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20-03-03 07:0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国小微企业调研报告发布

2012-05-08

金陵晚报

小微企业现在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制约它的发展因素有哪些?通过哪些途径如何解决?

日前,宜信公司发布了《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报告共收集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涵盖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加工制造、文化娱乐和信息科技等多个行业,深入发掘了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融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之道。

报告指出,传统金融渠道难解小微企业融资之渴,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服务,应该首先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开发信用价值以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等实际问题。

这份号称是目前为止国内首份涵盖全国范围小微企业调研的报告,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收集3231家小微企业数据

在今年“两会”上,小微企业成为最热门的提案之一。4月,江苏省银监局也发布了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的活动要求,相关话题更是受到了媒体的追捧。

宜信公司是一家领先的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贷款行业投资、小微贷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小额信贷助农平台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

日前,该公司发布了《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报告共收集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涵盖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加工制造、文化娱乐和信息科技等多个行业,深入发掘了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融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之道。

据了解,这份《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是自2011年工信部划分小型、微型企业标准以来,首份针对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研究报告。

超六成资金需求低于10万

该份调研报告显示,同业竞争、筹资扩张困难、销售困难、人才缺乏等十个问题是困扰小微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其中,人才缺乏、管理困难、发展方向不明三因素的提及率总和达到49%,这凸显了软实力不足成为阻碍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多年来困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宜信调研报告显示,从融资金额需求来看,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小,受访者中有64%表示其日常资金短缺额度在10万之内,94%的企业资金短缺额度不超过50万。

从融资渠道来看,小微企业目前仍较多习惯通过亲友借款的形式获得资金,被访者中有54%选择亲友借款,而选择贷款的仅有27%,曾申请贷款的企业也仅占30%,手续麻烦、缺少抵押物或担保是主要限制因素。

手续繁、缺少抵押物

是中小企业贷款受限主因

根据《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除了对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做出调查分析外, 宜信公司的小企业发展经济学咨询专家还分析了贷款受限的原因。

深究其中原因,报告指出主要是在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模式下,对申请材料和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小微企业管理受人力所限,因此在办理贷款时往往不能提供大量规范的申请资料,小微企业主普遍感觉贷款手续复杂,时间很长。数据显示,被访者中仅有30%能够提供房产资料、公司账簿、银行账户流水等全套基础申请材料,传统模式将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挡在门外。

报告还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民间金融渠道更多参与小微企业融资,是传统金融体系非常好的补充,以形成多层级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第二,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抵押、担保融资模式,大力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机制及贷款服务;第三,应用风险定价模式,不同风险差异定价,使收益覆盖风险,让服务机构的服务可持续,实现双赢;最后,提供全面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如培训、咨询、信息服务等各类增值服务,获得商业利益同时也创造出社会效益。

小企业发展经济学咨询专家指出,对小微企业的关爱不应仅仅是为经济形势所迫,更应是为经济规律所驱,企业数据的缺乏成为支持鼓励小微企业的障碍。刘雨薇

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调查报告:亏损比重高达10.6%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中小微企业高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中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

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根据银监会测算,目前中国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

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月21日发布的一项关于小微型企业成长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小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高达10.6%,是中小型企业的5~6倍。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内外需求疲弱和内部成本压力使得小微企业处境愈加艰难。

2012年上半年,在原有“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加剧”等难题之下,“订单下滑、利润骤降”成为广东等沿海地区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难题。

“经营压力大,资金链紧张,现在大家只能勉强维持周转。”广东省东莞、中山、江门、增城等地不少小微企业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困境,他们仍会坚持和期待,同时也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订单利润双下滑,寒意有增无减

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十年前从湖北老家来广东打工,从最开始的服装厂工人一步步做到厂长,再到后来自己开厂、开贸易公司当老板,十几年历经艰辛,今年的市场,让他倍感艰难。

“今年感觉比金融危机时还要难。”张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其名下有两家牛仔服饰公司——一家外贸型的主要做国外订单;一家合伙人工厂主要做加工,向国内外供货。

目前,外贸公司除了与俄罗斯保持稳定订单外,中东、欧洲等地因市场不好,订单几乎没有;与此同时,内销订单也下降了。

广东鹏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志辉也感叹时下小微企业经营的种种难处,成本高、税负高、融资难、招工难,“最要命的是今年国内市场不景气,订单越来越少,做完这季的,下季的还不知道在哪里。”晏志辉告诉记者,尽管已经进入夏天,但不振的市场需求依然让不少企业感到“阵阵寒意”。

“现在没啥订单,是淡季。以前淡季不至于到放假的地步,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放假。”广东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对本报记者说。陈通荣的工厂现在产量减少到了三分之一,他期盼下半年产量能增加,状况能好转,但他说自己心里也没底。“现在比2008年更艰难,那时候企业是一下子倒掉,现在都在慢慢耗,企业更煎熬。”

2012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深入走访东莞、中山、温州、台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株洲、成都、德阳等16个城市,

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113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并形成 《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5月份小微企业同比销售情况表明:整体在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销售减少者多于增长者,高增长所占比例最小。

从地区来看,抽样表明,广东企业销售情况不佳,近七成(66.7%)的企业销售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只有不足两成(16.7%)的企业销售增加。

订单下降的同时,企业利润也在下滑。记者采访发现,广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大部分靠加工量赚钱,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才会高;但现在,大家都面临订单不饱和的情况,又不敢随便减员,还要支付各种成本,企业利润一降再降。

“这几年的利润经过计算,8%都不到,大概6%—7%左右。平常能保证7%的利润就已经不错了。”张文杰感叹说,“现在一条裤子我们出厂70块钱,也就赚了5块钱。”

东莞申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经济形势不好,需求在下降,我们保本做,主要是为了让员工有事做。”他同时说,由于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开始恶性竞争,导致利润进一步走低。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企业利润率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约一半企业处于5%—9%这个范围内,仅有不到20%的企业利润率在10%以上。不盈利、亏损和利润率很低所占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30%。

从地区看,广东近六成(58.3%)的企业利润率一般,超过三成的(33.3%)企业利润率较低或不盈利。

用工困局:“招不到、用不起、留不住”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9.6%)、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50.0%)以及税负过重(45.1%)。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本报记者在广东采访时,不少企业主反映的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现在„招不到‟是个大问题。”提起招工,广东省湖北商会东莞分会副秘书长、东莞伟燕鞋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显得很头疼。他说,以前在厂门口挂个招聘启事,一天能接待几十个人,可以慢慢挑,现在广告打出去,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招到人。

“现在工人进厂就跟相亲一样,看厂房,看饭堂,看这看那,还得看老板顺不顺眼。”晏志辉笑着告诉本报记者,真是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年他从老家来广东打工时,找工作特别难,要想见到面试的负责人,还得先给保安买包烟或给点“好处”才进得了工厂大门。

晏志辉说,随着中老年一代打工者逐步返乡扎根,现在出来打工的年轻人从观念上就不愿意进工厂工作,大多是打零工,稳定不下来。另外,新一代的年轻工人,责任心较弱,做一天能玩三天。许多人租个房子住起来,没钱找父母要,小孩有老婆老妈带。“在广东的小微企业里,60%以上都是这样一种现象。”

张文杰则很无奈,他告诉记者,现在新一代年轻的工人愿意打零工主要是图方便,没有人管他们,也没压力。一来了做完就拿钱,不承担后面的责任,质量好不好他无所谓,所以工厂很被动。“这不是薪酬和福利的问题,他都不进厂,你怎么去„福利‟他?怎么去„待遇‟他?” “用不起”也是广东不少小微企业反映的用工难题之一。

中山海济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谭翠丽告诉本报记者,人工成本现在上涨得很快,几乎每年都在节节上升。“我们企业现在工资远远高于平均水平都招不着人。” 江门博新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能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灯饰行业大不如从前,利润低、成本高。以人工为例,以前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做一个灯的成本大约十五块钱左右,现在人工费起码要三十多块。“2009年我们工厂搬迁到这里时人工成本大约三块五一小时,现在平均是八块钱一小时,翻了一倍多。”

牛仔洗水厂也是人工成本高的行业。广东和顺洗水厂经理刘剑勇说,几年间,工人工资成倍上涨,2009年的时候1000块钱能请到的杂工,今年涨到2500块,整个厂的平均工资大概在4000元左右。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物价上涨,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人福利意识提升,企业在基本薪酬外支出的员工关联成本也在显著提高。为了应对成本过高问题,很多小微企业尽量缩减人员编制,多采用机器生产。

与“招不到、用不起”相比,“留不住”则不仅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考验,更是对地方人才招揽平台的考验。

中山海济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李汉超向记者表示,他们公司是生物制药高科技型小微企业,非常需要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高的人才。但现实是,招揽来的人才很难留下来。

“我们与中山大学有合作,他们也会派一些研究生来我们的平台实习,但是很多人很难留下来,比较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想去条件更好的城市,像广州或者上海、北京。”中山尤利卡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营运副总经理何国瑞告诉记者,中山并不是不好,只是对优秀人才来说吸引力相对要小一些。

采访中,不少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都向本报记者呼吁,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能为科技型小微企业人才招揽和储备提供相应支持和平台。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觉醒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东沿海地区采访发现,当前,小微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除了“两难两高”的现实难题外,不少小微企业没有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容量有限等自身不足已经迫使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东莞申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华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事传统产业生产的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自主创新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自身技术,市场地位相对被动,应对风险的能力非常低,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差,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最大,只能靠扩大规模来维持生存,在市场冲击中最早倒下的往往也是这样的企业。

而有技术含量或有品牌、有专利、有市场的小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遭遇的市场冲击相对较小,甚至经营规模有所扩大,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市场变化中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即使遭遇市场冲击,也能利用自身技术,尽快转型。而一些拥有领先技术的小微企业,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业发展的方向。

“现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要想活下去,就得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说,其在温州的研发工作室,今年可能还要加大投入力度。

小微企业逐渐意识到,市场越难,越要在研发上投入,竞争越激烈,越需要创新。为了应对生存危机,调查中不少企业都自觉将研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开始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投入,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最为旺盛,广东、浙江等地,不管是服装、鞋帽、五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是化工、生物制药等技术型企业,都对技术创新表示出极大关注,并将其视为未来发展的根本。

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010年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比例达到82.6%。

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开发新产品成为小微企业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首选的应对之策,超过一半企业(51.9%)都在通过开发新产品以应对经济困境。

广东省中山市政府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 “有关中山市小微企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当地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反映市场应对能力较强,对完成今年生产任务信心较足。同时,加快转型升级也成为小微企业的迫切需求。不少企业自觉将研发和扩张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广东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内外需求疲弱和内部成本压力使得小微企业处境愈加艰难。

2012年上半年,在原有“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加剧”等难题之下,“订单下滑、利润骤降”成为广东等沿海地区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难题。

“经营压力大,资金链紧张,现在大家只能勉强维持周转。”广东省东莞、中山、江门、增城等地不少小微企业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困境,他们仍会坚持和期待,同时也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订单利润双下滑,寒意有增无减

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十年前从湖北老家来广东打工,从最开始的服装厂工人一步步做到厂长,再到后来自己开厂、开贸易公司当老板,十几年历经艰辛,今年的市场,让他倍感艰难。

“今年感觉比金融危机时还要难。”张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其名下有两家牛仔服饰公司——一家外贸型的主要做国外订单;一家合伙人工厂主要做加工,向国内外供货。目前,外贸公司除了与俄罗斯保持稳定订单外,中东、欧洲等地因市场不好,订单几乎没有;与此同时,内销订单也下降了。

广东鹏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志辉也感叹时下小微企业经营的种种难处,成本高、税负高、融资难、招工难,“最要命的是今年国内市场不景气,订单越来越少,做完这季的,下季的还不知道在哪里。”晏志辉告诉记者,尽管已经进入夏天,但不振的市场需求依然让不少企业感到“阵阵寒意”。

“现在没啥订单,是淡季。以前淡季不至于到放假的地步,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放假。”广东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对本报记者说。陈通荣的工厂现在产量减少到了三分之一,他期盼下半年产量能增加,状况能好转,但他说自己心里也没底。“现在比2008年更艰难,那时候企业是一下子倒掉,现在都在慢慢耗,企业更煎熬。”

2012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深入走访东莞、中山、温州、台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株洲、成都、德阳等16个城市,

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113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并形成 《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5月份小微企业同比销售情况表明:整体在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销售减少者多于增长者,高增长所占比例最小。

从地区来看,抽样表明,广东企业销售情况不佳,近七成(66.7%)的企业销售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只有不足两成(16.7%)的企业销售增加。

订单下降的同时,企业利润也在下滑。记者采访发现,广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大部分靠加工量赚钱,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才会高;但现在,大家都面临订单不饱和的情况,又不敢随便减员,还要支付各种成本,企业利润一降再降。

“这几年的利润经过计算,8%都不到,大概6%—7%左右。平常能保证7%的利润就已经不错了。”张文杰感叹说,“现在一条裤子我们出厂70块钱,也就赚了5块钱。” 东莞申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经济形势不好,需求在下降,我们保本做,主要是为了让员工有事做。”他同时说,由于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开始恶性竞争,导致利润进一步走低。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企业利润率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约一半企业处于5%—9%这个范围内,仅有不到20%的企业利润率在10%以上。不盈利、亏损和利润率很低所占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30%。

从地区看,广东近六成(58.3%)的企业利润率一般,超过三成的(33.3%)企业利润率较低或不盈利。

用工困局:“招不到、用不起、留不住”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9.6%)、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50.0%)以及税负过重(45.1%)。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本报记者在广东采访时,不少企业主反映的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现在„招不到‟是个大问题。”提起招工,广东省湖北商会东莞分会副秘书长、东莞伟燕鞋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显得很头疼。他说,以前在厂门口挂个招聘启事,一天能接待几十个人,可以慢慢挑,现在广告打出去,一个月也不见得能招到人。

“现在工人进厂就跟相亲一样,看厂房,看饭堂,看这看那,还得看老板顺不顺眼。”晏志辉笑着告诉本报记者,真是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年他从老家来广东打工时,找工作特别难,要想见到面试的负责人,还得先给保安买包烟或给点“好处”才进得了工厂大门。

晏志辉说,随着中老年一代打工者逐步返乡扎根,现在出来打工的年轻人从观念上就不愿意进工厂工作,大多是打零工,稳定不下来。另外,新一代的年轻工人,责任心较弱,做一天能玩三天。许多人租个房子住起来,没钱找父母要,小孩有老婆老妈带。“在广东的小微企业里,60%以上都是这样一种现象。”

张文杰则很无奈,他告诉记者,现在新一代年轻的工人愿意打零工主要是图方便,没有人管他们,也没压力。一来了做完就拿钱,不承担后面的责任,质量好不好他无所谓,所以工厂很被动。“这不是薪酬和福利的问题,他都不进厂,你怎么去„福利‟他?怎么去„待遇‟他?” “用不起”也是广东不少小微企业反映的用工难题之一。

中山海济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谭翠丽告诉本报记者,人工成本现在上涨得很快,几乎每年都在节节上升。“我们企业现在工资远远高于平均水平都招不着人。” 江门博新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能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灯饰行业大不如从前,利润低、成本高。以人工为例,以前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做一个灯的成本大约十五块钱左右,现在人工费起码要三十多块。“2009年我们工厂搬迁到这里时人工成本大约三块五一小时,现在平均是八块钱一小时,翻了一倍多。”

牛仔洗水厂也是人工成本高的行业。广东和顺洗水厂经理刘剑勇说,几年间,工人工资成倍上涨,2009年的时候1000块钱能请到的杂工,今年涨到2500块,整个厂的平均工资大概在4000元左右。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物价上涨,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人福利意识提升,企业在基本薪酬外支出的员工关联成本也在显著提高。为了应对成本过高问题,很多小微企业尽量缩减人员编制,多采用机器生产。

与“招不到、用不起”相比,“留不住”则不仅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考验,更是对地方人才招揽平台的考验。

中山海济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李汉超向记者表示,他们公司是生物制药高科技型小微企业,非常需要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高的人才。但现实是,招揽来的人才很难留下来。

“我们与中山大学有合作,他们也会派一些研究生来我们的平台实习,但是很多人很难留下来,比较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想去条件更好的城市,像广州或者上海、北京。”中山尤利卡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营运副总经理何国瑞告诉记者,中山并不是不好,只是对优秀人才来说吸引力相对要小一些。

采访中,不少科技型小微企业负责人都向本报记者呼吁,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能为科技型小微企业人才招揽和储备提供相应支持和平台。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觉醒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东沿海地区采访发现,当前,小微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除了“两难两高”的现实难题外,不少小微企业没有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容量有限等自身不足已经迫使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东莞申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华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事传统产业生产的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自主创新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自身技术,市场地位相对被动,应对风险的能力非常低,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差,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最大,只能靠扩大规模来维持生存,在市场冲击中最早倒下的往往也是这样的企业。

而有技术含量或有品牌、有专利、有市场的小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遭遇的市场冲击相对较小,甚至经营规模有所扩大,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市场变化中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即使遭遇市场冲击,也能利用自身技术,尽快转型。而一些拥有领先技术的小微企业,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业发展的方向。

“现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要想活下去,就得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说,其在温州的研发工作室,今年可能还要加大投入力度。

小微企业逐渐意识到,市场越难,越要在研发上投入,竞争越激烈,越需要创新。为了应对生存危机,调查中不少企业都自觉将研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开始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投入,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最为旺盛,广东、浙江等地,不管是服装、鞋帽、五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是化工、生物制药等技术型企业,都对技术创新表示出极大关注,并将其视为未来发展的根本。

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010年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比例达到82.6%。 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开发新产品成为小微企业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首选的应对之策,超过一半企业(51.9%)都在通过开发新产品以应对经济困境。

广东省中山市政府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 “有关中山市小微企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当地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反映市场应对能力较强,对完成今年生产任务信心较足。同时,加快转型升级也成为小微企业的迫切需求。不少企业自觉将研发和扩张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宜信公司发布《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

融资难是多年来困扰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报告显示,从融资金额需求来看,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小,受访者中有64%表示其日常资金短缺额度在10万元之内,94%的企业资金短缺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从融资渠道来看,小微企业目前仍较多习惯通过亲友借款的形式获得资金,被访者中有54%选择亲友借款;而选择贷款的仅有27%,曾申请贷款的企业也仅占30%,手续麻烦、缺少抵押物或担保是主要限制因素。

管理学院参与的2012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微型企业超一成亏损 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新闻中心讯 4月21日,由我校管理学院与交通银行合作完成的《2012复旦大学—交通银行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全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报告显示,微型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高达10.6%,是中小型企业的5—6倍。

微型企业亏损比例显著高于中小企业

目前,全国的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在1300万个左右,其生存状况普遍不容乐观,盈利压力相对较大。根据一系列相关的调研与分析,报告指出:中小微型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集中在:企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融资困难、企业税负较重、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政府提供的服务完善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等方面。

从此次调查的企业看,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认为,主要是微型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对市场更为敏感,轻微的波动或重要客户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收入和盈利状况产生影响。快速成长提高自身对市场波动的适应性是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亏损率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微型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这也使得金融机构更难为微型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融资难度较高。

政府关系决定政府支持和资源获得

此外,课题组注意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核心能力和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特殊关系。

政府的很多扶持计划或政策会通过政府提供的各类专利、创新、产业导向性等补贴形式直接发放到企业。从调查来看,在和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中,有34%的企业获得过政府补贴,而在一般企业中,只有17%的企业获得过政府补贴。可见,在获得政府支持和资源方面,政府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系列报道:小微再发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2-05-05 11:22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以中国银行为例。过去中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和大企业都一样,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发现,中小企业的行为特征以及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确实和大企业不一样,银行服务模式也不一样,不能按照服务大企业客户的方式做小企业业务。

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网点机构已达到3500家,计划2012年达到5000家,小企业客户达到3.86万户,较2010年增长91.07%,小微企业贷款在中行公司贷款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以中国银行为例。过去中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和大企业都一样,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发现,中小企业的行为特征以及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确实和大企业不一样,银行服务模式也不一样,不能按照服务大企业客户的方式做小企业业务。

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网点机构已达到3500家,计划2012年达到5000家,小企业客户达到3.86万户,较2010年增长91.07%,小微企业贷款在中行公司贷款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截至2011年末,广发银行中小企业一般贷款近2000亿元,在全行对公人民币贷款占比近52%,中小型企业客户9743户,达到全部对公客户的83%。其中,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949亿元,达到全部对公贷款的52%;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887亿元,达到全部对公贷款的46%。

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

中国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近日制定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首次增加“微型企业”标准。有关负责人称,小型和微型企业将成为今后扶持的重点。

工信部、统计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标准修订最大亮点是新增微型企业标准。如工业行业微型企业为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人民币以下,其他行业大多是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

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书 当当 33.8 )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规模小、发展波动大和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中小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有限、市场占有份额低,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状态。为此,世界各国普遍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扶持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与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指引下,占据全国企业户数99%的中小企业发展成就斐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活跃市场的重要主体、大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些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如融资难、人才短缺等依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深刻变革中,广大中小企业又面临着原材料、土地、用工等成本不断上升和加快转型升级的严峻形势,受到冲击最早、压力最大、难度最高。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如何帮扶中小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决定“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全局性问题。201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要求工商联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的服务。

2011年中小企业全景图

对于数以千万来计的中国小微企业来说,2011年绝对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对于这些从数量上来说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高达99%的小微企业来说,这一年内外环境之

险恶可以说是历史上所不曾经历过的,就是那些经历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而幸运的生存下来的那些小微企业,也从来都不曾感到是如此的艰难。以至于素有中国小微企业发祥地与集中地和风向标的浙江温州都出现了企业主成批的跑路的极端现象。

小微企业不仅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解决我们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微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成批的关门破产绝对不我们整个社会所难以承受之重,这也是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都极为重视并几乎是同时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的重要原因。

这本《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全国工商联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01-01)是全国工商联对于2011年中小企业整体生存状况一个调研,其目的自然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参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小微企业当前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现状。因此,它对于企业研究者来说也是极有参考价值的。 《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doc》
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