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对标定位工作报告

2020-03-02 20:18: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务处2010年对标定位工作报告

学院“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按照张教院党字[2010]9号文件《中共张家口教育学院委员会、张家口教育学院关于深入开展“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教务处立足学院发展与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对标定位工作,形成2010年对标定位工作报告如下:

一、现状评估

近年来,教务处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教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强教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并结合学院与各专业特点,教务处组织各系(院)在历年来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于2007年对所有大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的改革与调整,新方案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设置课程模块,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改革初见成效;通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进修、岗位培训、下厂锻炼以及老教师传、帮、带等措施,使学院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通过岗前试讲、跟班听课、教研室听评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制定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教学管理,完善了院系两级管理模式。

教务处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照高职高专评估要求以及我院未来的发展需要,依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加强并有所突破。

二、争创目标

在对工作现状合理评估的基础上,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求对标定位,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确定出本年度的工作目标如下。

1、区分不同类别与性质的专业,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调整与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各专业毕业生的任职要求。

目前,我校动漫设计与制作、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两个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明显。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文化、职业技能标准、岗位操作规范引入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校企两方共同参加开发课程;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实施工学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年度我们将按照高职高专评估要求,积极推广已有的校企合作经验,鼓励支持其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能力的衔接。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课程改革中,强调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强化课堂实操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倡围绕岗位工作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推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

教务处将制订学生学业考核改革方案,积极推行过程性考核和技能性考核,根据课程目标,采用口试、机试、笔试、课程设计和技能操作、以赛代考、面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形成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机制。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教师创新课堂教学。

2、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力争在2010年建成1-2门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选定信息技术基础、护理学基础等4门课程作为校级重点建设精品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争取经过一年的建设后,申请参加省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另外还将新增遴选一批校级重点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强化培训等,调动广大教师申报建设精品课程的积极性,以此来带动我院课程整体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针对学院实施按专业类或岗位群招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制定专业分流方案,实施春、夏、秋、冬四个学期的小学期制改革,并相应完成2010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的通知要求,我院部分专业2010年新生将按照专业大类或岗位群招生,同一专业大类的学生按照统一平台授课一年左右后,再进行专业分流。这一改革,无疑会对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现有教学计划、教学运行管理、成绩管理等等都将面临新的难题。为保证大类招生后教学、分选专业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教务处积极组织学习、充分论证、严密组织,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落实到位。

4、总结管理经验,对照评估标准,大力修订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务处将不断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2010年,教务处将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全面推进网络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完善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努力构建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有机结合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措施

1、通过外出取经、内部。消化的方式,提高教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无论是急待加强的精品课程建设,还是2011年我院面临的高职高专评估、2012年的学院改制工作,都可谓系统工程,并关涉到学院未来的发展。也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所以,完成目标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操作规程,做到通业务、懂政策,以保证管理与指导环节的正确到位。教务处将在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争取外出取经,通过各种专题会议进行学习,以他山之石磨我院之玉。同时将组织教务人员对相关文件进行学习研讨,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2、对标定位,明确个人职责,奖罚分明,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教务处面临的工作十分繁重。常规工作之繁丝毫未减,迎评促建、大类教学、精品课程等教学改革之重明显增强。鉴于此,我们将按照“三提升”活动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任务,制定考评标准,明确奖罚规程,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教务处对标

对标定位

对标定位报告

对标定位报告

对标定位工作计划

对标定位报告

对标定位报告书

“对标定位”实施方案

对标定位报告

教师对标定位

《教务处对标定位工作报告.doc》
教务处对标定位工作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