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论述题

2020-03-02 08:40: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1、试集合我国社区发展和建设的实际,论述我国社区建设意义。

答:1)在我国,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逐渐展开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社区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劳保等一切都由国家包揽,使得利用社区资源、借助社会力量的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缺乏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和内在要求。在农村社区,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保障只能是个人行为,以致“养儿防老”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2)市场经济的推行,一改国家包揽一切、生产统一计划、消费统一安排的旧制,改“单位人”为“社会人”,变“集体事业”为“社区事务”。在城市下岗失业、农村劳动力外流、社会流动加速、白发浪潮冲击、多项改革需要以城镇居民或乡村农民为主体的情况下,原来以国家和单位为解决问题的主体之方式已不能奏效,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就成了新形势下社会健康运行的最佳选择。

3)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社区是社会的微观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许多现象通过社区反映出来,社区建设则推动社会的发展。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对社会现代化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

第五章

社区工作成效评估

答:

1、社区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有:

①有助于及时修正社区社会工作方案,使之更加切合社区发展;

②通过社区社会工作成效评估,取得社区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可以使社区工作者具有成就感; ③从社区社会工作成效的评估,可以测定社区的发展变化状况;

④有助于社区未来方案的设计更为合理。

2、社区评估的原则和要点可以概略地概括为:①要确定科学的评估方法,制定完整的评估体系,使得评估项目具体化;

②评估工作要由社区工作者、社区行政管理人员、社区群众以及相关的专家或学者参加,以做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③衡量社区发展和变化,要设定经济、社会、心理、文化、组织等多层面的内容,以从综合的角度放映社区社会工作的成效;

④既要有定量的,也要有定性的评估,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成效。

社区社会工作(论述) 1

第六章

试结合社区保障的特点论述社区保障的意义:

1、结合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福利性、互相性、区域性等特征。

答:

1.所谓强制性,主要指在社区范围内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和法规,对社区居民的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意外灾害等风险予以保障。

2.所谓普遍性,是指社区保障的实施对象包括全体社区成员,人不分男女老幼、有业无业,地不分城市乡村;社区保障的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被囊括在社区保障的范围之内。

3.所谓福利性,是指社区保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造福社区居民,以较小的花费为居民提供较大的实惠和方便。而社区保障则较为集中于社区福利的提升。

4.所谓互助性,是指社区保障要挖掘社区资源,调动和集中社区民间的力量,社区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

5.所谓区域性,社区保障必须结合本社区的实际,发挥社区的优势,避开劣势,实事求是地开展符合本社区的社区保障工作。

6.社区保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社区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在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做好社区保障工作,对于社区的稳定与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第七章

1、试论新形势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答:1.所谓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就是专业性的社区工作者以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的基础方法,在农村社区中,以乡镇社区为空间范围,以农村社区居民为对象,调动社区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以减少社区冲突,提高农村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

2.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社区化以及社区功能的日益突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同于原来农村救灾济贫的一种新型社区社会工作,是现代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证。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方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另一方面,农民的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化程度也有所降低;一方面,农村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性、公益性事务的解决也相对滞后。一些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成了困扰农民生产和生活,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因素。

1)白发浪潮下的老年人问题

2)农民缺乏医疗保障问题

3)农民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

4)农村和农民的贫困问题

5)农村社区建设问题

上述农村社区问题,有的是农村社区转型时期的伴生现象,有的是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弊端,传统的行政手段已无法适应这些多层次的矛盾,必须引入并运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借助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社区建设来加以解决,而实施社区社会工作,发挥其功能,则是农村社区发展和建设中最为切实有效地办法和举措。

2、试论如何重建农村社区社会工作:

答:所谓重建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就是改变社区社会工作者就是民政工作者的传统观念,改变农村社会工作往往被定位在发放扶贫救济款、联系五保户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在内容和制度上都有所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

1)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创新

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和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全面展开,许多原来由政府所直接管理的事务已开始向“社区”转换,由社区根据自己的“社情”,运用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来加以综合解决。

2)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

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和加深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并加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明确其职责,发挥其功能,并从经费上给以支持和保证,鼓励社区社会工作者对农村社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协调矛盾,解决问题,以促进农村社区全面、健康发展。

3、试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定或需要加以救助的对象的确定:

答:1)经济收入来源确定法。根据某一具体社区的实际情况。以一年为单位,划定出人均年收入最低线,低于该线的农村居民就是需要救助的对象。

2)实际生活水准估计法。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如一个县或乡镇,按照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准,估计出基本生活条件的下限,低于该下限的,就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实际生活的基本条件可以设计几个方面的要素:

①食物消费;

②日常开支;

③其他开支。除食物消费和日常开支以外,农村居民的其他必要和重要的开支就是医疗。医疗开支不可能用具体的数量来划定,而是需要通过社区工作者的实际调查和家访,决定出救助的对象。

3)临时确定法。由于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农村社区的生产与生活比之城市社区有更大的不稳定性,农民的抗风险性相对比较弱,有些农民或农户会因突发性的天灾人祸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4)综上所述,我们的观点是,农村社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和农村居民救助对象的确定是一个较之城市社区更为综合、更为实际化的操作性课题,可以从经济收入来源、实际生活水准估计以及临时确定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实施。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要从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来确定贫穷线和需要救助的居民。实际生活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处于极端贫穷者,应该是社会救助的对象。

4、试论农村社区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内容与类型

答:所谓农村社区老年人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由专业工作者所运作的帮助农村老年人走出困境,安度晚年的专业性工作。

1)老年人赡养。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和主体的养老模式在当前虽然已不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居住的分散性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低,这一古老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模式还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存在并发挥重要。

在老年人赡养社会化的过程中,农村社区工作者结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社区,调动和集中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建立互相信赖的工作关系。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社区工作者动员并鼓励案主到社区的康复中心接受社区服务。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家访与老年人及其家人建立工作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并为其进行心理治疗,使得家庭养老模式在现代社会具备新的内涵。

2)老年人医疗护理。老年人医疗护理是社区老年人社会工作和医疗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社区,虽然绝大部分农民暂时还无法享受到专业化的医疗护理,但是,随着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和老年人社会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发展老年人医疗护理有着良好的前景。在大部分条件还不具备的地区,目前当务之急是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物。

3)老年人心里疏导。随着生理上的逐渐衰老,老年人的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社区居民的心理疏导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性内容,由社区工作者的介入做耐心细致又具有专业性的疏导工作,这无疑会消除或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虽然目前这项工作在农村还基本处于空白,但是其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5、论述我国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体形式和主要方法:

答:1.农村青少年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生活条件较差

2)文化教育落后

3)作风朴实、吃苦耐劳

4)工作对象的分散性

5)青少年工作的多样性和艰巨性

6)工作的反复性。

2.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体形式: 就个人形式而言,农村社区青少年工作的主体为职业化的专业社区工作者和非职业化的非专业社区工作者。就团体形式而言,农村青少年工作的主体是社区社会工作的多种实施形式,有:活动形式、机构形式和组织形式。

从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看,个案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方法与社区工作方法都可以在农村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得到应用,并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八章

1、结合实际谈谈社区社会工作在再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和途径:

答:解决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社区中实施再就业工程是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延伸和发展。社区工作者通过国家的政策、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区资源,发动社区力量扶持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使得他们能够走出一条救助、互助、自助三结合的脱贫道路。

1)社区社会工作在再就业服务中的作用:

①深入实际,了解详细情况

②建立再就业服务网体系

③进行心理疏导,稳定失业下岗者情绪

2)社区再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社区再就业服务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除政府的有关政策和调控以外,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社区各单位和团体以及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组织和协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开展再就业创造工程,具体说,有几个方面的内容和途径:

①鼓励失业下岗者创办企业

②组织失业下岗者从事社区服务

③鼓励和协助失业下岗者向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和行业流动

2、试论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答:1)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

① 以人为本原则

② 实事求是与层次原则

③ 社区参与原则

2)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①社区调查。社区社会工作的前提是进行社区情况的调查研究。

②矛盾分析。社区调查之后,就要对调查中收集的资料做详尽的分析,找准社区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矛盾分析的过程,其中主要是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计划制定。找准主要矛盾以后,社区工作者就要制定出较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

④依靠群众。社区工作的“助人自助”宗旨实际上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一切依靠群众”。这也就是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社区论述题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4栏

社区社会工作教案

社区社会工作(修改版)

社区社会工作计划书

社区社会工作策划书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结报告

《社区社会工作论述题.doc》
社区社会工作论述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