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师论文

2020-03-03 10:35: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依靠科技创新保安全的探索与思考

王增周

作者单位:邯郸工务段 邮编:056001 联系电话:62595 摘要:邯郸工务段坚持“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保质量”的工作思路,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技术攻关;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四新”技术;发动干部职工,凝聚科技攻关合力。收到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依靠科技创新保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科技 创新 安全

围绕路局“创建模范铁路局”的目标,邯郸工务段坚持“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保质量”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发挥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1.开展宣传教育,营造“科技兴段”氛围

为深化全段干部职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营造“科技兴段”氛围,我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1.1开展形势教育。通过召开生产会、职工大会、座谈会等途径,通报全段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考验,从最高时速、设备标准、作业方式等方面,分析传统作业的滞后性,大讲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2消除认识障碍。以我段历年的科技成果为实例,引导干部职工走出科技工作“与己无关、作用不大”、“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思想误区,克服等靠思想、畏难情绪,增强依靠科技确保安全生产的意识。

1.3营造“三尊”氛围。我段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多次召开专业技术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座谈会,组织各科室、车间在重点工作和科技攻关课题中给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交任务、压担子,引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长才干。

1.4完善激励制度。段建立了科技攻关专项基金,制定了《邯郸工务段技术创新奖励实施办法》,对在科技攻关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实施奖励,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安全保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关键性课题开展技术攻关。

2.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技术攻关

提速线路对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达到上级对线桥设备“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要求,如何确保提速持续安全稳定,是工务部门面临的全新课题。

2.1组织专题攻关。我段分别成立了线路设备质量分析组、提速线路道岔整治组、曲

—1—

线整治组、施工安全攻关组等技术攻关专家小组,分析掌握提速安全的变化规律,围绕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等关键性课题开展攻关,使设备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确保了提速以来的持续安全。如针对三级动态偏差,专家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解决了不少难题。

2.2开展技术革新。在段上组织专题攻关小组的同时,我们还充分调动各车间班组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针对技术上的难点开展小改小革。如在道岔养护维修中,为解决道岔尖轨轨距改正困难的情况,高邑线路车间制作了尖轨处所改道的专用改道器。又如在更换道岔施工中,预铺好的整组道岔在落地后,进行位置调整时,以前是采取撬棍拨、压机顶的方法,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为解决这个问题,综合维修车间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研制了万向轮,不仅可以十分灵活、准确地调整道岔的前后左右位置,而且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仅此一项,即可节约施工时间10余分钟。

2.3研发科技项目。针对夜间施工多的实际情况,我段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工务起拨道激光测准仪》,是一种新型线路检测、施工测量仪,尤其适合夜间天窗点内的施工。该项目研制的意义,在于使线路维修作业告别弦绳和直尺及目测的时代,进入了光电一体化时代。这个项目正在全路进行推广。

去年以来,全段共有116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了19项课题的攻关,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3项,完成“无缝道岔断轨专用急救工具”等技术改进项目38项,推广四新项目21项,采用1600条。

3.取长补短,推广“四新”技术

在科技研发的同时,我段坚持“先进、适用、配套、实效”的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保安全、上质量、提效益。

3.1吸收先进技术。如我段利用线路机车添乘仪、静态检查仪及轨检车数据分析系统等动态检测设备,还为添乘人员配备了便携式添乘仪,使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及时得到整治,使线路的变化尽在掌握之中。

3.2采用先进设备。为道口监护人员配备了随身携带的对讲通讯设备,使道口监护人员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有效地保证了道口的安全;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线路检查车等精密仪器,对线路设备进行精测、精拨、精改和精确定位,推广使用贝氏体钢组合辙叉69组。另外还引进眼镜蛇捣固机、便携式捣固机、轨道检查小车等,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设备质量。

3.3运用先进工艺。继续使用已成熟技术开展辙叉焊补和钢轨焊修,实现修复再用,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节支,不但消除了设备病害,提高了设备质量,而且创经济效益。今年一至五月份,完成更换再用道岔3组,节支52.5万元;维修更换再用轨4.275公里, 32.06万元;焊修锰钢辙叉298个,节支17.88万元;焊修钢轨497根,节支89.46万元;热矫

—2—

直或打磨修理尖轨、心轨165根,节支33万元;推广使用贝氏体组合辙叉12个,节支7.2万元;修旧利废1148.6万元。

4.发动职工,凝聚攻关合力

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段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4.1积极为职工创造条件。段和车间鼓励职工的创造性,对好的建议和设想,从时间、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段工程技术人员对一线职工给予指导。

4.2鼓励职工献计献策。各车间班组发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合理化建议活动,参与小改小革,段要求每位职工至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达到人均两条。为进一步提高建议的质量,车间领导加强引导和把关,段上经过专业评审,对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段将按效益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对实施后创效10万元以上的建议向路局推荐,确保实现合理化建议价值的最大化。

4.3将科技创新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段将科技创新的过程当作是发现人才的过程,对善于动脑筋,敢于探索思考的职工作为工班长后备力量,加以重点培养。

5.通过我段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获得以下较深体会。

5.1科技创新必须面向现场。科技创新必须为安全生产服务,真正解决安全生产的难题,这是检验其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必须围绕安全生产开展攻关,选题准确,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只有这样,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

5.2科技创新必须面向职工。科技人员搞创新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基层站段科技人员毕竟占少数,应发挥其领军的作用,带领广大职工人人参与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科技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5.3科技创新必须面向未来。我们既要立足目前,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当前问题,也应该放眼未来,为迎接更严峻的考验早做准备,做好人才储备,搞好科技规划,完善创新机制。

5.4科技创新必须营造氛围。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有了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干部职工的智慧得到发挥,才智得以施展。

—3—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司机技师论文

铁路站调(技师论文)

铁路司机技师论文素材

铁路技师工作总结

技师论文

技师论文

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doc》
铁路技师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