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说课稿

2020-03-01 20:05: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莫高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莫高窟》(第二课时),分为六部:

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3、说设计理念;

4、说教法、学法;

5、说教学流程;

6、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叙述具体,文质兼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学会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并能理解莫高窟文化为什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设计理念

1、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2、体现学习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3、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教学法。课前,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表达,多角度的思考。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

2、阅读感悟法。 阅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是进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课堂自由研读、自主交流、小组探究课后搜集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教学

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用了一个知识竞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课件的同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介绍莫高窟。这样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地势的险要,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复述回顾

1、首先我让学生复习词语,这些词语可以说是对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高度浓缩,朗读这些词语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又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帮学生重新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三)、设问导读

这一部分我用了表格的方法,表格不仅囊括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还清楚地展现了两个自然段相同的结构,从而总结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另外,表格清楚明了,也便于师生操作。在教学这部分时,我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就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享受探究知识的乐趣。在汇报说明“列数字”的方法时,引导学生用课后调查的实例说明。交流完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

二、三自然段的结构,总结“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四)、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品味“彩塑”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适时地展现各种彩塑,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中。在接触了彩塑绚丽多姿的形象后,学生对“威风凛凛”、“慈眉善目”、“强壮勇猛”等词语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欣赏“卧佛”图片,抓住“16米”、“神态安详”进行朗读。然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彩塑,游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如果你是游人,你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感受着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来读一读吧!通过这样的美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2、回味“壁画”

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了壁画的“宏伟瑰丽”。 尤其是飞天图片,边欣赏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学生充分感受到“飞天”的瑰丽后,引导学生美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3、体味“藏经洞”

刚才,我们饱览了彩塑和壁画,但是,藏经洞的很多文物我们却看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并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适时交流珍贵文物和文物被盗的文字资料,激发他们对侵略者和清王朝腐败的的憎恨。然后再让学生把今天的中国和过去进行对比,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合作探究:为什么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了课文,欣赏了图片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组长进行总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容易,以及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彩 塑: 精妙绝伦

壁 画: 宏伟瑰丽 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珍贵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阐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会随时生成。我将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起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措施。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上完整节课,我的感觉是:好像被一种框架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个性都释放不出来,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生怕掉了。另外,由于我们刚刚开展“学案式教学”,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方法,组长的组织、引导,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培养起来很困难。因此,我觉得,现在真的很迷茫,一心想着要走进去,可是进去了又想着如何挣脱走出来。不管如何,我认为,能够走进去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说课稿.doc》
莫高窟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