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

2020-03-02 22:54: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0006)《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最先创办了()周刊,搜集近世民歌。 A、《民俗》 B、《民歌》 C、《民风》 D、《歌谣》 2.下列各组故事作品中都属于寓言的是()。 A、《中山狼》《邯郸学步》《精卫填海》《雪涛谐史》 B、《愚公移山》《刻舟求剑》《雪涛谐史》《精卫填海》 C、《狐假虎威》《邯郸学步》《攫金者》《刻舟求剑》 D、《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邯郸学步》《雪涛谐史》 3.民间小戏《望郎》用的是()。

A、绣荷包调 B、打猪草调 C、送同年调 D、采茶调

4.1931年,钟敬文先生撰写的《中国民谭型式》归纳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计()类。 A、45

B、35

C、55

D、15 5.在流传过程中有中心点,这是()的特征。 A、神话 B、生活故事 C、史诗 D、传说

6.我们说,筒狄吞卵、姜嫄履敏等感生神话是人类发展史上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这一点说明了民间文学的()。

A、教育作用 B、认识作用 C、审美作用 D、娱乐作用 7.我国面具戏,最早起源于()。

A、傩舞 B、佛教法事 C、傀儡戏 D、目连戏 8.“清明前后,种花点豆”是谚语中的(

)。

A、政治谚语

B、劳动谚语

C、道德谚语

D、科学谚语 9.“四面四堵墙,当中一根梁,一宅分两院,关猪不关羊。”(算盘)这则谜语的结构手法(

)。 A、矛盾法

B、比喻法

C、拟人法

D、谐音法 10.阿凡提笑话,是(

)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A、藏族

B、回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11.“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是由(

)发起的。

A.、北京大学

B、中山大学

C、清华大学

D、武汉大学 12.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

A、审美价值高 B、教育意义大 C、认识价值深刻 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13.“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是( )。 A、成语 B、谚语 C、歇后语 D、谜语 14.《赵州桥》是一则( )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15.《虎门烧烟》是一则( )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16.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本菲 B、库仑父子 C、格林 D、胡适 17.《粤风》的编者是( )。

A、屈大均 B、冯梦龙 C、李调元 D、黄遵宪

18.“小小鲤鱼紫红鳃,下水游到上水来,游过千张金丝网,游过万座钓鱼台,情歌钓我我上来。”这首鄂西情歌用的是( )手法。 A、双关 B、托物起兴 C、隐喻 D、白描

19.“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兴 B、借喻 C、双关 D、叠韵 20.猪八戒的脊梁——悟能之背。是( )。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谜语 21.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库仑父子 B、周作人 C、格林 D、摩尔根 2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 )。 A、谜面不成文 B、扣合不紧 C、底面相犯 D、浅露 23.谜语一则:“横眉冷对千夫指(猜《三国演义》人名一)”(谜底:严颜)。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

A、浅露 B、面底倒吊 C、面底相犯 D、谜面上不能有闲字 24.( )是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外部重要而显著的特征。 A、集体性 B、变异性 C、口头性 D、传承性

25.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对民间文学作过非常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的作家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巴金

26.蒙古族有种民歌叫“安代”(又译为“安达”),是为(

)而演唱的。 A、风调雨顺

B、六畜兴旺

C、战胜疾病

D、爱情幸福 27.女娲造人的神话,最先见于(

)。

A.《楚辞·天问》 B.《淮南子》

C.《三五历纪》

D.《风俗通》 28.山东的“沂蒙山小调”、安徽的“凤阳花鼓”、甘肃的“刮地风”等都是(

)。

A、民间小戏

B、山歌

C、信天游

D、花儿

29.福建长汀县流行着“吉祥哥”崇拜。一些老太太带着久婚不孕的女儿或媳妇来神像前礼拜并念诵:“吉祥哥,吉祥哥,聪明伶俐福气多;请你勿在厅中坐,保护伢(我)女生个靓阿哥。”这种歌谣属于()。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30.()是在中国南部地区流传广泛的一种民间小戏,有时用以统称各种小戏。其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用花鼓、锣等乐器伴奏。 A、道情戏

B、秧歌戏

C、花鼓戏

D、花灯戏 31.()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 A、1840 B、1846

C、1918 D、1940 32.在山东,每年二月二,按习俗要驱除蝎子、老鼠,老太太们往往敲着破瓢等物,边敲边唱:“二月二,敲瓢擦,十个老鼠九个瞎。”她们唱诵的这种歌谣属于()。 A、节令歌

B、法术歌

C、礼俗歌

D、儿歌

33.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34.《江格尔》是流传于()的英雄史诗。 A.青藏高原的藏族聚居区

B.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 C.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

D.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区

35.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36.哭嫁习俗在中国广泛流传,而在华南、华东、中南地区尤胜。据现有调查资料,湘西()的哭嫁歌是较为完整、篇幅较长的。 A、哈尼族

B、柯尔克孜族

C、苗族

D、土家族

37.()时期有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大量志怪小说,记录了很多民间故事,包括著名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牛郎织女故事等。 A、元明清

B、唐宋

C、魏晋南北朝

D、两汉

38.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下列传说与节日连接不正确的有()。

A、白蛇传与端午节 B、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C、孟姜女传说与“粽包节” D、牛郎织女传说与“双七节”

39.在以下说法中,不符合英雄史诗特点的有()。

A、产生于神话时代稍后的原始社会野蛮期的中高级阶段

B、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

C、以英雄业绩、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有一个或有密切联系的几个英雄人物贯彻始终

D、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内容

40.民间说唱中的表演是“说法中的现身”,对这一说法的不正确解释有()。

A、叙述中穿插着表演

B、艺人要时而进入故事摹拟角色,时而退出故事还以说书人的身份

C、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D、说唱中的表演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

4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民间文学的采录原则与方法可概括为“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所谓“忠实记录”不正确的解释是()。

A、可改动被官方和文人篡改的部分,恢复民间文学原貌 B、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

C、对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

D、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42.在流行哭嫁习俗的地方,一般新娘哭诉的内容不含有()等。 A、埋怨爹娘重男轻女,最后又将她丢出门 B、埋怨爹娘与媒人没给自己找到意中人 C、恶毒地咒骂媒人

D、向亲属邻友等告别,实际上也是向自己的童年与姑娘的幸福时代告别 43.关于相声的艺术特征,下面()说法是不正确的。 A、相声必须有很好的幽默搞笑效果,但也不能庸俗下作

B、传统相声的地域风情主要指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体现为相声的北京话、北京风物、北京民情等

C、相声是面向大众的艺术,一定要通俗易懂,其幽默内涵才能更好地为大众理解

D、相声应该有很强的幽默效果,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涉及什么内容,只要能搞笑就是好相声

44.世界四大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和《摩珂婆罗多》。 A、《罗兰之歌》

B、《罗摩衍那》 C、《贝尔武夫》

D、《格萨尔》 45.下列长诗,不属于史诗的有(

)。 A、《玛纳斯》

B、《阿诗玛》

C、《格萨尔王传》 D、《重逢调》 46.地方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种,不属地方传说的是(

)。 A、《蜡染的来历》 B、《魔笛》

C、《马头琴》 D、《花米饭》

4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则歇后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A、比喻

B、对仗

C、夸张

D、谐音

48.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由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民间小戏()。 A、道情戏

B、云南花灯戏

C、湖南花鼓戏

D、豫剧

49.民歌()在结构形式上是两句一首,押一个韵;也可多首连唱,组成一篇。 A.花儿

B.爬山歌

C.打歌 D.香哩歌

50.世界上最早的田螺姑娘型故事《白水素女》出自()。 A、《述异记》 B、《酉阳杂俎》 C、《荆楚岁时记》 D、《搜神后记》

二、填空题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民众性、集体性和口头性、传承性和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

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是全面搜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____________、蒙古族的和柯尔克孜族的。 5.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民族志诗学”,由和于1970年联手创办了刊物,专门研究各种口头程式理论,成为口头传说诗歌前沿性学术研究中心。

6.民间说唱现在一般称“____________”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7.民间文学有三大社会价值,即、和__________。 8.歌谣是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口头诗歌创作。

9.谜语按内容可以分为物迷、事迷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10.民间长诗是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长篇诗歌创作,包括抒情长诗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11.民俗学概念是由英国民俗学、考古学家于年提出的。

12.1920年,由钱玄同、沈尹默、刘复、周作人等发起,成立,并于1922年12月17日出版了周刊。

13.民间文学研究方法除了历史唯物主义、还有、、等。 14.闻一多先生的中论证了伏羲女娲本身原系葫芦之说。

15.我国神话丰富多彩,在汉族典籍、中保存着大量的神话资料。 16.原始人类创造了解释自然的神话,如、、和季节神话。

17.《搜神记》卷十四所载《豫章新喻县男子》这篇故事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_________”型故事,唐代段成式撰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叶限》这篇作品,是“________”型故事在我国最早的记录。

18.反映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神话,主要有、、、射日神话和部族战争神话等。 19.民间传说的特性有拟真实性、、和。

20.民间传说的分类以传说核为标准可分为、、风物传说和。 21.

是系统介绍河北的药王邳彤的。 22.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各国民间文学资料的大量搜集,一时成为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

23.反映勤劳耕作、汗水换粮食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典型的故事有、等。 24.

型故事的历史久远,在《搜神后记》卷五《白水素女》和唐代的佚书《原化记》中的《吴堪》,都有这个故事的雏形。

25.羽衣仙女型故事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会飞翔的鸟类女性,日本有,西方有。 26.弱者得宝型故事其中最典型的故事是。

27.

是从民间故事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个门类。 28.《属牛》是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

29.机智型笑话有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藏族的、纳西族的等。 30.史诗按其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和。

31.

是与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相并列的叙事诗类别。 32.《召树屯》是_______族长诗。

33._____

、是在湖北省发现的汉族民间叙事长诗。

34.中国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是指《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和_______________。

35.

同音乐、舞蹈、劳动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36.《毛诗故训传》说:“合乐曰_______徒歌曰_________。” 37.西北民族盛行的一年一度的,多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38.我国从北到南流行的各种号子属于典型的劳动歌,如、打夯号子、、和伐木号子。 39.印度古老的咒语集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咒语。

40.“把妹妹弟弟呀,搂在姐姐怀里,临别的嘱托哟,出自悲恸的心底。”是蒙古族的歌。 41.

歌是反映人民群众爱情生活的歌谣。

42.“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锣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响啷啷。” 这里用的是修辞手法。

43.

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灿烂的明珠”。 44.

是具有迷惑作用的诗体语言艺术。 45.谜语的基本特点是文学性、、和趣味性。

46.

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讲述故事的民间传统说讲艺术。 47.民间戏剧的最早源头是与。

48.朝鲜族女故事家成为国际瞩目的民间故事家之一。

49.

是一项特殊的田野作业,是民间文学学者最基础的工作。 50.大量的乐府民歌被后来的宋人辑为,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51.自然崇拜,也叫 _______________ ,它是原始人的宇宙观,是神话创作的思想基础。 52 .内容的特指性、_______________ 及表述方式的多样性,是民间传说区别于一般故事的主要特点。

53.共同的 _______________ ,是民间传说得以产生、流传的心理基础。

54..国际上,对民间故事进行科学搜集、整理、研究,是以 1812 年— 1814 年德国格林兄弟发表的 _____________ 为标志的。

55._____________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艺术秉赋的启动。 56.._____________是民间各种演唱、歌舞、杂技的总称,有人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三、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 2.谚语 3.史诗 4.民间故事 5.神话

6.A T 分类法 7.民间传说 8.民间曲艺 9.木偶戏 10.巧女故事 11.幽默笑话 12.集体性 13.变异性 14.江格尔

15.神话原型批评 16.花儿 17..谜语 18.梅葛 19.互渗律

20.《歌谣》周刊 21.时政歌

22.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四、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的历史。

2、民间文学就是在不断传承文化传统,这句话如何理解?请分析。

3、分析歇后语中的人物形象类型,并且举例说明。

4、论述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结局的艺术性。

5、论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6、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

7、论述史诗的叙事特性。

8、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9、论述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复习

复习思考题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复习思考题(推荐)

金匮要略复习思考题

基础课复习思考题

原著复习思考题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

商业银行复习思考题

《(0006)《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doc》
(0006)《民间文学》复习思考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