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导学案

2020-03-02 10:15: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端午日》导学案

汇报用语温馨提示:读完课文,我了解到茶峒人民过端午节有、、【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的读法与写法。

2、能说出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能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精彩以及明白“团结合作、奋力争先对于集体的重要性”这一道理。 【知识准备】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

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如《边城》。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沈从文创作丰富,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端午日》就选自《边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课堂导学】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完成基础积累部分的注音。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4、朗读描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然后观看《龙舟竞赛》的录像,一边看录像,一边想想文中的哪些语

言可以用来描绘录像画面,请用曲线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生字词积累

(1)下面的词语,你都认识吗?能把它们都准确的写出来吗?(温馨提示:请特别注意括号前面的字的读音)

茶峒() 伶()俐嘭()嘭铛()铛擂()鼓老鹳()河水站蘸()酒呐 ()喊戍()军 (2)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字词,请写下来。

思考:(自主学习)

1、茶峒人民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最好能用“动词+名词”形式的三个字来概括)

2、那些是详写,那些是略写?

3、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能说说吸引你的理由。

、、的习俗。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习俗。其中详写的是,略写的是。我最喜欢的是,因为它很。 细节品读:(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灌河水站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完成以下问题: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具体描写“桨手”、“带头的”、“锣鼓手”的句子,并说出运用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看到如此紧张、激烈的场面,作者想到什么?如果你也在岸上看赛龙船或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种想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名队员,你认为怎样才能在赛龙舟比赛中获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感受了湘西茶峒人民过端午日的习俗,你有什么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我的收获:

学以致用:(课后小练笔) 课后进行(观察)一场拔河比赛。

要求:拔河比赛中,各位同学也是热情的参与者,或者是在场上奋力拼搏,或者是场下呐喊助威,请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写好这一场面。表现出比赛精彩的画面和人物的心情。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茶峒() (2)干燥() (3)擂鼓()桨()手 (4)洞穴() (5)泅水() (6)节拍()缠裹()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zhàn()酒(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

3.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端午日》教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12.《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日

端午日

端午日

端午日

《端午日导学案.doc》
端午日导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