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培训讲稿

2020-03-02 00:51: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药材培训讲稿

陵川县农业综合开发局 赵国锋

我国中医药发展前景

(一)全球兴起中医药热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中医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成功经验的积淀和升华。因而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是现代科技原始创新的主要国家,所以美国人很牛。一个美国医药官员在和我们国家的医药官员交流时讲了一句话,在中美科技交流中,都不会是美国人吃亏,唯独在中医药和传统农业方面,美国人要向中国人学习。

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医药的资源优势,是我国所独有的财富,中医药所具有的知识产权无与伦比,开发中药产品风险小、周期短、成本低、命中率高的显著优势决定了它在未来人类健康事业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丰富的中药资源,既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富。人类正在追求的回归自然、崇尚返朴归真的新医学理念,所体现出的正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世界对中医药的需求呈快速增加趋势。疾病谱的快速变化,把现代医学在短期内还无法解

决的大量难题推到了中医的面前,而其中的不少内容都是中医的强项,给中医药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人民健康的需要选择了中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了中医,历史和时代的进程也选择了中医!

中西医药的差别

1、中西医学具有不可通约的理论框架,中西医药治疗有不同的矛盾主要方面。(水沸)

2、中医治疗重视得病的人,西医治疗强调人得的病;中医治疗重视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西医治疗强调病人病理指标的转归。审病求因,治病求本,不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口疮)

中药产业化优势

1、优势病种:中药对于治疗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化学药在治疗这些疑难杂症方面没有很好的优势,往往因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不确切使病人不得不放弃化学药物的应用而选择中药来治疗。近年来出现的“非典”和 “手足口病”等的治疗(双黄连制剂对风温肺热症疗效显著,同时发现对HIV、SARS、禽流感等也有一定疗效。八角茴香提取合成的莾草酸可以治疗H5N1病毒感染的禽流感。八角茴香在我国的历史上就是用于治疗流感,同时我们在食物上也经常使用它。)同时在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抗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的药物(骨关节病来说中医治疗骨关节疾病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最好的天然药材众所周知是用了上百年的虎骨但为了保护珍惜野生动物虎骨已被禁止入药,在剩下的药材中要么是疗效好但副作用大如雷公藤马钱子川乌草乌等的药品;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在青藏高原冻土层下的中华鼢鼠(又名塞隆)其骨骼干燥后具有和虎骨相同的药性)抗肿瘤的药物、防治性病、艾滋病的药物,中药发挥了极大的治疗优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中药的绝对优势。

2、用于保健药物:

人吃饱后就是说健康;在抗衰老的药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防治肥胖和促进健美的药物(排毒养颜)、美容中药和中药药膳方面具有优势。

3、系统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有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阿拉伯医药、印度医药、希腊医药相继衰亡。为什么衰亡,因为它们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医药蓬勃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结合为一体。古代讲,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中医不但发展了,还传到日本,叫汉方医;传到韩国,叫韩医。

4、中药的配伍组方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配伍组方规律是中医药产业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技法之一,组方原理—君臣佐使:用药如用兵。药有限方无穷,为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奠定基础。我国研制出了一批蜚

声海内外、药效独特、经久不衰的中药产品。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牛黄上清丸、六神丸、蛇药、安宫牛黄丸等,产品大量出口国外。

(二)中药农业大有可为

经济全球化对药业而言,中国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就是中药。有关部门测算,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增长。我国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的战略,给中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发展中药农业,一方面能给中药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将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药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开发前景广阔。据统计,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当我国大部分农副产品在市场上滞销时,中药材的种植还是个收入较高的行当,不少精明的农民靠种药材发了财。一般来说,普通药材每亩纯收益上千元,种得好的珍稀品种或撞上市场冷门,每亩纯收益可达5000元。世界天然药物的年贸易额已达15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等成交额达30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额仅10亿美元,仅占3.3%,中药农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

(三)国家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已先后几次对中医药的发展实行了扶持政策,2002年国家科技部、计委等八部委颁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其中要求要在中医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国家出台《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今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明确提出要加大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建设现代中药工业体系,这项政策的提出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将产生有利的影响,其意义重大。

桔梗GAP规范化种植技术

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味苦、辛、性微温。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的功 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等症。根还可食用, 朝鲜族用其腌咸菜、炒食、凉拌,别有风味。

一、简要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40一80厘米,全株具有白色乳汁。根肥 大肉质,长圆锥形。茎直立,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近无 柄;茎中,下部常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花单生枝顶或呈疏生的总状花序:钟状花,花冠蓝紫色、白色或黄色,裂片5。蒴果倒卵形,成熟时顶部开裂。种子多数,卵形,黑色或棕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二、生长习性

野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喜阳光、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干旱、耐寒。宜在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忌积水。全国大多数省区有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每亩施堆肥或厩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均匀撒于表土后,深耕30一40厘米,耙细、整平,作成宽130—150厘米,高15—20厘米的畦。

(二)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三)直播栽培

1.种子处理。播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或用O.3%高锰酸钾液浸种12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2.播种方法。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横沟,深1—15厘米,将已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到沟内,覆土厚1厘米,轻轻镇压。经10一20天出苗。每亩用种量约1公斤。

3.主要管理

①苗高2—3厘米时结合除草进行间苗。

②株距1—2年生收获时为10一15厘米,3年生收获时

为20一25厘米。

四、育苗移植栽培

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以选择良种壮苗,合理调整栽植密度,因此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比直播栽培的须根多、叉多,影响桔梗品质。

1.育苗:要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不霉烂的种子育苗。育苗在苗床上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开横沟,深1—1.5厘米,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O.5一O.7厘米,稍加压实,上面盖稻草或树叶,然后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经过1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时及时撤出覆盖物。苗出土后,要及时间苗,使苗间距保持3—4厘米。当年8—9月出现花蕾时要及时掐除。第二年春季移栽到大田。

2.移栽: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分别移栽,等外的或带病的淘汰。要做到随起随栽。

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开沟,行距20一25厘米,深为10一15厘米,把栽子按7—10厘米株距斜放在沟内,覆土。覆土深度超过芦头3—5厘米为宜。

黄芩GAP规范化种植技术

黄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消炎抗癌等作用。近十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蕴藏量锐减,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发展黄芩家种的栽培工作势在必行。

1黄芩的生物学特性

1.1分布

黄芩野生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各省区,四川、云南也有分布。近十几年来开始家种生产,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栽培较多。

1.2生长习性

野生黄芩多生于山坡,地堰、林缘及路旁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阳光(在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叶片深绿色肥大,生长发育快)、喜温,耐严寒、耐高温。冬季在-30℃低温下仍可安全越冬,夏季35℃左右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

黄芩系深根性植物,宜土层深厚(试验表明105㎝厚度土层的黄芩产量是34㎝厚度产量的3.88倍),土壤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富含腐殖质的壤土。表土宜深厚疏松,下层含砂砾土壤最适。低湿地,过粘或过砂的土质均不宜种植。低湿地,易烂根;过于粘重,排水水利,影响根的品质,根色发黑,且易烂根;过砂,因肥力低,生长不良。

1.3生长发育

4月中旬春播后,湿度15—18℃,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10天左右出苗,3—5天苗齐。黄芩种子一般于8月下旬开始成熟,成熟期很不一致。黄芩地上部较耐寒,至严霜到来时茎叶才枯萎。黄芩生长以后各年,一般4月中旬返青,其生育过程与第1年基本相似,仅开花期及熟始期比头一上略早。黄芩全年生长日约140—170天。黄芩的植株高度和单株地上鲜重,是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而增加。黄芩为直根系,主根在前3年生长正常,根粗开始枯心,以后逐年加重。黄芩不宜连作,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和减产。

1.4种子习性

1.4.1种子采集

黄芩果熟期8—10月,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采,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备用。

1.4.2贮藏与寿命

黄芩种子虽小(千粒重1.49—2.25g),但发芽率较高,一般在80%左右。常温下贮藏2年其发芽率为23%,故最好不要隔年留种。

1.4.3种子萌发

黄芩种子容易萌发,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种子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20℃左右为最适,高于或低于20℃,发芽率均相应降低。由于不同温度下黄芩发芽速度不同,所以,不同时期播种,出苗所需的天数也不同的。3月中、下旬播种需30—45天;4月上、中旬播种需1

5—20天;5月中、下旬播需10天左右。

2 黄芩的栽培管理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作为中药无公害药材基地,应远离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源,其灌溉用水、土壤、空气及农残、重金属含量不能超过GAP规定的标准,人土栽培黄芩宜选择土层深厚(大于60㎝),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砂壤土为最佳,富含腐殖的土壤也可种植。选好地后要及时进行耕翻整地,结合深翻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0—45000㎏。整平耙细待用。

2.2繁殖方法

2.2.1种子繁殖

黄芩习惯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多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

(1)直播

对播种季节要求不严,春、夏、秋均可,各地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春季雨水较的地方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决,以土地下5㎝,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为宜,于3月下旬到4月中旬或下旬较好。春季土壤水分不足,又无条件的地决不宜春季播种,一般在7—8月份雨水较多时播种为佳。

直播黄芩多采用开沟条播。在整好的地决内按行距25—30㎝开深1—2㎝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散入沟内,覆土9—15㎜,播完后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约1-2㎏。

(2)育苗移栽

如果为不能灌溉的旱地或退耕的山坡

地,直播难以保苗的,可采用育苗移栽法。黄芩育苗时,将育苗地深刨细楼,拣净根茬、石块等杂物,整平地面,然后将种子拌10倍体积的沙或灰进行撒播, 撒播要均匀,播种后要盖1㎝的细土。

移栽方法: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按行距25—30开沟15㎝深,按株距8—10㎝垂直栽入沟内,必须保持根部伸开,芦头处处摆齐,覆土以根头在土面下3cm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再盖土与地面齐平。

2.3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2.3.1中耕除草及定苗

无论是直播或育苗移栽,黄芩幼苗生长较缓慢,出苗后至田间土壤垄,要松土除 草3—4次。第1次在齐苗后,宜浅,以免埋苗;第2次在定苗后,仍不宜深,以视杂草生长等情况再中耕除草1—2次。前两次除草,黄芩处于幼苗期植株较弱,除草时最好用手将靠近幼苗的杂草拨掉,其余杂草可锄掉;到第

2、3年,每年春季返青前要清洁田间,搂地松土;返青后到封垄前,仍要中耕除草3—4次,一般为4月下旬,

6、

8、10月上旬除草一次,以免影响黄芩生长。

综合中耕除草,要对黄芩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和补苗,齐苗后对过密的部位及时进行苗;苗高5㎝时,按株距10㎝左右进行定苗,并对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被苗。要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2.3.2合理施肥,调节根冠比

黄芩生长期间,每年要追肥1—2次。科学追肥是为了保证植株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除施足底肥外,合理追肥十分重要。黄芩的优质高产施肥方法措施:(1)深追有机肥。为了诱导黄芩主根发达,并往土壤深处延伸,从种植的第2年春开始,在3月底黄芩未发芽前,在两行之间开8—10㎝深的沟,每公顷施土杂肥3万公斤覆土盖平。(2)适时追化肥:6月上中旬,是黄芩生长代谢的旺盛时期,此时需要养分最多,开沟每公顷施磷酸二铵或氮、磷复合肥750㎏,亦可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粪尿4500—6000㎏;(3)巧施钾肥:叶面喷施钾肥有利黄芩茎徒长,促进根膨大的作用,此法成本低、肥效快、效果好,能增产10%—15%。方法是在6月份黄芩未油抽穗前,每公顷喷0.5%磷酸二氢钾溶液1500㎏,连喷两次,相隔8—10d,般在下午4时进行,能起到更好的增产效果。但以上方法(2)和(3)中只能用一种,不能同时施用。实验证明,钾肥、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影响产量和产量。

第3次于10月重施一次冬肥,每亩施人人畜粪水加火土灰、过磷酸钙或饼肥混合堆沤腐熟的复合肥1500㎏,于株间开沟施人,追肥后要培土根部,以利越冬。

2.3.3打顶

6—7月正值黄芩抽苔开花前期,除留种地外,要及时睛天上午将花蕾剪掉,控制养分消耗,以保证根部生长。

.3.4排灌

黄芩幼苗的生长发育需土壤保持湿润,怕干旱,遇干旱时必须适时灌溉,否则枝叶易枯发黄,生长不良。如果成年 植株,一般比较耐旱,但持久干旱也需灌溉;黄芩最怕涝,雨季积水必须及时排出,否则易发生根腐病,致使植株死亡。

3采收加工

栽培1年的黄芩虽然可以刨收,但质量较差,不符合《药典》要求。通常种植2—3年地才能收获,以3年质量最佳,产量最高,于秋后茎叶枯黄至次年未发芽期间均可采收。选择睛朗天气将根挖出,刨挖时注意操作,切忌挖断。收获下来的根部,去掉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装筐摇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晾晒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晒,否则根条发红;同时防止雨淋的水洗,否则根条见变绿发黑,影响质量。

中药材培训总结

中药材中药饮片培训教案

中药材

中药材

培训讲稿

培训讲稿

培训讲稿

培训讲稿

中药材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培训讲稿

《中药材培训讲稿.doc》
中药材培训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