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

2020-03-01 17:19: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5 BBABA 6-10 AABAC 11-12 BB

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BCD3 AB4 ABD

三、简答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设计和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巨大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1)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从我国处在社会主放初级阶段这个

国出发。

(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改革和解放生产力。

(5)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证的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政策。

(6)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

建设及健康的保证

(7)关于社会统一的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8)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9)关于社会义领导力量和依靠的理论——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该心,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依靠力量。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三个代表”即中国其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2)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答: 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6 。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诣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 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1)邓小平理论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的解释社会主义的本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判断。

(3)邓小平理论形成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党的建设总体部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事规化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和治党治国这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1)科学发展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践小康,但这是低水平不生面的,发展行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质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动力,利益格局深刻挏,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大规模,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坚持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学的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

1-5 CCBCC 6-10 BBBAA 11-12 AA

二、多项选择

1 ABCD 2 ABCD 3 CD 4 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

(1)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2)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3)保证了党的“一个忠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2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答:(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题,人的思想只有适应变化的情况而发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方针和方向,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挥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基础上合我们的认识符合新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看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定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系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解放生产力。

4.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 邓小平认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么搞社会主义,弄

清楚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为我们正确地“再认识”社会本质所确定的思想路线。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即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6 。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答: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取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翻,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质。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

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策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越性,时代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发展。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层路线的两个相互的则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这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的第一次明确提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型,环境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置,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式 ,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入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ABC 6-10 AACAB 11-12 CC

二、多项选择

1 AB 2 ABCD 3 ABD 4 ACD

三、简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1)发展的目的这是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

(2)改革是动力,加前所述,改革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3)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2 。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如何?

答:(1)从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2)从法治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我们必须走一条先富到共富道路,否则就只能共同富裕,让一部分地区和个先富裕起来,体现了效率优先,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兼顾公平。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式人农民,财政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在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转变,即由平衡发展,而不平衡发展的目的是达到最后的平衡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又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实践,已经证明,同步富裕或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答:十七大报告在总体强调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突出地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范畴加以强调,其意义又重大。

(1)它正确地反映了基层群众自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2)把基层群众自治的问题明确地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面加以强调。

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健全基层党的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③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这一系统包括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反映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这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它从人类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演进的“自然历史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

(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

(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

1-5ACBBB 6-10 BCCBC 11-12 AB

二、多项选择

1 CD 2 ACD 3 AC 4 ABCD

三、简答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1)适时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科学部署,有利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程度社会各方面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3)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社会程度是京戏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科学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2.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首先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国家基本构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特异功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片的局面。

3.“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

第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4.为什么说坚持一个国家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第一: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第二: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要求和原则。

第三: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6.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答:第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第二、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四、论述

1.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答: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答:坚持国家主权第一的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维护“一国”的规定,如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国防事务,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等,同时对“两制”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如原有的法律,司法体制,公务员制度不变等。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中适当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就成了在全中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是也要承认,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订的目标取得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定》全面总结了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应该说,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时间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个个方面。

来源【久学培训网】:

以邓小平理论和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和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复习题

《邓小平理论和.doc》
邓小平理论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