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机关思想作风

2020-03-03 06:58: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解决机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坚持清政廉洁。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他还在十七大精神研讨班讲话中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工作,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警示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如何带头增强党的意识和党性原则?我认为,就是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以贯之地坚持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切实做到:树牢党的意识、坚持党员标准、展示先进形象。

第一,要注重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是修德的阶梯,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重要保证和标志,一个党员有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治上才能保持清醒坚定,精神境界才能不断升华,思想方法才能更加科学。党员干部学不学理论,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严肃的党性问题,是够不够党员资格的政治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党员的作用;拒绝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在学习革命理论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堪称我们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同志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战争年代在马背上读书,建国后坚持在外出视察途中研究理论。1958年一次外出时,他向工作人员开了一个书目,要求带的图书多达100多册,其中马列著作就有50多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同志的一句明言,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他日理万机,每天要挤出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读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邓小平同志也是如此,她的女儿回忆说,*下放到江西劳动,依然在夜里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和宗教》等马列原著,正因为领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革命理论,才使他们对共产主义有坚定的性内性念,对党的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在坚持党性原则上具有超人的高风亮节。

我体会到,以革命领袖为楷模,在学习上必须有“三种境界”:一是要有“视生命需要”学理论的境界。《党章》规定“共产党员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前特别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因为这些理论,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法则;既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指明了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政治上的看家本领、思想上的锐利武器,把它作为“第一位的需要”来追求,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落实,作为“第一位的责任“来履行。二是要有“真诚追求”学理论的境界。真诚是信仰的体现,真诚是真学的前提,心不城就不可能自觉去学。惟有真诚,才能真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惟有真诚,才能自觉坐下身子、静下心来、努力钻研去领悟真谛,升华认识。否则,就可能出现“不讲学习讲享受,不讲学习讲应酬、不会学习会‘来事’”的不良风气,三是要有“学以至用”学理论的境界,学习马克思主义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贵在转化为洞察社会,明辨是非、改造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努力做到:把学习的过程作为掌握真理的过程,着了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思想政治上的是非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把学习的过程作为党性修养过程,勇于进行自我剖析,不断屏弃和纠正背离党性原则的私心杂念和错误行为;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吸取科学理论的政治营养,确立正确的立身做人准则和从政官德,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真正做一个无愧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员。

第一,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领导干部位高权重,高层机关干部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权力,即使是一名普通的行政人员,由于他代表一级党委机关实施指导、处理问题,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行使着各种权力。能不能立党为公、秉公办事、公道正派,往往和“权”息息相关。对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来说,贯彻党的宗旨、为人民用好权,是强化党的意识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格守的最高党性原则。权力意味着什么?我感到权力是一面镜子,它能映照出一个党员的政治形象;权力是一种责任,一分权力、十分重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即能为党谋事、也能为己谋利,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既能服务人民、也能害人害己。就我们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来讲,权力的运用,用的好是政绩、是功绩,用不好是败绩、甚至是劣迹。这些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用好权不容易,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要过好“人情关”。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手中刚刚掌握了权力,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以及老战友、老同学老领导、老部下就会主动靠过来,想方法拉关系、套近乎,有的甚至投你所好,求你违规违章办事,使你丧失原则。面对亲情人情与党性原则选择的考验,如果我们选择了前者,亲友得到了好处,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个人感情密切了,党群关系就疏远了;少数人感谢你,广大人民群众就会在背后指责我们,甚至“骂娘”。因此,正确使用权力,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严格按法规政策办事,切实做到心放得正、水端的平,千万不能干那种在少数人中“得分”,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丢分”的事情。二是要过好“利益关”。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使权力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处理利益关系的过程、正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可以转化为各种利益,才会成为一些人收买拉拢的对象。比如:当有人跑官要官时,就会给你请客送礼;当工程项目招标时,就会有人给你送“红包”;当批量采购物资时,就会有人给你送“回扣”,等等。面对这样的利益诱惑,能不能拒腐蚀、永不沾,是检验领导干部和机关管人、管钱、管物部门干部政治坚定不坚定、道德纯洁不纯洁、党性坚强不坚强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铭记江泽民同志的告诫:把得住自己,抗的住诱惑,牢牢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牢牢守住党性原则的防线、牢牢守住拒腐防变的阵地。三是要过好“职务关”。职位往往意味着权力,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的一块“试金石”它能检验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工作动机、精神状态、思想水平和人品官德。职务晋升涉及政策规定、机遇条件、岗位特点、个人能力等诸多因素,看待这个问题,应有一中客观的、积极的、平静的心态。只要多看看自己的不足、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多看看组织的培养,就会淡泊名利、调整心态。在这方面,革命前辈许光达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1995年,当他得知自己将被受予大将军衔后,一连几次请求降衔,他在《降衔申请》中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毛主席对此感慨万千,称赞许光达“这是一面明镜啊《共产党人的明镜!”今天进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我们都要从许光达同志这面镜子中,反思自己、鞭策自己、振奋自己。

第三,要严于自重自律,培养高尚纯洁的党员人的形象。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大都受党教育多年,对基本的革命道理、是非界限、政策界限、法律界限是清楚的但有的同志由于缺乏一种内在的自控力量,在一些党性原则问题上往往明知故犯、知错犯错,严重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形象。怎样培养党员干部高尚纯洁的人格形象?最关键的是必须严格自律,做到胡主席教导的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我感到,“ 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勉有为、清政廉洁、无私奉献。周恩来总理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功绩盖世,但却一不留名、二不留遗产、三不留骨灰。这种官德和人格形象既感动了中国人民,也感动了世界人民、在周总理逝世之日,联合国特意为他降半旗,这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下半旗致哀。“常怀律己之心”,就是要始终不渝地从本职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用党法党规约束自己。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思,重在坚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为人表率,真正做到凡是自己宣传的真理,必须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凡是公开表态的,自己在背后必须努力兑现;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带头做好;凡是要求别人不为的,自己必须首先不为,切实以自律树威信、以人格展形象。“常思贪欲之害”,就是要始终不渝地经常给自己敲敲警钟,做到以法为镜,以人为戒,防微杜渐,淡泊名志。有个老干部在总结从政生涯时,曾捂出这样一个哲理:当你在得失上感到“心理不平衡”时,不妨去三个地方看一看:去艰苦的革命老区看一看,比一比那些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你会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知足;去革命烈士陵园看一看,比一比那些倒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列,那会对自己的职位感到知足;去火葬场看一看,比一比那些年幸的先逝者,你会对自己还健康地活着感到知足。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但必须节欲知足。我们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更应当有节欲的自觉性。要节功名之“欲”,在职位面前不能有非分之求:要节金钱之“欲”,在不义之财面前不能有贪心之念;要节贪图享乐之“欲”,在酒禄等后灯红面前不能有越轨之举。

第四,要严格党内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积极参与监督。党的发展历史证明,严格党到组织生活,是有效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引导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发扬正气、纠正歪风的重要措施,是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内在动力。每个共产党员都以高度的政治 责任感,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积极参与党内监督,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分职位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按照党章的要求,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生活,自觉向组织亮心扉、讲真话、讲心里话,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下。决不能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生活中来,也决不能把自己视为特殊党员,凌驾于组织之上。在这一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延安时期,毛主席自觉参加党小组生活,并严肃要求警卫战士党员称他为“泽东同志”。朱总司令在筹划部署对敌作战的繁忙中,不忘打电话向党小组长请假。刘少奇同志在白区从事革命活动时,不忘定期给中央和所在组织写思想汇报。这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所在。对这样的传家宝,我们不能丢掉。二要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自觉接受监督,就是要通过外在的提醒帮促,促使自己认清对不该为的事情“不能为”、“不想为”,对应当遵守的规定“必须为”、“主动为”。监督,对一级党组织来说,是政治上关心爱护党员的一项责任、一个党的规矩。监督,对党员个人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能力、一种气度和胸襟;有了这种修养、能力、气度和胸襟,就会谦虚一些,当工作和事业处于顺境的时候,才能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当遇到挫折甚至犯了错误的时候,才能有勇气去克服和改正。这方面,一些机关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为机关树立正确的导向,是一股春风,给单位纯正了风气。三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我们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当地生命也就停止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锐利武器,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这些年由于认识偏差、组织功能弱化等原因,少数党组织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不起来,被群众比喻为“对上级放礼炮,对平级放哑炮,对下级放空炮”,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害了同志,害了党的事业。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当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同志进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完善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党内生活中把原则性、战斗性真正体现出来。根据当前和党的思想建设问题,特别要强调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气弘扬起来,防止和克服那种“只怕得罪人、就不怕得罪党,只怕损伤个人感情、就不怕损害党的事业”的不良心态,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弘扬正气,勇于对党的利益和原则的行为作斗争,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创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环境,倡导领导带头、严于律己的氛围,使每个党员干部切实做到:讲真理以养正气,讲党性以养锐气,讲自律以养底气,讲事业以养浩气。(司法局杨松泗)

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

机关思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

机关思想作风查摆整改

机关文秘思想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机关工作人员思想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自查报告

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自查报告

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机关工委思想作风建设经验材料1

《解决机关思想作风.doc》
解决机关思想作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