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案

2020-03-03 23:31: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1、莫泊桑拜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练习朗读、理解福楼拜的话。

三、教学难点:

根据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习作。

四、教学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情况。

第一课时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 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出示:简陋 烙印 揣摩 孜孜不倦

吆喝 篝火 酷爱 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和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4、评比作业。

六、布置作业

记忆字形,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莫泊桑拜师》

二、精读指导

指导朗读2--5节

1、指名读,边听边划出福楼拜说的话,找出话中最关键的一句。

2、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

(1)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

(2)他为什么不说\"是你的功夫还不行\"?

(3)他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学生回答)

3、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1)一方面对两个人性格特点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学苦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顾上述学习方法,小组自学6--10节。

5、反馈,学习效果。

三、谈收获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小节。

四、赏读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3、配乐朗读,评议后再读。

五、造句

1、分别找出\"酷爱\"、\"滔滔不绝\"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读句子,体会用法。

4、仿造。

5、集体评议。

板书

21、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勤学

福楼拜

善教

22、理想的风筝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4、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曾经学过清代诗人高鼎所写的《村居》一诗,齐背。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放学归来的 儿童忙着放风筝。作者看到天上一只只风筝同白云戏耍,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少年时的刘老师。

2、出示书中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

指读,从这段文字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刘老师? 齐读。

3、为什么作者一看到风筝就会想起这样的一位残疾老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理想的风筝》。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理想”和“风筝”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不相干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并说是“理想的风筝”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

文,走近文中的主人公——刘老师

2、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课文只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刘老师的?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读字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步感知各自然段的内容

3、将文中描写刘老师的细腻感人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四、理清课文思路,学习第一段

1、课文以一个学生的语气,刻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哪几小节具体介绍了刘老师?(第四至九自然段),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主要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三件事: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

2、其他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呢?(引导分段概括段意)

3、指读第一段,思考: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

交流体会到:自然景物充满活力,对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4、抓住“又”、“每逢这时”、“不由自主”进行朗读指导,体会作者对刘老师不绝的思念。

五、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二、精读课文

1、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学习过一篇课文《师恩难忘》,认识了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田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记忆犹新。今天,作家苏叔阳的启蒙老师刘老师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老师的故事中,看看在这三个故事中,刘老师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画一画,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下面我们就到一个个故事中去认识和了解刘老师。 (1)笑谈腿疾

从刘老师笑谈腿疾这件事中体会到刘老师的坚强、乐观、风趣。 重点体会句子: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此处学生的表现是一个细节描写,即由笑声——酸涩——尊敬,你能说说学生为何有这样的变化吗?

学生的心情是复杂的,你能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情感吗? (2)板书

在刘老师上课板书这件事中,你又勾画了他的哪些言行,有什么体会?

交流,想象画面

重点体会句子: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指导朗读 (3)放风筝

放风筝这件事中,有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你呢?读给大家听听。 交流

重点体会句子: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身体的残疾怎能阻挡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

求?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引读结尾,总结全文

1、引读第十自然段,刘老师放起一只又一只风筝,这风筝是刘老师那写过无数个粉笔字的手制成的,这风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会放风筝的刘老师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心中升腾起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2、30年了,往事历历在目。今天如果我们真的见到可亲可敬的刘老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动笔写在文中省略号后的空白处。

3、交流后总结:是啊,刘老师,你在哪里?我们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作者对刘老师的很多细节都记忆犹新,说明刘老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正因为如此,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才那样细腻真切地被表现出来。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得细腻感人,找出几处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刘老师的“圆木拐杖”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第

五、

六、十自然段。这圆木拐杖对刘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支撑着他的身体,也撑起了刘老师的乐观与自信。

(2)文中对刘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刻画得也很细致,展现了一个对生活充满爱与追求,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

(3)文中有不少直接或间接表达对刘老师赞美和思念的语句,这位刘老师用自己朴素的言行践行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

响了每一个学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刻画了一个残疾教师的形象,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们这些读者,课文是怎样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呢? 交流体会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二、拓展阅读

1、刚才我们已认识到刘老师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热爱与执著的追求,同时也影响了他的学生,下面我们就从作家苏叔阳的作品片断中证实这一点。

2、出示苏叔阳作品片断,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三、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笑谈腿疾 生命顽强 刘老师 板书

放风筝 热爱生命

23、孔子游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四、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

23、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 )是她( )的( )

( )是她( )的( )

( )是她( )的( )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2.将第

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

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有志向

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真君子

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册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希望 教案

第七单元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法律你我他》教案

《第七单元教案.doc》
第七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