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四了

2020-03-03 00:08: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今年大四了,从8岁到现在24岁,上学不知不觉都16年了,小时候觉得古人说“十年寒窗苦读”觉得古人好认真啊,学习竟然这么长时间,再回首,却发现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浅显认识,我想谈谈中国历史上相对来说人才鼎盛的时期——春秋战国和民国

中国文化的根在春秋战国,文化辉煌、百家争鸣,那是中国古代学术最为自由发展的时期,不管是军事,文化等等方面都人才辈出,所为乱世出英雄,例如,孔孟老庄等思想家,后来王朝制定国策都是以他们的思想为基础的,而商鞅,李锂等人的变法,直接推动社会进入了新时代,究其原因,当时无统一中央政府,大小诸侯数百,所以才能产生诸子百家,而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焚书坑儒,从此走向下坡路,在宋朝理学的出现和宋朝为了大力扭转唐朝之后五代十国学术衰落的关系分不开,而在明朝王阳明心学的出现又和正德年间的社会开放风气分不开。

看民国时期太炎、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大师辈出,现在呐,似乎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我们的教育很多人说过,是“听话教育”。在学校我们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父母教育我们听长辈的话,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创新就是创造前人所没有的东西,只会听话如何创新。我们的教科书说起八股文就是限制人的创新,是禁锢人的思想,但几十年前,打倒孔家店、扬弃八股文,文化大革命谁知旧八股去了,新的八股还比旧的变本加厉,以前的八股,只是文章规格的限制,现在的八股,反成为思想控制的工具,我真是感叹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真不知中国的文化,何年何月才得以复兴它的灿烂辉煌啊!

民国时期以陈寅恪为例,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

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我最欣赏是陈寅恪先生在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陈先生后来没去台湾,后来之遭遇人尽皆知,英年早逝,也是中国文化之一大损失啊。

刘文典学贯中西,思想学问博大精深,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但持才自傲,狷介无比。,蒋介石抬举他为国宝,可他不买账。在安徽大学校长的任上,为学生运动的事,当面顶撞蒋介石,不称“蒋主席”,竟敢当面叫他“军阀”,蒋介石在盛怒之下动了粗,当众打了他两个嘴巴。刘文典不甘示弱,也动粗还之,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蒋捂着肚子,疼得脸上直流汗,最后以“打架斗殴”关了七天,现在看来似乎不可想像。

而现在,我们现在不用教育家管教育,各个大学都是行政官员当校长,教育和政治挂钩,让外行管教育如何能管好。教育部拿着高校的两大命脉:财政权和任命权。学校基本没有施展的空间,谁不听话就不给钱,谁不听话就就换掉。跟有甚者,提出“教育产业化”,也就是大学公司化,教育要赚钱,这简直就是在犯罪,从没听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赚钱,不过我们确实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我们大四

今年大四的我随笔

大四了,应该做什么

毕业感言:我们大四了

这一年,你我都是大四了。

孩子今年就要毕业找工作了

这一年你大四了励志美文

属鸡的今年多大了_属鸡的几岁(图)

属蛇的今年多大了_属蛇的几岁(图)

属羊的今年多大了_属羊的几岁(图)

《今年大四了.doc》
今年大四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