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古诗,大胆想象,感受生活

2020-03-04 03:19: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入古诗,大胆想象,感受生活

——浅谈一年级的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语言简洁精炼,意境深邃悠远,它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在新课程新理念下,我们一年级的第二册语文教材中就安排了四首古诗,这是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感受古诗的一个极好的学习的平台。可是因为小学生刚接触古诗,所以学习古诗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孩子们往往是只知其音不知其义。所以在学诗时“拉来黄牛当马骑”“张冠李戴”的事十有八九。生字怎么记忆,意思如何理解,意境如何感受,课文中的插图是很好的辅助材料。只是课文中的插图,它远远不能“描绘”出古诗的意境,为此我觉得可以借助画面展开想象,让图画更充实,让图画动起来,让图画真正为古诗而画。所以走入古诗感悟意境感受学习古诗的乐趣我就是借助于一幅幅画面展开的。

一、走入古诗,激发学诗的兴趣

虽然一年级小学生才刚刚开始正式学习古诗文,但是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已经有不少孩子能背诵古诗,只不过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有不少小孩子就背成了“月来风雨声”。所以在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我就大胆地采用了“先背再教”的方法。先板书题目——《春晓》,再直接让大家背诵。结果,会背的十有八九,背错的也为数不少。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老师不教也能背那是一个多么神圣多么了不起的感觉,所以学习这首古诗时小孩子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已经把“老师不教我也会”的这份自信深深地埋在心底了。《所见》是一首描写夏天的古诗,我又创造了一个让大家“走入古诗”的机会:“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咱们小朋友已经会背诵许多古诗了,谁先来给大家背诵几首?”一首又一首,一个接一个,在大家尽情背诵、兴趣正浓时,我趁热打铁直入中心:“小朋友们,听着大家背得那么起劲那么高兴,老师也很开心,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一首新诗吧,题目很有趣——”说着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古诗的题目——所见。孩子们一看,都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而且一脸的兴奋。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马上继续述说道:“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袁枚。”悄悄的,有孩子在下面轻声说着。我并不多言,只是又次提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三个字——“清、袁枚”。孩子们兴趣更浓了,都在下面兴致勃勃地念了起来。一切准备就绪,我马上出示图片并告诉大家:“看,这就是清朝大诗人袁枚写这首诗时所看见的景物,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到此,孩子们学诗的兴致已经完全被激发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

学习古诗有许多种更好的方法,而这种开门见山直入中心的方法特别奏效。所以在平时

1 的学习中我常常这么单刀直入,直接走入古诗。

二、大胆想象,感受学诗的乐趣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当然从插图入手,仔细观察后进行想象,能让学生把一幅幅画动起来,并一直延伸至我们的生活。在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在知道了诗人写了鸟并找到了写鸟的诗句“处处闻啼鸟”之后我就让孩子们观察画面,说说有什么发现,结果学生纷纷在画面中找到了“处处”是鸟的立足点:有三只鸟儿在天上快乐的飞翔,一边飞一边还在欢快地叫着。有一只鸟站在屋顶上快乐地唱着歌。还有一只鸟儿在树梢上,一会儿跳到这儿,一会儿又跳到那儿,好开心呀!看,根据画面孩子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处处”是鸟的叫声、鸟的身影了。“请大胆地猜一猜,在这春天的早晨,鸟儿还会在哪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把鸟儿可能去的地方进行了无限延伸:在山间,在河边,在田野,在我家„„“是呀,一个雨过天晴的春天的早晨,空气清新,鸟儿会到处飞翔到处欢叫,下次大家一定要一睹为快哟!”美丽的画面,大胆的想象,富有激情的引导,至此,学生已经被这诗深深地吸引了,而且还憧憬着如诗人诗中描绘的那个雨过天晴的春天的早晨。

《所见》这首诗的学习,在揭示课题知道诗人以后我也从图入手,让学生观察述说你所见的。学生观察片刻后马上说起来,一说而不可收:“我看见牧童正骑在牛背上。”是呀,这就是整幅图的主旋律。“我看见大树绿了,长得很茂盛。”当然了,因为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呀。“牧童仰着头,肯定在看树上的小鸟。”想象力真丰富,从牧童简单的一个仰头的动作能想象他所看见的。我听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说着,心里特别佩服特别兴奋,现在的孩子真的不简单,虽然才一年级才学了几首古诗,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让他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想象。所以个个说的不同却同样精彩。这不,素有小书迷之称的陈逸飞他更绝,一下子点破了牧童仰头的原因:“牧童骑在牛背上,正仰着头在看树上的知了,而且正想去抓树上的知了呢。”知了,不正是诗中所写的答案吗?怎么知道的呢?他一脸自豪:“因为我昨天已经看过了。”小鬼头,还真是机灵嘛!在他的启迪下,孩子们观察更仔细、想象更大胆了: “牧童在看树上的小鸟,还在看天上的白云。”“牧童背上还背着一顶草帽,因为夏天可以遮住炎热的阳光。”(唐雨恬)“牧童手上拿着长长的竹棒。可能一开始就准备去捉知了的吧”(赵洁妤)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通过这种海阔天空的驰骋想象,学生才会对古诗有更多的兴趣,有更多的了解。在大家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我直奔中心:“那诗人袁枚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古诗。”大家朗读古诗之后我请学生回答,学生一个一个全都找对了,可能因为刚才看图的铺垫工作做得好吧,学生没有一个遗漏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划了出来:牧童、黄牛、鸣蝉(结合解释“鸣蝉”)、歌声(听见的)。在这两个环节之后,学生对于古

2 诗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然后我采用了更直接更吸引人的教学:诗中写了哪几幅画面?(生答师板书:牧童骑黄牛、牧童捕鸣蝉或牧童闭口立)在提炼出了这两个画面后,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了,最后以“牧童骑着黄牛干什么去?牧童捕到蝉了吗?”这两个开放的问题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到此,学生的学习古诗已渐入佳境。

在学习另一首夏天的小诗《小池》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学生看着小池的画面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哟,真美呀!”是呀,那画面太美了,放眼望去一片绿:淡绿、深绿、墨绿„„所以在观察时学生都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画中的景物、诗中的景点:泉眼、树阴、小荷、蜻蜓。而当大家展开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立在刚刚才长出来的荷叶上干什么想什么时,孩子们的想象之门又一次被打开了:“我要在这美丽的小池里孵下宝宝,让宝宝在这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周科宇)“多有趣的荷叶呀!我要在这儿好好地玩玩。”(赵洁妤)“我在这池中产下宝宝,并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唐雨恬)“这美丽的小池不久会变成蜻蜓的家园。”(张奕)

看,孩子们的想象真的是太奇妙了,只要老师多加引导,孩子们肯定会乘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古诗这一快乐的语文学习园地中。

三、拓展延伸,在感受生活中享受快乐。

学习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上,未免太可惜,所以在学生学完古诗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老师可以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在拓展延伸上做文章,这样的学习古诗会更加有效,真正能事半功倍。所以每每学完一首古诗我往往要带入一首新的古诗,在比较中懂得更多,背诵更快,学诗更快乐。在学习了《村居》这首古诗后,基于它是描写儿童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活动的,于是我马上补充了又一首描写儿童在春天里捉蝴蝶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通过一番朗读,一番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两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是春天的古诗,都是描写儿童活动的古诗。而且还发现了不同之处:一首是写儿童放风筝,一首是写儿童捉黄蝶。而在学习了《所见》这首古诗之后,我马上又补充了袁枚的另一首描写牧童骑黄牛的古诗------《题画》。“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听着大家快乐地朗读,我又一次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这两首都是描写牧童骑黄牛的古诗,只是前一首诗写的是夏天的早上,而这首从“桃花”可以发现是春天的傍晚。而且在牛背上还多了一只海鸥。虽然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虽然只是很简洁地作了一个比较,但对于孩子们来讲却是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是他们的发现,他们的感受,虽然还很肤浅,但却是学习古诗必不可少的本领之一。以后每次背诵古诗时大家总喜欢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背,因为把同一类的古诗放在一起真的特别好。

古诗虽然只是短短的20个字,但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一年级的小孩

3 子来讲,大道理自然不必了解,但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体会,就有了感受,有了感受,就会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时老师的教已经不再那么贫乏,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走入了诗中。所以学古诗时,不仅是看图,而且读诗时都不可缺少想象。因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爱因斯坦)

如果只是学习书中安排的这几首古诗,也不够过瘾,所以我常常带着孩子们在学习课文时见缝插针学古诗,让大家都能过足瘾。

一、穿插学习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联的古诗。

许多课文描写的是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色,而许多诗人也对此爱不释手,通过诗文进行描写与赞颂。这一首首诗就成了我和孩子们“狞猎”的对象,每次学习至课文的结尾处,我就带着孩子们在琅琅的读诗中结束,那一份感觉已经成了我和孩子们共同的爱好。学习了《春雨的色彩》,大家对于春雨很是喜欢,春雨细如线,春雨的颜色之多,春雨的神秘:本身是无色的,却给带给大地万紫千红„„春雨已不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了,为了让大家对春雨有更多的了解,我马上补充了一首描写春雨的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大家朗读后感悟到:春雨是好雨,因为它润物细无声,因为它花重锦官城。如些一来,学生对于春雨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春雨也更喜爱了。在学习《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时,我又让大家在《咏柳》的古诗朗读中结束,并从中感受春风的神奇(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柳的美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补充学习与课文的含义紧密相联的古诗。

有些课文蕴含着特殊的含义,在学习了课文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适时补充一些古诗加深理解,学生会学得更有兴致,更有效果。《两只小狮子》这一篇课文,通过两只小狮子学习本领时有不同表现的比较,知道了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了生活本领的才是真正的狮子,也让学生在第一只小狮子身上看到了学习勤奋的重要性。关于珍惜时间学习要刻苦的古诗句非常多,于是我首先让大家学习了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学生读了两三分钟后,已经有学生会背诵了,于是我又板书了非常有名的勤学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想到,竟然还有学生知道这句诗选自《长歌行》,并且还能背诵整一首诗。“好了不起!比老师还能干,背的是只字未差。”肺腑之言,由衷赞叹。结果,学生下课时纷纷在教室里背诵起了古诗,班级中掀起了背诵古诗的一股热潮。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学习古诗真的特别有趣特别快乐,只要老师用心,学生真的会被古诗文深深地吸引,走入古诗,在大胆想象中感受学诗的快乐。

马鞍镇中心小学

钱素娟 5101326

讲话稿 《让英语走入生活》

凭借想象 学习古诗

走入课堂教学 感受课改理念

美的感受、美的想象、美的创造

感受生活

古诗第十六讲 合理想象

走入心灵深处

生活教练:大胆的投资自我

读古诗的感受

让识字走入生活课题阶段性总结

《走入古诗,大胆想象,感受生活.doc》
走入古诗,大胆想象,感受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