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营销成功案例分析:《萌芽》杂志

2020-03-01 16:11: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08级新闻二班张丛博学号:20084000342

重新定位读者、在活动营销中实现品牌突围

——《萌芽》杂志成功案例分析

【媒介概况】

《萌芽》杂志创刊于1956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1966年,《萌芽》被迫停刊。1981年,《萌芽》杂志复刊。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1996年1月号《萌芽》又进行了改版,内容栏目化,开本从16开改为大16开,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目前《萌芽》发行量已达50万份,是对中国青年深具影响力的一本原创文学杂志。1999年,萌芽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中国权威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发掘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文化偶像,《萌芽》因而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

【案例分析】

处于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传媒的命运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千禧年前后一些期刊出现了生存困难,究其原因,在于其市场定何不再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够在变化的营销环境中找到细分的市场,并从这个市场容量中获得足够支持其正常运营的效益。要想求得生存,这些期刊需要“随时而变”,对原来的定位做调整,甚至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对企业来说既可能“伤筋动骨”,也有可能“脱胎换骨”。

重新定位通常是指对那些销路少、市场反应差媒介产品为摆脱经营困境、找到新的市场而进行的二次定位。《萌芽》杂志在上世纪末的改版和重新地位无疑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作为一本文学期刊,《萌芽》当时的境遇是文学杂志期刊的一个缩影。和全国多数文学期刊一样正遭遇着市场萎缩、霞者流失、发行量锐减等致命的问题。许多曾经很有影响的期刊,迫语压力相继停刊或转向。然而正所谓“穷则思变”,穷闲境遇中的义学期刊,只有一条路:变。

对《萌芽》杂志来说,“变”的方式就是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瞄准学生读者,为文学找市场

经过专业细致的读者调查,《萌芽》杂志的编者发现那些“盲目”追随时尚的杂志,并非用“香车、美女、时装”就一定能找到市场,而被人们冷落的文学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只是要重新赢得读者、赢得市场需要一个新的过程。1996年1月号,《萌芽》杂志全新改版。重新定位所踏出“为文学找市场”的步伐,将读者群定位重新定位在“大、中学生”,即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到高中生,向上辐射到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

为迎合青年心理的人众读物,广告口号从“培养青年作家的摇蓝”转变为“面向广人青年,反映青年最关心的问题”,最近又改成“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备,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通过不断的市场实践,“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成为新时代萌芽的办刊口号。

改版后,《萌芽》更贴近生活、贴近校园和青年学生,既是本青年文学刊物又是一种青年文学修养性读物。之后,《萌芽》根据新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调整刊物的风格和定位,利用各种力量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社会影响。发行量也快速上升,2003年发行量增加到20万,2006年增加到36万,2009年增加到40万,2010年发行量稳定在50万份上下。

活动营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惊人影响力

如何把《萌芽》杂志的新定位宣传和推广出去,让广大学生群体更快、更多地购买和阅读杂志?《萌芽》通过整合传媒、教育、读者等资源,实施活动营销的策略,策划出几句创意性和新闻性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整个《萌芽》杂志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活动营销,实现了《萌芽》杂志品牌“一鸣惊人”,发行和效益也蔚为显著。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理念为:“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1998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萌芽》杂志发起共同主办,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

10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品牌突围:萌芽网站和“萌芽书系”的建立

2000年3月26日萌芽网站正式成立。2005年4月,改版后的网站一期顺利改造完毕。成为一个融《萌芽》官方信息发布、论坛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学爱好者集散地。杂志读者可通过登陆了解萌芽杂志、新概念大赛、萌芽书系及萌芽网站社区的全方位“萌芽”官方信息,也可在网站的平台上与萌芽杂志社、萌芽作者、萌芽读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

2003年,作为青少年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刊物,《萌芽》杂志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稿源优势正式以“萌芽书系”的品牌,推出青春读物。“萌芽书系”大体包括三种类型的图书。一是优秀作品的合集,包括《萌芽》精选本;二是作者个人作品集;三是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

至今萌芽书系已与全国各大出版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托萌芽杂志社自身的社会效应及经济实力,本着大力扶持青年作者的宗旨,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利于青年作者成长的图书出版条件。

已出版的图书囊括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个人中短篇小说集、萌芽作品合集、萌芽作品年选等各个种类,诞生了畅销书作家蔡骏、那多、李海洋、马中才、王皓舒、朱婧等实力作者。品牌旗下文学出版物已达50多种,每种最低以10000册起印,至今销售达上百万计。

【我的评价】

我认为,《萌芽》杂志的成功得益于“重新定位,细分市场”和“活动营销、品牌突围”。 首先,重新进行定位,进行市场细分战略,明确了目标受众。《萌芽》杂志在充分调研分析后,于1996年全新改版,踏出“为文学找市场的步伐”,将读者群体定位在以大学生为主,向下辐射到高中生,向上辐射到工作一到两年的青年读者。《萌芽》把目光锁定大、中学生,既缩小了原来读者的年龄跨度,又明确了新读者的社会身份。这种\"读者聚焦\"“细分市场”的策略,显然更有利于杂志围绕定位,有的放矢地选编稿件、制作内容,提供学生读者需要的内容。

其次,进行活动营销,开展多元经营。

《萌芽》杂志的活动营销的典型当属“新概念作文竞赛”。大赛面向中学生,题材不拘一格,

形式多样,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举办,萌芽杂志发行量一直增加,进而形成了“萌芽品牌”。同时,每年参赛作品汇聚成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AB两卷》发行量超过30万册。“新概念”\"的成功离不开《萌芽》对传媒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巧妙整合,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

此外,萌芽网站和萌芽书系的相继建立,大大扩展了品牌外延,开辟了《萌芽》整合营销、多元经营的新纪元。2000年3月26日萌芽网站正式成立,随后成为一个融《萌芽》官方信息发布、论坛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学爱好者集散地。2003年 萌芽书系——国内畅销青春文学图书品牌诞生,萌芽杂志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和稿源优势正式推出一“萌芽书系”为品牌的青春文学读物。

营销成功案例分析之一

宝洁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关系营销案例分析(成功、失败案例)

企业国际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十大成功广告营销案例分析

媒介营销案例之《青年文摘》

口碑营销成功案例

餐饮微信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5

《媒介营销成功案例分析:《萌芽》杂志.doc》
媒介营销成功案例分析:《萌芽》杂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