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与思:感谢对手 笑迎挑战

2020-03-01 21:49: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生学与思》

感谢对手 笑迎挑战

史世海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曾把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书桌上,一边写作,一边看看画像,从而鞭策自己。原来,这位斯特林堡生前曾对易卜生毫不留情,严厉抨击易卜生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易卜生说:‚他是我的‘死对头’,把他的画像放在书桌上,有他苛刻的目光注视着我,自己须臾不敢懈怠。‛易卜生就是这样在‚死对头‛目光的注视下,完成了《培尔〃金特》、《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世界戏剧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易卜生的创作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

社会犹如竞技场,每个人都将在这个竞技场中,遭遇强劲的对手,经受竞争的磨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用“敌存灭祸,敌去招过”的辩证思维告诫人们,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对手,就没有自警中的清醒;如果没有艰险,就没有锤炼中的强壮;如果没有竞争,就没有博奕中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人要紧跟时代的节拍有所作为,进步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竞争,来自于对手的挑战。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过“许多人的伟大往往是他的敌人促成的。智者往往将他人的恶意当作一面镜子,它比奉承的话更加真实有益,可以帮助自己减少甚至改正缺点。每个人当面对恶毒敌人时,都会变得更加谨慎小心。” 直面对手,我们也许会有不小的压力与危机感,但更多的是应知其“为益之尤,为利之大。” 深谙

1 对手在“灭祸”与“招过”中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因有其他六国与之对抗,曾小心戒惧,励精图治,因而国富兵强。一旦“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之后,秦国便骄傲自满起来,“仁义不施”,繁重的劳役与严苛的刑罚,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抗,以致终被灭亡。历史上这种“敌去招过”的教训堪称深刻,大自然中“敌去招过”的现象也很有趣:在北美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保护区内的植物,由于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我们的敌手对我们所做的判断,比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更接近真实。” 每个人都是在跌宕起伏的竞争中,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有人挑战我们,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对手总是给人以压力,但更是给人以动力,我们不妨以进取的心态,感谢对手,是他的挑战使自己警醒谨慎,兢兢以强,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稳一些。

清代皇帝康熙曾创设“千叟宴”,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有一次,他在“千叟宴”上敬酒,说了一通感谢的话,谢到最后竟然说:“我要感谢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等死敌,是他们让我从未放松过警惕,是他们逼得我建立了功绩,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康熙的今天。”

“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在柳宗元看来,生活中,警惕疾病的人能够益寿延年,自夸强壮的人反而会死得突然;放纵欲望而不知道自我警戒,不是愚蠢就是昏乱。一个人在竞争中遇到强劲的对手,在前进中遇到坎坷与挫折,都不必慨叹命运 2 不济,这些看似与自己的对立,其实正是在锤炼自己的生存意志,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使得自己在与对手的抗衡中,更好地成长起来,我们何不“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呢?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臧孙纥很受孟庄子讨厌,却得到季武子的喜爱。孟庄子死后,臧孙纥去吊丧,哭得很伤心。回去时,车夫问他:“孟庄子讨厌你,你却如此哀痛。如果季武子死了,哀痛的程度将会如何呢?” 臧孙纥回答说:“季武子喜爱我,如同一种使人感受不到痛苦的病毒;孟庄子讨厌我,就像一种治病的药石。现在孟庄子死了,我离死的日子也不远了。”臧孙纥没有因为孟庄子之死“敌去而舞,废备自盈”,其“敌去招过”之忧,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了智者的清醒。

唐代诗人王勃曾有诗云:“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人生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面临的处境顺遂,对手弱小,压力不大,往往会甘于平庸,不思进取;一个人如果面临的处境艰难,对手高强,竞争激烈,往往会昂扬斗志,奋发图强,在超越对手中发展自己。有的时候,将我们送上领奖台的,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恰恰是我们的对手。

传说唐代玄奘刚到法门寺的时候,有人劝他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这里集纳了许多天下名僧,你如想出人头地,不知要费多大力气,因此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玄奘听后,准备辞别法门寺。寺里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领着他到不远的山头上,看到这里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两三棵乱枝纵横的松树。然后他们又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只见棵棵松树茁壮挺拔。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棵棵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两三棵松树,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 3 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玄奘听后,幡然醒悟,从此在法门寺中发奋修炼,学有所成,为日后西行取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何不像林中的松树那样,勇于融入竞争大环境,在同对手的竞争中,奋力生长成为栋梁之材呢?

(摘自《历史那些人 人生那些事》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作者 史世海 北京工业

直面挑战,笑迎人生

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

感谢对手[推荐]

读书报告读《笑迎挑战》有感

人生需要对手

感谢我的对手

《人生学与思:感谢对手 笑迎挑战.doc》
人生学与思:感谢对手 笑迎挑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