在运行。其实现在在互联网上,进行最多的还是实物交易,甚至在今后的几十年,经济运作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要工业层面进行,机器生产商品,运送原料。旧的经济形态仍然存在,它在新经济的核心深处运行,并且盈利。我们的社会机制,特别是新经济机制,将逐渐服从于网络的逻辑,了解网络的运行方式将会是理解新经济运作的关键。

《互联网的误读》一书对互联网催生的新经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不仅指出其生长环境,还解释说明了其本质和特点。互联网催生的新经济表面上带来了许多“免费”的产品,但其实只是一种新奇的营销方式罢了。“免费”本身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概念 ,“免费”的背后是沉重的代价。安德森关于数字经济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的说法低估了营运和生产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是为某些“免费”商品和服务所必需付出的代价。不被表面的经济繁华所迷惑,以个人需求为基准购买商品才是新经济时代的生存之道,此外,也要注重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在新经济时代收获更多惊喜。

互联网的明天

《互联网的误读》一书重点并不是放在对未来的展望上,而是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简单介绍互联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它平衡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观点、解说和主张,比较理性地审视了当下互联网发展的饿现状,意图从中寻求互联网时代下的生存之道。正因为它所持有的这一原则和宗旨,我们这些读者才得以通过著者的笔触了解了真实的互联网。

从互联网发明之初迄今,人们给予了互联网太多的期许,太多的誉美之词,却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绝非一路坦途,它注定前路也会有坎坷,注定要遭受种种限制,也注定要与诸多的副效应相伴。消除误解,认清本质正是《误读》一书想要告诉读者的。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产物,互联网有其伟大之处,但如何实现它的伟大价值,关键还在人本身。可以说,互联网的明天正是人类今天的所作所为所决定的。有一点是我们不可忘记的:互联网的运行应出于使公共受益的初衷,这一要求不应受到歧视和压迫。

被误读的“民主”——《民主四讲》读书报告(优秀)

误读字

读书心得——互联网金融

经典与误读

小学生数学论文“误读”

关于禁烟误读

互联网实习报告

整改报告互联网

互联网述职报告

互联网金融报告

《《互联网的误读》读书报告.doc》
《互联网的误读》读书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