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2020-03-03 17:07: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财政12-1 魏泽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前半叶世界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者,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在凯恩斯在世的这半个多世纪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内外矛盾的不断加深和尖锐化,在这不太长的年代里,爆发了七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理了两次世界大战。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就是在这个多事的、动荡不定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凯恩斯生前最后的也是最出名、最有影响的代表作。《通论》的问世,被西方经济学家们视为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一书中写道:“简单古典体系与凯恩斯简单模型之不相容清楚地表明革命意味着什么。”那么,《通论》一书究竟提出了什么观点,使得其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巨大的矛盾,从而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强大的冲突呢?

一、理论前提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它所假定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的极限点,也不符合我们实际生活在其中的经济社会的现实。例如,其就业理论的假设前提是:①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②当劳动的就业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而《通论》强调“通”字,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二、研究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着重于个量分析,主要考察个体经济的运行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构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而《通论》则着重于总量分析,创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为国家干预和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对付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长期经济增长,有助于揭示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商业循环中最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的对策。

三、经济危机理论

在经济危机理论上,新古典经济学派奉行“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按照“萨伊定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供给同需求总是趋于一致,不可能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而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理论。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因此资本家在投资生产时,既要考虑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又要考虑商品的总需求价格。

四、政策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自发调节可以合理地、充分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一般均衡和经济和谐,因此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的任何干预。

而凯恩斯认为,完全任凭市场自发调节,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失业。因此,政府应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来辅助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主要是需求管理,提高有效需求以与总供给相适应,实行有调节的资本主义、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凯恩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上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将凯恩斯主义与现代经济局面相比较,从而产生更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理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1_3600925_《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与货币理论》读后感

《教育哲学通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货币战争》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doc》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